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1-11-27 09:36:52谭理琴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经营制度

谭理琴

(保利联合化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引言

时代的不断发展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宽松的市场经营环境,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企业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既要注重现有产品科技价值提高的重要性,而且还应充分享受法律、政策带来的发展红利,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才能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战略发展策略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应该树立正确的内控与风险管理意识,防范各种资金和财务风险的发生,促进企业资金利用与回收效率的有效提升,为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概述

(一)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融合

内部风险管理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所以现代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内部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所谓内部管控实际上就是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与财务报表的管理,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控制度,排除威胁企业稳定发展的各种不稳定隐患,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避免因为财务风险的发生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在开展内部风险管理工作时,已不再将资金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而是在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做出积极的相应,同时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有效控制企业内部风险的目的。

(二)内部控制体系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变化带来的发展契机,必须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科学有效的管控制度,充分发挥科学制度的优势开展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才能将工作风险隐患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而且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有利位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在实施内控制度时,应该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优化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此外,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在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内部违法风险管控工作的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和应对策略,不仅实现了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监管目标,而且解决了影响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风险隐患。

二、企业内控和风险管路工作中的不足

(一)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其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在一定程度有所增加。企业身处这种市场发展环境中,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谨慎经营,以避免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依旧有很多企业存在风险意识欠缺的情况,也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在面对一些重大的财务活动时,缺乏对风险的有效论证,存在投资过于盲目的情况。同时,由于企业尚未构建完善的风险应急和预警机制,在出现财务风险之后,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妥善处理财务风险,而导致一系列的经济损失发生。

(二)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在监督方面,如果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体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在今后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监督工作在企业发展和运行中的重要性。从其积极作用来看,完善的监督体系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生产活动中存在各种风险方面的问题、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解决。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

根据当前研究现状来看,在很多企业中还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虽然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已经能够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进行明确指导,并且认识到了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但是在相应的管理机制方面还表现为明显的不健全、并未和网络经济的特点进行有效结合的问题,从而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从具体方面进行分析,这主要是部分企业高管中由于当时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新生的各种管理策略和管理理念、对于网络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有效融合的方式和积极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并没有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关管理策略。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管理者未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正确的规划,企业的管理者过度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从而更好增加企业的收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经营理念,导致管理者缺乏足够风险防范意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当遇到一些危险问题时,没有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会导致财务管理质量、企业经济发展质量的下降。

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及其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策略

(一)做好业财全过程监督管理

内部监督管理作为企业内控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具有保障作用。因此,企业在进行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财务检查以及内部审计等多种方式,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决策以及执行流程的全过程监督,对于内控体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在第一时间内及时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权责的合理分配,对业务流程进行相互制约和监督,对于内控制度执行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结合现阶段市场情况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企业要及时进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要及时采用紧急措施进行应对处理,并对处理过程进行科学评估,这样也能够有效避免该类型财务风险的再次发生。

(二)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实现内控和风险管理

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企业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平台,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相关工作任务,在平台上公示,帮助企业员工及每个部门了解自身在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中应当肩负的职责,同时也收集企业部门和员工对内控、风险管理工作的反馈和其他合理建议,对工作策略予以调整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步伐。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安全维护,定期升级功能,更新防火墙和杀毒工具,通过这种方式防止企业重要机密和信息被盗用、被泄露。

(三)优化组织结构,实现内控和风险管理

优化组织结构意味着,既要加强对企业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合理配置和人力资源科学分配,也要重点加强对每个管理岗位、负责人的职能划分和责任追究,全面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发挥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建立绩效考核与奖惩评价制度。作为企业领导层必须认识到组织结构优化,对于实现内控和风险管理的意义及关键作用,从日常工作中总结、记录问题,制定优化组织结构的制度方案,完善并且细化相关措施,根据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需求及数据反馈,对组织结构、部门职能、人员分配做出合理调整。

(四)做好制度建设

科学、系统、健全的企业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未来发展树立良好规范,尤其是在新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更是应该充分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根据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和行业发展要求,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进行明确,工作人员能够严格地按照企业的要求开展工作。唯有此,在能够在有效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后,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错误现象的发生,减少工作失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各种管理制度确定的时候,必须要保障其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促进其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

结束语

总体来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始终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形成了巨大冲击。为此,在今后管理工作中,应该将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进行有效融合,让更多工作人员能够看到这种管理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从其积极作用来看,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财务管理人员的各项行为,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同时,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也能够为其创造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经营制度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