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中的荒山造林方法以及创新

2021-11-27 14:25:22魏巍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荒山整地造林

魏巍

(神木市水磨河林场 陕西,榆林 719399)

1 引言

从当前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开展角度来说,荒山造林工作是对森林资源有效保护的必要举措,国家对于森林环境和居民生活工作环境越来越重视,也使得荒山造林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化。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荒山,最终结果都对生态环境稳定性造成极大破坏。而造林技术的选择和使用,切实保证了荒山造林工作有效完成,大力发展林业,加大荒山荒坡营造林力度,为林业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必须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降水、气温等不同问题对于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完善与优化的造林技术,从根本上缓解环境严重破坏的急迫局面,有效优化荒山造林的条件,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2 林业工程中荒山造林的技术应用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荒山造林的工作力度。

2.1 基础管理

利用科学的设计方法提高造林规划水平,保障了荒山造林的工作质量,按照步骤科学合理的规划基本措施,也为荒山造林创造有利条件。荒山造林在开展时,需要对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了实施技术、当地气候条件、地形条件等方面,必须保证使用技术的合理性,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可行性。在荒山荒地情况调查时,可以采取临时标准地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均匀分布在整体地区,且总面积占林分总面积的2%以上,根据荒山荒地情况的调查因地制宜,保证质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后期的造林方案。

2.2 主要技术

2.2.1 选种技术 选择与地域最匹配的种子是确保荒山造林工作开展质量的重要切入点。每个地区地质、气候、温度、湿度情况都各异,树种本身选择必须考虑能否满足当前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为了保证树种的成活率和生长效果,应当尽量选择根系发达并且不容易遭受病虫侵害的树种,荒山地区的土质大多贫瘠,土层薄,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因此树种的蓄水能力也必须在考虑范围之内,水分继续效果,阻隔地表径流效果等等方面,一般来说,苗木一般选择高度25.0 cm 以上;刺槐地径1.0 cm以上;核桃地径1.5 cm 以上的苗木。侧柏一般栽植在山坡的中上部或条件差的山脊,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 ~330 株/667 m2;刺槐、核桃适宜在土壤条件较好的水平阶及梯田成片栽植,密度一般为110~150 株/667 m2[1]。从经济因素来看树种的选择,关系到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所以要选取成活率高、成本低的高性价比种子。

2.2.2 整地技术 荒山地区的地质和土质存在许多问题,要想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全面提高荒山造林工作开展的效果,就应该在荒山造林工作之前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整地工作,加强土壤环境的建设工作。由于荒山地区地形的复杂性,整地工作通常采取局部整治,目前整地有许多形式,结合荒地面积、深度、坡度等具体参数,选择最恰当的整地方式。例如在山坡上部、25 度以上的地段,为了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应尽量采用鱼鳞坑整地;坡度较小的区域就可以通过穴状方式加强造林直径和深度的开发管控工作;如果出现间歇式积水情况,就可以采用高台整地方式。因地制宜,为树木的生长创造舒适合宜的生长环境。

2.2.3 造林时间 荒山造林工作进程可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水源是开展造林工作最基础的条件。荒山地区植被稀少,其干旱贫瘠和水分流失不足的情况制约了造林工作的正常展开。弥补荒山本身以及荒山区域气候不足的缺点,应该选择地区降水最频繁更加湿润的季节与时分进行荒山造林工程。雨季播种造林的树种秋季是最佳时期,包括了松树、锦鸡儿和花棒等,接连采种后进行播种,进行截干或者埋土等方法,能在土内越冬催芽,有效抵御寒冷。春季和雨季同样是适合植树的季节,在4月上旬开始,开展造林工作,以东北地区为例,克服春旱情况现象,造林宜早,在头伏末二伏初,第一次透雨之后进行雨季的造林工作。在环境气候极为恶劣的荒山地区,全年的总降水量都无法满足树种的栽种,恶劣的荒山地区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水质的养分也不足,这时候的造林工作就可以适当考虑其他植被类型,例如在沙漠地区选择生命力极强、抗旱、耐寒的植物。

3 荒山造林方法创新

为了提高林业工程中荒山造林实际的工作质量,就必须进行工作的创新,开拓实践新技术。

3.1 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抚育间伐技术是贯穿于栽种树苗生长的全过程,在荒山造林技术的创新过程中,探究抚育间伐技术是荒山造林技术创新的重点突破方向。要想保证林场的生态平衡,定期砍伐一定数量类型树木的幼林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相关科研工作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灌溉时间,结合荒山本身的土质情况和树苗成长特征来进行定期灌溉、输送营养液、杀虫除草等后期抚育工作。在荒山造林过程中,不同林木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且各自树林密度要求不同,在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因吸收养分维持的原因会出现互相竞争的情况,导致造林工作的效率较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保留优质、满足要求的树木,优化林木资源。

3.2 保水剂

在造林工作开展前期,相关科研工作者必须调查记录荒山的水分资源,但在种植树苗之后,各项条件需要进行人工控制。有些荒山地区的土质过于酥松或者是碎石含量过多,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让造林工作难以正常展开,因此,荒山造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就是保持好林木和土壤的水分,做好蓄水工作。保水剂是一种高度吸水性的树脂材料,在吸水功能上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种材料能放置于树苗根部土壤,或者是直接喷洒在土壤上,通过其组织内部高渗透性的结构将水分吸收锁定在土壤中,起到较强的保水能力,保证幼苗成长的需要。

3.3 蓄水渗膜

蓄水渗膜造林技术是从材料学科中应用的新技术,采用高分子薄膜材料,利用导水纤维法,在使用前将该材料全部浸泡在水里,这种复合式材料会让水分透过材料分子间隙而被包裹起来,然后使用时薄膜中的水分又会随分子传导而释放出来,形成一种类似雾状的湿气,提高荒山土壤的湿度,高效务实的缓解荒山水源缺少的问题。这项技术更为科学有效,而且能实现水分在根部土壤里均衡渗透,充分利用荒山地区的水资源,满足不同树木类型生长阶段的具体要求,同时还能避免人工浇灌或保水剂一次性蓄水水分过多而导致烧苗情况发生,还能降低造林成本。

3.4 抗旱造林药粉

上述的保水剂和蓄水渗膜技术是从土壤保水的角度开发的新技术,抗旱造林药粉则是强调从植物树木自身去加强防旱和保水功能。和前两种技术原理不同,抗旱造林粉是通过抑制树苗的生长来降低其对于水分的需求,它是从诸多生物体内提取出核心成分制成,从幼苗的根部注入药粉,让树木自身的生理发展得到改变和控制,在增强幼苗根茎吸水性能之后,让整个生长状态减缓,降低树木水分蒸发流失的速度,从植物内部保证必需的含水量,让树木在外界没有充足水分补充的情况下依然稳定健康成长。这一技术的实际运用虽然不能保证植物生长速度,但是对于人工成本却能严格把控住,且后期补水的工作量也降低了,性价比相对来说还是较高的。

3.5 应用容器苗造林技术

传统的育苗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造林工程的快速推进,满足不了实际应用需求,近些年来容器苗造林方式在各大荒山造林工作中得以实践,这一技术本身操作步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要求较高的专业能力素质的操作工作人员来进行,但是从效果来看,容器苗造林技术的成功概率比较高,十分耐用,效果也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应用容器苗造林技术推进了荒山造林工作的创新与进步。

4 结语

综上所述,荒山造林工程是一项工作量极其大且项目复杂多变的林业工程,面临的待解决问题也涵盖了各个方面,需要利用多种资源与技术解决现存问题。合理使用科技技术,制定科学计划,才能实现林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得到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荒山整地造林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林业与生态(2022年5期)2022-05-23 01:16:51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18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