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北地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2021-11-27 13:06王先河
绿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园林景观美学

王先河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1 引言

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植物的适应性不同,西北地区处在温带,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且冬天寒冷、夏天炎热,早晚温差较大,属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植物要能够抵御风沙,生长环境较为恶劣。在此区域内开展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应当充分研究植物的适应能力,结合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合理配置植物种类,提升生态效益。

2 园林景观设计遵从的基本原则

2.1 美学与生态统一原则

构建园林景观的目的是提升生态水平,给予人美的享受,因此要兼顾美学和生态方面的要求,顺应植物的生长规律,利用生长周期的研究内容,充分调研区域环境特点,重点探寻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将每一株植物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结合大量资料可知,只有平衡草木、落叶等植物,才能构建符合生态和美学要求的园林景观,要求设计人员充分重视生物多样化,从高度、种类等方面把控植物配置工作,合理搭配不同高度的植物,从而提升生态效益,满足园林景观建造的需求[1]。而美学方面,植被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将带给人一样的视觉享受,为将此种好感提升到较高层次,要充分研究地理环境和景观效应所指向的植被形态,尽可能统一周围环境,选定合适的植被结构,合理布局,形成美观、统一的园林景观,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散发城市特有的生态气息。

2.2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植物配置过程要充分考量线条和色彩对于整体形态的影响效果,在保证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保持主题或理念上的统一,预先制定设计方案,分清各部分的植物种类和高低趋势,适当剪裁,提升区域内园林景观的统一性。不难发现在园林景观最终呈现的形态上主要以绿色为主,甚至在远处欣赏无法分辨出植物的种类,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是设计人员没能把控好园林色彩,使得整体呈现出单调的感觉,不符合美学的要求。整体性原则讲求在变化中维持内里的统一,兼顾植物个性,提升可观赏性[2]。

2.3 对比和谐原则

植物种类、形态相互配合可打造成统一的园林景观,但反观有些园林景观缺乏平静柔和之感,设计人员要遵从配置要求,减少给人突兀之感的设计内容,降低不和谐的程度。有些植物种类和形态差异较大的园林,会造成视觉上的杂乱,刺激人的感官,给人带来不适感。随着美学逐渐发展,设计人员开始尝试创新的想法,利用看似强烈的对比但维持和谐的原则,设计对比强烈的园林景观,在色彩的冲击下缓解审美疲劳,运用不同的子主题,带领人们进入不同的感官世界。创新的尝试值得推广,但要注重色彩的选择,为保证色彩的和谐,要将三原色作为基本的色彩,利用混搭的方式,提升整体颜色的饱和度,使人们犹如置身于探秘之园,可遇见到不同的色彩和明暗景观。

2.4 个性和主题平衡原则

为缓解审美疲劳,基于园林景观的和谐统一特征,将不同的色彩和体量予以调整,搭配出超出预期的效果。现阶段,西北地区的园林景观主要以大面积的浓重色彩为主,给人以恢弘大气的感觉,但在江南园林景观中,色彩的饱和度较低,有着素雅的特点,所传递的感觉偏向于清新雅致,符合江南水乡的人文情怀。而为创新园林景观结构和形态,可在保持主题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不同体量和色彩的植物结构,打造出明暗交错的效果[3]。主题的确定要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遵循气候特点,结合园林景观的人文作用,设计符合整体情感基调的景观。但要充分研究美学体验,设计符合审美情趣的植物结构,保证生态效益的产出。

3 基于西北地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景观配置要点

3.1 按照规制组合不同的植物

不同的规制方式主要包括群植、带植和丛植,不同的种植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于群植方式来讲,要按照主次分明的原则,形成错落有致的植物形态,不同的树木采用突出特征的办法,给人以饱览天下之感。带植指的是在可形成绿化背景带的位置,优化植物配置方式,将植物作为隔离带,强化园林景观的背景作用,利用带状植物群落,适当扩展植物间的种植距离,确保在公路等需要设置隔离带的区域兼顾美学享受。而丛植的方式是细化植物的种植方式,仅挑选几株不同的植物形成统一的整体,确定好排列方式,进而搭配成美观的图案,将植物的特点予以展现,强调植物的个性,保证在群体美的支撑下,显示出不同植物所具备的特点,提升个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程度,从而保证在园林结构中突出西北地区的生态特性。

除了上文提到的规制方式外,还包括孤植、环植和多边形种植等,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即可体味不同规制方式之间的差别。孤植是为了展现个体的特性,作用于显眼的位置,比如园林景观中心地带,通过突出其中可体现园林人文和生态内涵的植物,紧抓建设和设计重心,强化设计主题,帮助观赏者直接获取到此园林景观的优势。在某些位置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可设置为环形或者多边形,利用不同的线条感,营造出美观的氛围。形状的选择要依照建设的地理环境,尽可能提升土地的利用率,注重留白,组合不同的植被形状,保持整体特性,在游览景观的过程中,可令不同的观赏者激发不同的思考内容,满足人本原则的要求[4]。

3.2 符合季节特点

为保证植物的存活率和利用率,应当充分研究季节变化特点,结合气相变化,强调季节的变化,营造出适合气候特点的景观。西北地区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学体验,如何将此种体验和感官融入设计内容中是目前设计人员需要着重考量的问题,细致分析不同季节所展现的特点。对于春季来说,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夏季百花争艳,秋天落叶归根,冬天纯净肃然,将四季的变化体现在植物种类和结构上,选用可突出某一季相的植物,利用群植的方式,拉近人们与景观之间的距离,刺激与景物对话。设计园林景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精神高度,通过提升欣赏能力和放松心情,达到积极的迎接生活挑战的效果。因此,即使处于秋冬季也应当尽量避免萧瑟之感,增加适合于寒冷环境生长的植物,为环境增添人文情怀,提升园林景观的可利用性。

3.3 满足地形要求

在西北地区多为风蚀地貌,有着大量的黄土岩石结构,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要细致勘察建设位置的地形特点,顺着山丘或者河流的走势种植植物,积极应用人工堆叠地形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该区域生长的植物,展现在恶劣环境中依旧保持个人品行的植物,以此增强景观结构的生命力。根据地形的基本特点,平衡自然与非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园林结构中,假山和喷泉的设置不可缺少,因此要重点考量假山和喷泉的位置,在其周围增设近景植物,区别于其他相对隐蔽的位置,建造亭台,并在水域内加入挺水和浮水的植物,从而利用阴影形成假山的效果。

3.4 融合当地特色

城市的绿化效果具彰显城市软实力的效用,因此设计师要跳出审美疲劳,结合地理区域的基本特点,充分展现出西北地区独有的氛围,选择能够适应气候和地质环境,提升适应能力,并将本土植物作为植物的主体,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本地区的景观特色就体现在植物配置上,着重突出本区域内的植物特点,适当引进珍贵的树木,打造极富区域特色的自然环境。除了自然环境外,还需要注意人文资源,融入历史特色,充分展现地方文化特点,顺应历史脉络,体现出符合西北地区人文情怀的品味。

3.5 适应植物间的作用关系

处在同一生活空间的植物间存在某种关联,能够影响彼此的生长状态,例如:核桃、桦树等与菌根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分泌物会促进植物的发育,提升成活率。而黑接骨木和云杉根可达到相互给予养分的作用,但桦树、云杉等不宜与苹果树一起种植,说明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要充分考量植物间的作用关系,从共生关系入手,避免因抑制作用影响植物生长。

4 结论与讨论

西北地区园林景观的设计环节要基于园林设计的原则,考量区域限定性作用,给出相应的植物配置模式,充分基于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满足作用关系。积极引入美学因素,融入人文资源和历史情怀,提升景观的文化底蕴。目前我国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十分重视,相关人员应充分汲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分析设计图中所包含的文化和人文情怀,积极引入多种先进的可视化技术,设计出更具有美学和实用价值的图像。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园林景观美学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盘中的意式美学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外婆的美学
寒露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纯白美学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