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肯的舞蹈理念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启示

2021-11-27 05:41:56史童瑞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灵肉邓肯个性化

□史童瑞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伊莎多拉·邓肯是美国著名舞蹈家,现代舞创始人。她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因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舞蹈教育,但依靠自学读了大量文学作品,游历世界各国,并从绘画、雕塑以及诗歌等艺术中寻找灵感。了解邓肯的成长经历就可以发现,邓肯是一名具有创新精神并且非常热爱自然的舞蹈家,她在与舞蹈同行的日子中提出了独特的舞蹈理念:“美即自然”与“灵肉一致”。“美即自然”是邓肯舞蹈理念的核心,她认为舞蹈家必须从自然中寻找灵感,汲取养料;“灵肉一致”的舞蹈理念主张身体与心灵的表达相吻合。

邓肯的舞蹈理念对学生个性化的启示源于她的舞蹈理念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有引领作用。传统的舞蹈课堂中没有舞蹈理念的支撑,普遍运用的是“口传身授教学法”,课堂效果显著,学生专业能力较为突出,但在舞蹈的基本教学法中,学生大多停留在模仿阶段,并且更重要的是,这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需求以及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需要不断创新思想,优化表演质量,“思想”体现在舞蹈作品的内容中,“表演”体现在演员的身体素质方面,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正是“思想”独特的表现,因此邓肯的舞蹈理念对学生的个性化有引领作用。

一、邓肯的舞蹈理念

(一)“美即自然”

“美即自然”是邓肯舞蹈理念的核心。邓肯追求动作的自然,追求心灵和思想上的自由。她反对古典芭蕾,因为她认为芭蕾严谨刻板的教学是违反人的天性的,是对人身体以及心灵的一种扭曲,她不认为芭蕾艺术“高贵的美”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因此她经常在大自然中观察并且感受,在海边跳,在林中跳,在阳光下跳……边舞边感受,边舞边寻找灵感。

邓肯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她们的学习和观察,都不限于艺术的各种形式,而首先是从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出发的,风吹云朵、树木摇曳、禽鸟飞翔,这些现象都应该对她们有特殊的意义”。

(二)“灵肉一致”

“灵肉一致”是邓肯的另一个舞蹈理念。邓肯提出,动作或舞蹈主要表现内心需要或冲动,表现心灵的情绪和思想,要想得到美的理想,首先要树立一种美的意志。因此,她要求身体训练要与“内心的意志相吻合”。

邓肯曾游历欧洲多个国家,在佛罗伦萨闲逛时,被意大利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一幅画作《春》所吸引,于是,邓肯一连数日坐在这幅画前冥想,她仿佛看到了这幅画的灵魂,想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表达出来,想通过舞蹈表现出温柔的动作,表现出被鲜花覆盖着的大地的气息,表现出仙子们的美。这所有的动作都围绕着画中的主题——那位半神女性,表达她用一个有特殊含义的手势暗示着春天孕育万物生灵。由此可见,邓肯的舞蹈随处可舞,舞心中所想,邓肯之舞不受任何场地约束,也不受任何其他外形上的包装,甚至不需要刻意强调审美要素,只表达当下的心情与状态。这种由心而舞的肢体动作却最易打动人,是直击心灵深处的情感冲击。舞蹈并不只是肢体动作表演上的美,更是情感传递的媒介,亦可以作为与他人沟通的桥梁,舞蹈的美和神秘之处也在于此。

《诗大序》有云:“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再如《舞赋》中说道:“歌以咏言,舞尽其意;是以论其诗不如闻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这两句引言虽然表现的是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但也可以由此看出,艺术面前并无国界,无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古人对舞蹈的思考也是从情感出发和考虑的。诚如“舞尽其意”与“灵肉一致”都是通过舞蹈表达内心的意境,甚至能够达到灵魂与身体融为一体的境界。

二、舞蹈视角下学生个性化的表现

21 世纪呼唤创新型人才,但传统的集体式授课模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个性化学习是一种理念,是新方法与旧方法的集合,其目的是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凡是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方法或策略,都属于个性化学习的范畴。

在舞蹈教学中,学生同样需要个性化学习。《舞蹈教育学》中提到的“口传身授教学法”是舞蹈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它将口传分为三方面:(1)讲解动作;(2)传递知识;(3)渗透思想。又将身授分为舞蹈动态形象的示范和舞蹈家本人形象的示范。由此可以看出,口传的第一步为讲解动作,身授的第一步为舞蹈动态形象的示范,因此,无论口传还是身授,在教学的最初都是落实在肢体动作本身,先口头讲解再以身示范。“口传身授教学法”作为舞蹈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都贯穿在舞蹈教学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舞蹈人才,但从本质上看,在“口传身授教学法”的模式下,学生还是停留在“模仿阶段”,这属于旧方法。这里的舞蹈教学与前面提到的邓肯的舞蹈理念“灵肉一致”的观点相比较而言,偏向较为机械的动作模仿,在过度强调学生动作规范与严谨的同时,更加容易忽略掉舞蹈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与共情能力,因此,如何平衡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更多的思考。

《舞蹈学导论》一书将舞蹈本体论要研究的问题分为三方面:第一是把舞蹈作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自上而下的高层次思考;第二是把舞蹈发声体当作研究对象,探求发生体运动中思维与动作的内在关系,把情感与肢体的同一性作为理论支点;第三在于舞蹈本体论也关注舞蹈发声体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因为它的外部世界——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与舞蹈发生体的构成、思维和动作的发生之间有着互导与互制的关系。由此可见,舞蹈并不仅仅停留在肢体动作上,而是有对其本身自上而下的思考,有情感与肢体的联系,更有与外部世界大自然的联系。情感的体现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自然万物皆有灵性,邓肯主张从自然中寻求灵感。自然中的情感是最真实的,它不受任何约束,没有课堂上的规矩限制,课堂约束的是身体,身体需要被约束,但“情感”不需要。学生将感受到的情绪转化到舞蹈动作中,通过身体传达出来,达到“身心一致”的理念主张。如果说“美即自然”是情感的引领者,那么“身心一致”就是最终实践的载体,可称为新方法。邓肯的舞蹈理念有利于新方法的借鉴参考。

三、“美即自然”——超越“模仿模式”培养学生个性

日本的佐藤学教授在《教育方法学》中指出“模仿模式”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模仿·再现”的传统教学概念,指的是以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习得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模仿模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近代学校中,作为支配性模式被制度化了。“模仿模式”的教学追求的是“学会”,但是学生个性的养成绝不仅仅停留在学会的层面上,也不仅仅是传统的模仿与再现式学习,因此要超越“模仿模式”。

邓肯认为“在自然中寻找最美的形体并能表现这些形体内在的精神动作,这就是舞蹈的任务”。舞蹈家必须从自然中得到灵感,汲取养料。邓肯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小生长在海边,自幼热爱舞蹈,她经常到大自然中感受情感,寻找动作。在海风徐徐吹起波浪的海边,在郁郁葱葱的树木间沁着芳香,在宽阔的草地伴着花香鸟语的声音,感受着自然,表达着真我。在邓肯创办的舞蹈学校中,她也会要求她的学生与她一起这样做。因此,她的舞蹈是一种回归自然、表达人的灵魂和情感的舞蹈。这一切都与现在的“模仿教学”模式完全不同,邓肯的舞蹈理念能表现舞蹈强大的魅力与感染力。

而通常在舞蹈课堂中,“模仿模式”的教学概念贯穿课堂。想要超越“模仿模式”,将新方法与旧方法相结合,应将思想作为切入点。真正的舞蹈是可以传递思想的,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而“思想”与“情感”只靠模仿是不够的,需借助其他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自觉产生思考,充分调动内心情感。在邓肯“美即自然”的舞蹈理论基础上,超越传统的“模仿模式”,让舞蹈教学回归最初的自然状态,在学习舞蹈前先让学生自主感受,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敢于说不,具有批判性思维与精神,教师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真实性的互动,拥有真我的表达。“艺术来源于生活”,亦要回归到生活当中,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灵肉一致”——探索“变化模式”下学生的个性

“变化模式”也起源于古希腊,以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为传统,将促进学习者思考态度及研究方法的形成作为基本理念的教学概念。一般来说,将“教学”定位为文化的再创造或改造而非文化传递的见解,对应的就是这种概念。“变化模式”追求的是理解,是文化的再创造,因此要探索“变化模式”下学生的创造力。

邓肯曾说“身体是表现心灵的一种媒介”,即舞蹈应该是一种身体和心灵的结合,是表现人的想象和意志的艺术。她把发展身体作为一种过渡的手段,而主要追求一种能灌注到身体各部分的心灵源泉。然后通过动作把心灵的情绪和思想表现出来。因此,她要求身体训练要与“内心的意志相吻合”。邓肯认为,舞蹈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真正创造才能的舞蹈家,是出于自然的而不是出于模仿的舞蹈家。他的动作所表现的是来自他自身的东西,是高于一切自在之物的更伟大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或许并不是每一位从事舞蹈艺术的人都能够成为舞蹈艺术家,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能够真正地了解舞蹈,切身体会到舞蹈所带来的情感、思想和身体上的变化体验,也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这种情感和思想是学生通过启示自发产生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产生独立的思想与情感,因为舞蹈动作可以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体会到的情感传达到肢体方面的表现力都是不同的。

对于“变化模式”的探索可着眼于邓肯的舞蹈教育目的,邓肯的舞蹈教育目的是崇高的,它的崇高在于唤醒灵魂,激发情感;唤醒灵魂,引发创造。邓肯认为,“灵魂是能够被唤醒的,它能完全控制身体”。所谓“唤醒灵魂”的说法,实际上是在循循善诱中表达对美的感受,激活学生内心深处最原始、最本质的情感,使之迸发出来。换句话说,就是要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自然表现力,训练他们学会并敢于表现自我,而这种敢于表现的精神,最终将引发学生们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创造天性。因此,邓肯唤醒灵魂实质上是为了引发人的创造力。她认为经过一个长期的训练,灵感开启之后的舞蹈家是可以达到将身体作为表现灵魂的工具这样一种程度的。

在邓肯“灵肉一致”的舞蹈理念下,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启示在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将内心的思想通过身体表现出来,这本身就属于一个创造性的举动,是对“变化模式”的一种探索式行为。通过唤醒灵魂来引发人的创造力,充满了丰富生动的个性色彩。

正如前文所说,“个性化学习是一种理念,是新方法与旧方法的集合”。“口传身授教学法”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与佐藤学教授提出的“模仿模式”教学概念的理念如出一辙,可称为旧方法。邓肯的舞蹈理念“美即自然”与“灵肉一致”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思想上的指引作用,且该舞蹈理念和“模仿模式”所对应的“变化模式”的教学概念相呼应,指文化的再创造或改造并非文化的传递,但不能完全否认文化的传递。因此,在传递文化的基础上将文化进行再创造或改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邓肯的舞蹈理念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情感上有引领作用,在实践上有指导价值。舞蹈理念结合教学概念分析在舞蹈视角下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启示,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为舞蹈领域的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

猜你喜欢
灵肉邓肯个性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道连·葛雷的画像》:灵肉斗争中的道德精神
北方文学(2019年35期)2019-12-24 09:02:00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二)“邓肯号”远航
杨抱槐
伊犁河(2019年2期)2019-06-10 09:38:59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存在与超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骆驼祥子》的艺术比较
世界家苑(2018年1期)2018-04-27 11:42:06
灵与肉的迷离恍惚
“现代舞之母”邓肯的爱情传奇
世界文化(2018年4期)2018-03-28 06:04:10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蒂姆·邓肯里程碑
NBA特刊(2016年8期)2016-11-28 08: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