法治护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的探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2021-11-27 06:19闫佳乐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法治法律

闫佳乐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5)

1 法治强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1.1 乡村振兴对农村法治建设的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农村社会实际对乡村法治建设提出一系列要求,我国农村法律服务也朝着新的方向发展,要加大对乡村群众的法治和思政教育力度,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治能力,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群防群治力量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办理、民间纠纷调解、治安维护协助、社情民意通达等方面的作用;运用法律教育引导村民配合村干部规范完善村规民约,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确保制定过程、条文内容合法合规。培养以村干部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深入推进法律进乡村。

1.2 法律服务下沉,为乡村建设增活力

推动法院跨域立案系统、检察服务平台、公安综合窗口、人民调解组织延伸至基层,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水平。畅通农村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法治乡村的建设离不开联合各相关机构组织共同提高法律教育和服务,增强村民法治意识,培养法治素养,将法律文化真正的传入乡村,优化法治思想传播途径,利于互联网及新媒体等社交平台,创新法律宣传和服务方法。做好乡村文化振兴,推进乡村法治示范村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社会氛围,将法治教育和服务同时推进,为追求德治立下较稳的地基,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提取精华,为乡村振兴实施保驾护航。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建设现状

2.1 相关文件出台引导乡村法治建设

2020年,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九大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为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法治乡村之路奠定法治基础。《方案》还提出了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和平安建设机制、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加快“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等六个方面的任务。

2.2 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数量

从广西律师网了解,截至2021年1月26日全区律所共有773所,律师共有8023名,受地区经济基础及其他人文因素,大部分律所律师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和桂林。通过桂法通APP上的数据统计得知,截至2021年2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354家基层法律服务所、123家法律援助机构、126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96名基层法律工作者、305名法律援助工作者。

对于一些城市的基层法律服务少则又少,遇到法律问题很难寻求律师帮助,并且大部分基层地区刚刚脱贫,群众也不愿因此造成经济上的负担,从而也很容易造成不知法,不守法的局面,影响地区法治建设的进程。在推动法治乡建设的进程中,解决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必须整合社会中法律服务资源,提供更加精准专业有效的法律教育和服务,事前事后做好化解矛盾双保险。

3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法治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3.1 因地制宜,建设“一村一品”的民主法治示范村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通过地域发展差异,合理规划,建设示范性法治乡村基地,通过点——线——面发展路径,逐步提高乡村法治文化水平,推进全区法治乡村建设。乡村法治示范基地的建设,需要前期对试点乡村各项发展有充分的了解,加大对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宣传,大力宣传宪法法律,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让其学好法律知识,用好法律知识;将思政课堂搬入田间,做好政策宣讲,让群众要了解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遇事找法,为构建和谐乡村贡献自身力量。在乡村经济发展中融入法治教育,让群众看到法律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更易接受法治教育。

3.2 乡村创业增活力,法治强保障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乡村振兴正式步入正轨,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创业者的热情一路高涨,各党委及其他机关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入乡村开展调研从而了解乡村、发展乡村。以高校法学专业学生为核心组建的法律服务团队,为初创项目做法治教育和服务有一定的优势所在,法律服务联动平台充分体现出高效率低费用的特点,同时为初创企业也提供事前咨询事后解决的服务方式,从而再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增强企业活力,推动一些优秀项目持久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身力量,乡村法治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力的保障之一。

4 整合社会法律服务资源,搭建法律服务多方联动平台

法律服务多方联动指搭建“一府两院+高校×高校+律所+乡村”法律服务联盟平台,为乡村提供持续高效专业的法律教育和服务。法治乡村的建设进程,多方联动会使提供的法律服务更加专业性、高效性和持续性,并且通过平台对法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可以向社会输入大批优秀法律服务工作者。乡村是团队的主要服务对象,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人们也需要迫切了解这部法典出台的意义和重要内容;从整体上来看,团队有专业的律师和法学专业教师做指导,各校联盟组建的优质法学生,高校学生在为乡村提供法律服务,其身上具备青年应有的活力,能够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律知识传播下去,推动法治乡村的建设。

4.1 一府两院、高校和律所的内涵及发挥的作用

在平台中,“一府两院”主要为服务团队提供实践基地和经费扶持,首先服务团队的实践活动需要政府提供长期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这样才能做出成效,只有做成样板,才能够不断推广;“高校×高校”的团队建设意在高校法学专业师生中构建“导师+学生团队”大学生联盟体系,这样有利于整合地区法律服务资源,通过平台促进学生互相学习,更有利于集聚人才,培养人才,从而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服务团队;律所在联盟平台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律所中律师多年的执业经验,律所所遇到的案由种类繁多,从而在团队实践中有利于提供方向性指导以及优质团队的培养。

4.2 建设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团队的步骤

4.2.1 建立“导师+团队学生”式的法律服务团队 要在校园内部建立团队,进行法律服务,导师为法学专业教师,团队中的学生必须也是要经过精挑细选的,其自身能力和做事积极稳重兼备。因为对于基层和中小学校的法律服务并不是一两次就见效,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和信心。

4.2.2 各高校法学专业师生联盟化发展 联合各个高校挑选出综合素质表现优秀的同学,制定法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合高校法学专业资源,扩大法律服务团队规模,各高校的联盟化发展更有助于团队规范化和和合作化发展。从而周边高校法学专业学生聚集,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及方法,可以共同探究案件,聚集各校法学专业优秀学生从而更能提高团队高效化和专业化程度。

4.2.3 “高校法学专业联盟+律所”合作化发展 律所作为当前社会中主要的法律服务和咨询机构,拥有较多的案源,社会实践性的能力较强,高校+律所合作化发展,有利于推动高校法学团队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开拓视野,培养自身的创新思想、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律所联合高校共同制定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计划,律所和校内开展“诊所式”的法律教学活动,在“专业教师+律师”的双师型指导下,重在培养学生接见当事人、案例分析、文书写作等实践技巧。双师型的教师指导团队为法律服务团队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高校+律所合作共同打造示范性法治教育基地,协同育人,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增强律所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社会影响力,打造亮丽名片,实现共赢。

4.2.4 “一府两院+高校+律所”多方联动性法律服务团队 政府相关法律服务部门、高校和律所多方共同构建联动性法律服务平台。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与“一府两院”联动平台建设,一府两院利用公益创投资金可以为团队注入经费,保证社会实践高效持久运行,同时基层的一些法律服务机构比我们更加了解当地的情况,可以给我们一些引导和建议以及对我们建设法治教育示范基地提供可行性帮助。

文章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分别从法治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法治建设现状和基层法律服务的困境等问题分析,从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牢乡村经济基础,法治保障乡村各项事业平稳运行,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加强新时代乡村文明精神建设和群众法治思想培养,法治乡村的建设是乡村重中之中、难中之难的工程。法律为乡村发展保驾护航,运用通过整合社会法律服务资源,建设高效性专业性持久性的多方联动法律服务平台这一路径助建美丽乡村建设、巩固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论法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