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慧
(铁岭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辽宁 铁岭 112616)
榛子是重要的干坚果,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是国际贸易中四大坚果之一,其营养价值远高于其它很多干果。平榛的果仁风味有其独特的浓郁甘甜清香,近年来又在其深加工领域有多种产品,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榛子树的栽培及榛果的采摘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我国榛子产业发展滞后,一直停留在采集野生果实,利用野生资源[1]。
从21世纪初由科技人员辛勤培育出平欧杂种榛的新品种的时间起,我国才开始了平欧杂种榛的园艺化栽培。野生平榛园艺化栽培是根据世界榛子生产发达国家在欧洲榛人工栽培领域的管理经验,于2007年初提出的。它的定义是:按照果实栽培的技术要求,认真从事榛林的各项管理工作,使榛子的生产由以前的野生品种、粗放管理,逐步进化到野生品种的人工栽培,提高榛子单产能力和榛果质量的系列技术集成。平榛园艺化栽培还处于起步阶段,栽培技术水平不高,一路探索与摸索,生产中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广大生产者急切需要掌握榛树生长发育特性及集约化、简约化栽培管理技术。由于榛树栽培及榛子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为推动榛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急需解决平榛的优良品种选育与园艺化栽培技术问题,进而拉动铁岭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本文为平榛的园艺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第一步要进行造林地的立地评价,通过观察、调研及检测,了解此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情况等外在因素。根据平榛的生物学特性及年生长发育变化规律,来选择判断是否适合平榛造林。
2.1.1 地势
榛树是阳性树种,造林地应选择通风向阳,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平地或坡地,地下水位在1.5 m以下为宜。
2.1.2 土壤类型
最榛树适宜生长与繁殖的土壤类型为肥沃的砂壤土,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厚度大于1.0 m,土壤质地较轻,地下水位适宜,土壤养分含量较高。但榛子一般多生长在近山丘陵地区。土层在40 cm以上的中性或微酸性土。
整地包括时间和方法。
2.2.1 时间
早春大概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土壤解冻后进行。秋季大概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进行。
2.2.2 方法
在整地前对己选定的地块做好区划,一般根据自然地形划分若干小区,每小区在0.3 hm2左右。如坡度超过规定的标准,要采取反坡梯田、撩壕的方法整地。定植坑规格为0.3 m×0.3 m×0.3 m。不管哪种整地方法,都要清除杂树,捡出石块和残根。土层贫瘠的地块要进行局部客土。
良种壮苗是造林的基础。常言说“好种出好苗,好苗长好树”。榛苗造林要优选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和目的性状的种植用苗。
2.3.1 选择苗木
苗木要选择优良品种,茎干应通直、粗壮且均匀,枝梢木质化充分,根系发达,主根长而粗,芽基饱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在起苗过程中切莫刨“独根苗”“鸡爪苗”,尽量扩大根幅,以避免苗木的损伤和失水。采用良种壮苗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抗性强。
2.3.2 苗木种类
实生苗(播种苗):裸根苗、容器苗、根蘖苗。
2.4.1 栽植时间
栽植时间有雨季栽植、春季栽植秋季栽植,其中秋季栽植在树木停止生长后至土壤结冻前(铁岭地区是10月末至11月中上旬)。
2.4.2 栽植密度
造林时的定植密度不仅直接影响造林费用,而且影响榛林达产时间及产品质量和产量。密度不要过大与过稀,榛林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上不去。因此,定植密度必须全面考虑榛林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造林立地条件等。株行距一般为:1 m×1 m、1 m×2 m、2 m×2 m、2 m×3 m为宜。
2.4.3 栽植方法
2.4.3.1 容器苗栽植
容器苗造林于雨季、晚秋或在春季进行,每穴1株苗。栽后剪掉地茎5 cm以上的枝条。
2.4.3.2 裸根苗栽植
最好在晚秋或在春季4月上旬土壤解冻后尽早栽植,每穴2~3株苗,单株苗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不要紧挨着。栽后踩实剪掉地茎5 cm以上的枝条,可提高成活率,促进萌发基生枝,尽早成林、达产。
2.4.3.3 直播栽植
是将成熟度好且经过人工挑选的平榛坚果处理后,按一定株行距直接播种在造林地的定植坑内,经过管理成林的造林方式。这种造林方式适合在土壤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带,较植苗造林成本低。播种时期可以在深秋也可以在早春。每个定植坑下种4~6粒,秋播覆土4~5 cm,播后踩实。
2.5.1 平茬
苗木栽植后及时平茬,平茬促进榛子萌蘖,树体健壮,留茬高度在5 cm左右。第二年在秋季植株停止生长后平茬,连续平茬3年后,榛林郁闭达产。
2.5.2 浇水
有条件的栽后最好浇水1~2次。
2.5.3 除萌、除草、松土
树木生长季节要及时清除林地杂树萌蘖、除草、松土。
2.5.4 土肥水管理
秋施基肥是新建墩丛状榛林秋季管理的步骤。有机肥料的有效期长,肥力持久、缓和,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改良土壤,疏松土壤,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并且充分利用换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一般秋施基肥最佳时间是秋季果实采集后一周内。由于有机物腐烂分解时间较长,所以在早秋施基肥,第二年春天可及时供根系吸收利用。施入有机肥料,以粪肥、堆肥、绿肥为主,同时加入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2]。
施肥量要根据树龄、灌丛大小、土壤肥沃程度以及肥料的种类而定。基肥施肥量:2~3年生,每株榛树施粪肥7~10 kg;4~5年生,1株榛树施有机肥30~40 kg;6~7年生每株榛树施有机肥50~60 kg;之后随树龄和产量的增加适时多施[3]。
野生榛林采取疏株管理的方式解决,使野生榛林连续丰产,对比较密集的榛林采取除杂打开作业道的方式,对密度较大的榛林疏株的标准,即2年生枝条1 m2在20株左右,3年生枝条1 m2在15株左右,随着每年座果株的分蘖都要1 m2逐渐减少4~5株,这样均能保证座果株逐年增加,连年丰产,同时便于防虫灭病。榛子疏株每平方米留多少取决于枝条分蘖的多少。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无论是几年枝条。疏株前观察榛子,采收后到没上冻之前每株榛子横向水平枝条之间留5 cm为宜,(在9月15号到9月末期间)。上冻后每株榛子横向水平枝条之间留15 cm为宜(10月1号以后到第二年5月1号之前)。
榛果采收后,随着气温降低,树体逐渐进入休眠期,树体营养进入积累期,多种病虫潜伏越冬,且越冬场所相对固定。所以在休眠期杀灭病虫,是有效压降低越冬病虫害基数的关键时机。对于减轻来年的病虫害发生程度事半功倍。
4.1.1 剪除及销毁病虫枝
结合疏枝,剪除带虫侵害枝和发病严重、长势弱的枝条,并进行集中销毁处理,明显减少了可越冬病虫害。及时将树上及榛园内等一切可能为病虫害提供越冬场所的事物及物品,彻底清理出榛园,并集中烧毁[4,5]。
4.1.2 除杂
清除非目的树种和杂草。野生榛林常常杂草很多与胡枝子、柞树、桦树及其他乔灌木混生,而且占据一定的面积,不仅影响榛树的生长发育,还严重影响榛子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要清除其他的全部树木、杂草、伐根[6]。
进入冬季后,榛树开始休眠。在这种情况下,对榛园灌封冻水,也就是临冰冻前起密封作用的水。能预防春旱、增强抗寒能力,稳定地温,防寒保墒。促进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溶解,便于根系吸收利用。改变土壤环境,杀灭越冬害虫。可使土壤储备足够的水分,满足榛子树轻微蒸腾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树体越冬能力,封冻水要求灌透。
当前是榛子产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本质上解决由于平榛品种(系)繁杂、良莠不齐,严重影响榛果产量和质量问题,改变榛农因受传统观念和种植方式影响,所造成的产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不强现状,打破榛子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创汇的瓶颈。平榛采收后榛园管理技术能使水肥和农药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化,从而能够改良土壤,减少污染,有利于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推动榛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山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有利于构建和谐森林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