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通市海门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1-11-27 09:27沈健华曹国华黄金金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海门农技基层

沈健华,秦 莉,曹国华,沈 华,黄金金

(1.南通市海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南通 226100;2.南通市海门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南通 226100)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以乡村振兴为总基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总方向,全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服务手段不断更新,农业生产迅猛发展。2018 年,全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5%以上,新技术普及率90%以上,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89%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46%,全市农业总产值106.35亿元。先后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江苏省现代高效农业先进县”、“江苏省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县”等荣誉。

1 农技推广队伍现状

海门区共有农业推广服务机构33 个,其中区级服务机构11个,镇级农技和畜牧兽医服务机构22个。共有两级农技推广人员341人,其中:区级90人,镇级251人。从职称结构看:正高级职称4人,占1.17%;副高级职称42人,占12.32%;中级职称167人,占48.97%。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20人,占5.87%;本科学历195人,占57.18%;大专学历98人,占27.74%。专业结构涵盖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蔬园艺、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农机推广等。

2 主要成效

2.1 推广农作物良种,调优农业种植结构

引进推广了南粳9108、南粳5055 等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推广了扬麦23、宁麦13、镇麦10号等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沣油737、德核杂油8 号等油菜品种;苏玉30、中江玉6 号等高产抗倒饲用玉米品种;推广了中糯2 号、苏玉糯14、小寒王、通豆5号等鲜食玉米和鲜食大豆品种。优质果蔬品种推广了“津春4 号、津卒12”黄瓜、“东方蜜二号 、海蜜系列”甜瓜、“早佳 8424、美都”西瓜、“红颊、章姬”草莓、“苏椒 5 号”辣椒、“金棚一号”番茄、“中薯 3 号”马铃薯、“中甘 2 号”甘蓝、“二岸”松花菜、“夏白 45”大白菜、“苏脆一号”梨、“突围金秋红蜜”桃、“阳光玫瑰”葡萄等。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5%以上,充分发挥了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2.2 推广适新技术,推进农作物优质、高效

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示范推广水稻钵苗移栽技术、鲜食玉米增密高产栽培技术、鲜食大豆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山药定向槽栽培技术、脱毒草莓避雨繁苗技术、全生物降解膜覆盖技术、精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高产优质高效实用技术,新技术应用率90%以上,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

2.3 科技创新模式应用,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3.1 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总结制订的“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芋艿病虫草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海蜜甜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等,有效提升全区农作物绿色防控整体水平,平均覆盖率达55.8%,集成的绿色防控技术综合防效达到85%,危害损失率8%以下,实现了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安全。

2.3.2 循环水养殖建设方面,对养殖池塘进行改造,通过火山石的过滤、水生植物与滤食性鱼类的净化、生物制剂的调节实现尾水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养殖过程对周边水环境的依赖和养殖污水的排放,降低养殖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形成了一种生态和效益和谐统一的新型养殖模式。

3 经验做法

3.1 强化业务知识培训

组织区镇两级农技人员参加各类省市专业技术培训班,每年培训人数160人次以上。区农业农村部门针对镇村级农技人员每年举办4期以上培训班,涵盖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所需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及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智能农业等培训内容。

3.2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海门区出台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激励机制政策,对农技人员在实施农业项目、获得成果等方面进行激励,全面提高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了农技人员专业素质,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014-2018年,海门区农技人员共发表论文196篇,获得39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

3.3 多种途径交流育人

发现和培养优秀技术人才,对于具备专业特长的年轻同志,建立健全培养锻炼、适时使用的良性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深入开展海门区与陕西勉县的结对帮扶工作中,先后派出4批18名农技干部赴勉挂职交流,倾心助力勉县现代农业发展。把农业人才往成为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领军人方向培养。

4 存在问题

4.1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改进

从镇级层面上来看,由于农技服务部门隶属各镇管理,区农业农村部门对镇农技推广机构失去了指导管理的权力,加上目前镇级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农技推广人员被抽调从事中心工作的现象十分普遍。从村级层面上来看,村级农技队伍有名无实,对农技服务工作敷衍了事,都对农业技术推广职能的全面履行造成一定影响。

4.2 基层农技推广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较少,镇农技推广机构基本没有设立专门经费,普遍存在农技推广技术装备与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队伍的稳定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4.3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由于受事业单位编制的控制,近年新入职的农技人员较少,新老更新不快,甚至出现年龄断层现象,面对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的新要求,缺乏新知识储备和产前产后服务能力,难以适应农业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同时受设定岗位的限制,区镇两级农技人员评而未聘现象严重,业绩突出的技术骨干职称晋级困难,造成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奋斗目标、工作热情降低,必然导致农技推广体系的不稳定、不健全。

5 对策建议

5.1 健全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

增强农技推广活力、健全和强化农技推广队伍是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注重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引进,充实农技队伍力量。镇级服务部门要设足农技人员岗位,并做到专岗专用。同时充分发挥退休农技员、农业科技示范户、职业农民等群体的作用,壮大村级农技人员队伍,完善考核机制,通过镇财政或者村集体经济解决其薪酬,逐步建立和规范两级农技推广体系。

5.2 建立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体系

实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双重管理体制,放大条线主管部门的管理功能。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区镇之间农技人员横向交流工作,按照能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标准培养,把农技人员培养成农业复合型、适用型、创造型人才,提高农技推广体系整体服务能力。

5.3 深化农技推广人员职称制度改革

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对农技人员的新动向、新变化、新需求,要对农技推广队伍进行创新和突破。放开专业设置,如将农业机械化纳入到农业技术人员职称系列,为下一步的农机农艺融合创造人才基础,激发行业活力。对长期扎根基层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农业技术人员,做到职称晋升无障碍,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5.4 探索与高等院校合作新机制

实现本地农业生产与前沿科技无缝对接,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交流与研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探索开展农村紧缺人才定向委培,为海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干部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海门农技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海门赞
海门打开
走基层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