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特色产业强镇发展路径研究
——以辽宁省凤城市边门镇为例

2021-11-27 14:25:22袁立新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镇域浆果示范园

袁立新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1)

产业发展是镇域经济的核心和基础,是镇域经济的主要竞争力。“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乡镇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如何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集聚产业要素,推动镇域产业升级发展,实现产业强镇至关重要。本文以辽宁省凤城市边门镇为例,对推进镇域农业产业集聚发展,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进行探讨。

1 边门镇镇情分析

1.1 资源禀赋

边门镇位于凤城市东南部,东邻东汤镇、汤山城镇,南与长安镇、红旗镇接壤,西邻白旗镇,北邻凤山办事处。全镇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型乡镇。交通四通八达,距凤城市区15公里,距丹东市区40公里。沈丹铁路、沈丹高铁、沈丹公路、沈丹高速公路、东边线县级公路纵横交错,穿境而过。

边门镇地属丘陵山区,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临丹东著名景区凤凰山。境内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8.9℃,年平均降水量963.2 毫米,无霜期138 天。全镇农用地总面积3620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289公顷,园地510公顷,林地29904公顷,其他农用地499公顷。

边门镇管辖16 个村,143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902人,非农业人口2504 人,农业人口25378 人,总户数9300户。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783 元。该镇属工业强镇,有大型齿轮加工、汽车配件、机械加工、肉牛加工、白酒生产等工业产业,企业总数达873 个,年工业总产值达61.85 亿元,是镇域经济支柱产业。

1.2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边门镇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以小浆果、柞蚕、板栗、中药材、食用菌、畜禽养殖等为主的产业新格局,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其中:草莓、蓝莓、软枣猕猴桃、大果樱桃等小浆果种植面积400多公顷;五味子、苍术、当归、人参等中草药种植面积350多公顷;放养柞蚕2660把,年产商品茧1300吨。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凤城市大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龙头,采用工业化方式带动边门镇及周边乡镇的21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 个家庭农场,形成450 多公顷食用菌种植基地。目前,全镇小浆果、柞蚕、中药材、食用菌等产加销一体化企业、合作社达20多家,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新格局。

1.3 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仍然突出。表现在传统的产业发展乏力,新兴的产业优势不明显。虽然特色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但在镇域经济结构中占的比例依然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新的经济增长极尚没有形成。

二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发展迟缓,制约了产业规模的拓展和质量提升。

三是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还较为缺乏,特别是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较少,使产业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四是在全镇产业发展布局中,农业特色产业生产要素聚集的比较优势不突出。资金、科技、人才、政策等发展要素亟待增强,缺资金、少技术、没人才、建设用地等问题依然困扰特色产业发展。

1.4 发展方向分析

从边门镇资源特点来看,区位优越明显,产业特色突出,通过以工促农,对农业产生了较大的带动效应,特色农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在发展环境方面,当地多样性地形、独特的气候和绿色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其中,“小浆果、中药材、柞蚕、食用菌”成为最具优势的主导产业。因此,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应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自身的综合优势,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特色化推进、科技化提升、品牌化经营”,集聚资源要素,加快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完善产业链条,着力发展精品农业和高端农业,打造一流的综合性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强镇。

2 农业特色产业强镇发展对策

2.1 科学规划,形成要素集聚空间发展新格局

根据边门镇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规划中应注重点、线、面结合,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建设“一带三区七园”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全域产业协调发展。以边门中心镇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庄和农业园区,重点建设商贸物流服务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区和生态旅游产业聚集区。结合“一村一品”,建设蓝莓产业示范园、草莓产业示范园、大果樱桃产业示范园、优质猕猴桃产业示范园、食用菌产业示范园、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和生态柞蚕产业示范园。、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农产品加工储存保鲜中心。在主要公路沿线,将特色农业与休闲观光、文化娱乐、采摘体验、旅游度假有机结合,打造城乡融合、功能多元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带,塑造辽东地区“农旅”结合乡村旅游品牌。

2.2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植优势特色产业

充分利用边门镇区域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小浆果、中药材、柞蚕、食用菌”为重点,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实施规模经济、产业强镇战略,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品牌农业,实行产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加快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含量高和市场竞争力。根据市场导向,发展多功能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外向型、城郊型、加工型、商业型和旅游型过渡;建设一批特色产业村、特色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

2.3 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目前,边门镇的小浆果、中药材、柞蚕、食用菌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在市场上产品竞争力却不强,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知名农产品品牌,对此,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把打造特色产业知名品牌当作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着力培植影响力较大的区域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一是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特色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优质优价;二是大力扶持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超对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文化节、采摘节、展销会,推介优质农产品,扩大品牌知名度。

2.4 加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结合边门镇小浆果产业优势,整合要素资源,规划建设边门镇小浆果特色小镇,建设以小浆果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通过“园区”建设聚集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使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形成集群化发展核心区。在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具有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综合实力的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产业发展机制,发展订单农业,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促进全产业链首尾相连、上下衔接,发展适度规模农业,形成现代农业条带分布,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2.5 拓展农业多功能,延伸产业链条

边门镇与凤城市、丹东市区空间距离较近,为城镇发展乡村旅游、商贸、物流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要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乡村旅游为龙头,带动综合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综合旅游产业,加强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康养、健身、科普等配套设施建设。把旅游及其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努力培植成为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加快市场建设步伐,积极发展物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销售集散中心、批发中心和专业市场,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为地方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开辟渠道,提升边门镇特色产业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镇域浆果示范园
大足区:“镇域联营”发展集体经济
当代党员(2024年8期)2024-04-30 06:17:19
深入推进质量强镇建设 打造镇域经济新名片
设施浆果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流翔高钙花生 托起示范园主“致富梦”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 03:05:06
基于镇域尺度的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空间格局演化与分布特征
河南科学(2020年3期)2020-06-02 08:30:30
流翔高钙对比示范园,在齐鲁遍在开花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塘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小老鼠采浆果
用PPP模式发展镇域公共交通——以宁波西店镇公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