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燕
(安徽省阜阳市中共颍上县委党校,安徽 阜阳 236200)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与颍河交汇处,淮北平原的最南端。国土面积1987 平方公里,耕地10.3 万公顷,人口178 万,辖30 个乡镇,349 个行政村(社区)。颍上境内河湖交错,素有五河三湾七十二湖之称,是淮河防汛的主要行蓄洪区,历史上先后行蓄洪45 次,直接造成经济损失高达62 亿元,多次的行蓄洪使颍上长期陷于无法发展稳定长效产业,农民无稳定收入的穷困局面。
1986 年,颍上县被国家确定为贫困县。2002 年,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 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要县和大别山连片特困县区”。近年来,颍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的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结合县情,全力攻坚,走出了颍上特点的脱贫振兴之路。
经过几年的动态调整和脱贫退出,全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1012 户,163863 人;已脱贫59217 户,159714 人,78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未脱贫人口1759户,4149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0.39%下降到目前的0.26%。在2018--2019 年度省级脱贫攻坚考核中,蝉联全省第8 位。2019 年4 月,经省政府批准,颍上县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颍上县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耕地处于低湖洼地和工矿塌陷区,这些严重制约了颍上县经济正常稳定发展。因而在脱贫攻坚战中,如何化水害为水利,做活水文章,是颍上人民的一道“必答题”。为了跨过这道坎,颍上人民为此付出了长期的努力。用了40 多年的时间,在国家根治淮河大战略大背景下,通过开挖、疏浚、配套,逐步根治水患;用了10 多年的时间,通过发展适应性水稻种植、水上养殖、水产副业生产,使水稻产区,水产区农民、渔民吃上了饱饭,住上了新房。脱贫攻坚战以来,县委县政府因水施策,通盘谋划,把“水害洼地”变为“生态高地”,走出了一条依靠水产养殖、水禽养殖、水生蔬菜为主导的具有颍上特色的“三水产业”的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淮河、颍河、西淝河三大河流流经颍上境内近300 公里,造成了大水行洪,小雨内涝,自然现状长期制约着生产的发展。面对水害不除,百业不兴的局面,颍上县通过建水闸、筑坝堤,开沟挖河,蓄洪兼治。着力完善庄台及行蓄洪区的水利功能,加快由水害向水利转变,变“民生洼地”为“经济发展高地”。
首先是抗洪灾。先后完成了临淮岗控制工程,颍上境内姜塘湖连圩,淮北大堤颍上堤加固工程建设,共修堤坝347.3 公里,淮河引洪通过国家和地方拦、蓄、泄、调等方式得到全面控制,达到了50 年一遇治理标准。
其次是除内涝。对县内四大行蓄洪区进行全面治理,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结束了大雨大灾,小雨受渍的局面。
第三是兴水利。全县人民积攒七八年硬是从牙缝里省出2000 多万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自己投资建设颍河颍上闸并配套建设相应水灌区,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128 万亩,使发展水稻种植变成了可能。
第四是建庄台。举全县之力近40 多年以来共投入26 亿元先后对全县22 个庄台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进行升级改造,使过去的脏、乱、差变为现在富有淮河独特风情的旅游福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颍上人为了摆脱贫困,大胆地提出了发展“水稻、水产养殖、水生副业”的三水生产,他们一茬接着一茬,重未动摇改变,其中发展水稻生产可圈可点,仅用了不到5 年时间,由原来的接近5 万亩发展到80 多万亩。谢桥镇地处沙北,为了旱改水,镇政府动员农民把当年生长较差的小麦改种水稻,结果当年农民收成就翻了近两翻。颍上县八里河过去是一个有二十多万亩的低湖洼地,颍上人通过科学的规划,建闸筑堤,形成了一个三万多亩的优质鱼养殖场。拥有七十多万亩水面的焦岗湖也是通过发展水产养殖使十多万渔民有了可靠的生活支撑,加之水上副业生产,通过栽桑养蚕,开发花柳及柳编,做起出口创汇的生产。到九十年代,颍上“县穷民不穷”在皖北地区广为流传。
2014 年以来,颍上县委县政府在扎实的基础产业之上,充分利用颍上水资源禀赋,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生态治理思路,细化了全新的“三水产业”发展方向,优化资源要素整合和功能区块划分,把全方位推进;以水产养殖、水禽养殖、水生蔬菜的三水产业发展作为全县脱贫攻坚中产业脱贫的主要抓手。
颍上县发展“三水产业”可以说既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时代的创新。
一是通过建设园区带动。颍上县建设“三水产业”园区,主要是通过先筑巢后引凤,全县先后通过土地流转,完善基地设施配套,招商引资等环节,引进安徽云翔农业、田园农科等近千家公司入园。通过发展稻虾鱼混养、水生养殖等产业成为园区龙头企业。云翔农业通过发展稻虾、河蟹、睡莲等种养殖业,当年实现亩均纯收入三千多元,为夏桥镇罗洋村、郭圩村提供160个劳动就业岗位,带动两村50 多户贫困户直接脱贫。半岗镇为田园农科集中流转土地两万多亩,通过发展稻、虾、鱼混养,种植茭白、芡实等水生蔬菜,实现亩均收入3500 元以上,200 多名农民每年每人劳务收入达万元以上。2018 年,田园农科将园区项目分为100-200 亩,切块转给农户经营,田园农科同农户签订包供种苗、包供材料、包价收购的三包合同,田园农科升级转型为科技型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性支持,农户承包的项目当年就实现利润3 万元以上的效益,百姓亲切地称田园农科为送“富”园。目前颍上生产的优质鱼虾、茭白、芦笋、芡实等,在我省周谷堆农贸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多,口碑也越来越好,同时吸引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地区的目光,有机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为产品释放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是创新经营主体机制拉动。颍上县在发展“三水产业”中大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到经营,融入到产业化发展之中,主推方式就是两入股一合作,即农民以流转土地入股,带资金入股,农民技能合作。全县已建成78 个园区,有85 家龙头企业,697 家省级科技生产合作社,287 家家庭农场。半数以上都采取了这种模式,带动贫困户47166 户,125756 人。通过参与“三水产业”发展,实现了稳定增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颍上县北部二矿塌陷区过去农户只靠补贴生存,现在通过同浙江丽珠公司,形成新的经营主体,塌陷区农民按原土地面积入股,有了稳定的土地分红收入和劳务收入,过去二十多万荒废塌陷区现在变成了香饽饽。焦岗湖渔民通过同皖能集团建立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即使股东也可投劳,收入增长一倍也多。尤其是沿淮沿颍的低洼地,过去几乎成了“无人区”“荒芜区”,现在摇身一变成为新农业新产业新经济的高地。天然的水资源禀赋,扎实的产业基地,一流的营商环境,使近千家“三水产业”主体,在颍上大地尽情地演绎着精彩的发展故事,真正实现了产业兴、百业旺的局面。
三是生态产业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了扎实基础。颍上人不屈不挠的改造自然的精神和变对抗为适应的智慧,在脱贫攻坚这场世纪之战中演绎得淋漓尽致。全县85%以上的贫困户依托三水产业摆脱贫困,80%以上的扶贫产业是三水产业,在乡镇三水产业更是经济的主导产业。
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单纯地从产业角度,颍上县的做法可以说是给出了明确答案。脱贫攻坚的实现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现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成果的深化和巩固。乡村振兴只有扎实的产业支撑才有基础和保障。颍上县在九十年代那种“县穷民不穷”的传说其实就是对产业发展的良好诠释。尤其是通过现代科技农业和两个百年大战略框架下的嫁接和政治大格局支撑的背景下,过去的劣势转化为当今的优势,曾经的“短板”转变为现如今的“强项”,昔日的农民转变为现在的股东,历史上聊以糊口的行当现在转变为生态朝阳产业。颍上的转化是顺势而为,是几代人殚精竭虑而为,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颍上因水制宜发展“三水产业”,在实现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首先,颍上的做法具有可复制性。实打实的化害为利做产业为“脱贫”到“振兴”蹚出了自己的路。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既要完成规定动作,更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自选动作。正是因为县情有别,就要求我们只有因县制宜才能事半功倍。颍上县因水致贫,因水脱贫的做法可以说是给我们提供了可参考、可学习、可借鉴的思路。真正做到县有特色,乡有一业,村有一品,“三水产业”得到了可持续发展。
其次,颍上的做法接地气。脱贫攻坚调动农民内生动力是关键。颍上县在引进发展“三水产业”项目过程中最大限度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的同时把培训农民融入其中,使农民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实现角色转变,在产业发展攻坚战中,不再是“观众”,而是实打实地成为真正的“演员”,不再仅是务工农民,而是真真正正的变为股东,产业的发展使他们有能力进入经济主战场。在全县近千个“三水产业”主体发展中,之所以产业成熟度增长快、势头好,根本原因在农民拥护、农民受益,农民变为股东和小农场主就是接到了连股如连心的地气。
最后,颍上的做法服水土。优化营商环境是企业落地生根的第一需求。服水土是颍上发展“三水产业”重要特征之一。县委县政府充分把握巢和凤的关系,他们在做好脱贫攻坚的“两不愁三保障”解决农村相应基础设施的同时,通盘规划,加大接入优先解决筑“巢”的配套设施建设,使农业企业也能“拎包入住”,使有较强发展优势农业科技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快。在引进投资主体时,不搞无的放矢,也不搞“拉即配”,优先筛选产业关联度大、创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企业入园,尤其重视对轻资产管理型企业的引进和扶持。产业对口、配套完善嫁接到入驻企业一步到位。在颍上引进的“三水产业”企业当年进场,当年盈利是常态。“洼地”优势变成了“磁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