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云
(临泽县沙河水利管理所 甘肃,临泽 734200)
大沙河至双泉湖湿地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能够对上游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生态水系以及黑河、沙河等地的生态水系一体化,通过一系列生态工程使县城南部至双泉湖湖泊湿地及黑河湿地的补水水道全部打通,使生态林能够得到充分的水资源利用,又可为大沙河城区段河道进行生态补水。对提升城市生态功能,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具有显著作用。为发展全域旅游和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
传统的水资源配置相对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考虑的更多的是群体的利益,因此应用范围更广。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包括以下特征:
2.1.1 配置水源结构更加复杂 在开展河湖水系连通的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源作为水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必须将外调水源作为河湖水系的一部分,从而使多个队员在统筹配置的过程中能够共同发挥作用。
2.1.2 配置涉及区域范围扩大,利益群体增多 在河湖水系连通之后,相关利益群体可以从传统的流域出发,向外进行不断扩展,从而使调水区和受水区组成的大面积流域能够在不同部门的影响下充分落实到相应的利益群体,使多方面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协调。
2.1.3 配置目标更加合理,强调均衡发展 在传统的水资源配置过程中没有加强对生态用水的重视,水资源大部分都被用在了生活和生产用水之中,导致生态环境中的水资源逐渐减少,或者得到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非常不利。经过河湖水系连通,生态环境的用水要能够充分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确保在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视。
在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中,应该遵从公平、高效、可持续利用和第三方无损害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从传统的水资源配置上延续下来的。其中最根本的是公平原则,要能够确保每个区间、行业和部门之间对水资源的利用都能够公平公正。高效原则需要引起水资源分配的重视,从而能够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来提高水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可持续利用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确保对水资源的节约,充分发挥每一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方无损害原则要求水资源在开展配置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对第三方利益造成损害。
河湖水系连通形成的水网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以及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因此在河湖水系建设过程中,传统的水资源配置思路无法适应如此复杂的水资源配置工作,同时还要能够应对气候、连通格局情况的变化,因此需要进行水资源配置模式的改革。在确保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满足相应的原则基础上,需要通过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尝试新的水资源配置模式——权益保障与均衡发展模式。该模式在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河湖水系连通的特点,在开展调水区和受水区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充分突出相应的权益保障工作所起到的作用。权益保障工作需要对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相关权益进行保障,从而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对经济社会中对水源的利用展开保障措施,充分开展相应的用水权益保护工作,使生态用水的最低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水平。均衡发展要能够在河湖水系连通的过程中采用多种连通方式开展水系的调度工作,使生活、生产和工作用水要能够充分发挥相应的效益,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均衡发展。
沙河灌区位于临泽县城郊,是从黑河引水灌溉的自流灌区。灌区总面积96km2,有效灌溉面积7.4万亩,其中农田4.8万亩,林草地2.6万亩。经过多年建设,灌区水利设施状况整体得以改善,现有干渠2条,长30.2km,已全部衬砌;支渠24 条,长44.72km,已全部衬砌;斗渠38 条,长52.76km,已衬砌40.9km。已基本形成“渠、路、林、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灌区内耕地连片,土地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灌区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丰富,是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红枣、高原夏菜、玉米制种、草畜产业是沙河镇域特色农业经济。
大沙河至双泉湖湿地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项目主要是在沙河灌区内实施,立足于沙河灌区水情和水利基础设施现状,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如何高效、科学、利用沙河灌区现有的水资源,加强河湖水系连通运行管理,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至目前,临泽县大沙河至双泉湖湿地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完成水系渠道8.5km,修建生态蓄水池8座、人行栈道160m、双层四角亭1座、溢流坝及车桥等建筑物33 座(其中配套景观设施15 座)。通过对水系连通工程的实施,大沙河流域自然生态和水环境开始呈现出好转趋势,湖泊面积逐年增加,大沙河流域生态环境面临压力逐年减小。县城周边东至流沙河,西至红枣风情园,北至天鹅湖沿线水系贯通,清澈的溪水红花绿草中蜿蜒穿梭,岸堤步道、亲水平台,涉水石阶,浑然天成,进一步提升了生态县城建设水平。实现了从县城南部绕县城向双泉湖水库和湿地补水、水源涵养,调节改善区域性气候和城区空气质量的巨大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美化临泽县城人居环境发挥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目前,在沙河灌区建设的水系连通工程枣乡路段、合强及花园段已基本建设完成投入运行。通过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水资源配置,实现了河湖库联合调度,构筑起“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滨水生态景观,极大的恢复和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
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过程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大沙河至双泉湖湿地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开展主要是通过沙河干渠、前进支渠及斗渠为城区绕城水系供水,但是一些群众干部并没有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将国家建设同水系连通工程混为一谈,应该是谁建、谁管不能妥善处理建设和管理关系,缺乏管理经验。由于水系工程占线长,管护人员少缺且缺乏管理经验,造成监督不到位,对水系巡查迟缓,管护措施跟不上,致使生态水系在调配水量时不能及时有效调控。
花园段前进支渠作为水系连通工程水源,承担着生态补水与农田灌溉的双重任务,没有充分发挥灌溉高峰期渠道的输水能力,群众意见较大;
健全的管理机制在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中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能够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和发展管理体制。首先管理队伍建设要能够落实到位,相应的管理人员需要履行自己日常工作中的职责,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对日常水系管理工作进行落实。二是加大投入力度,购置管护设备,对河湖库渠生态水系道路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台账的方式对河湖水系的管理工作进行加强,从而使工程质量管理能够更好地完成。在开展工程设施管理的过程中,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设备,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更好地促进设备的高效运行,实现灌溉过程中的安全高效管理[3]。
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强对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管理工作[4]。对于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都要落实到位,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相应工作的完善。加强对连通工程相关设备的管理,购置管护设备,对河湖库渠生态水系道路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问题整改台账,确保水系管护成果。
在河湖水系连通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开发新的工程研究体系,要能够不断开展新的工艺研究,加强科学管理,采用多种先进的施工工艺,使相应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开展科技创新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提高灌溉区域水系管理工作,能够使组织和技术得以完善,从而使科技创新能够更好地用在水资源配置上,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