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适,喻智健,王志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人阶级政党,开启了民族解放与国家富强的百年征程。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给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中国革命翻开全新的篇章,中国社会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从1921年到2021年,时间的长河跨越了百年,在党的带领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历来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生死存亡。自党诞生之日起,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就一直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基础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和“蓄水池”。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各不相同,但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党历来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纵观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而不断走向胜利,后来的改革开放也是从农村率先取得突破,全面小康的顺利实现离不开脱贫攻坚的胜利实施,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离不开乡村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三农”工作总方针,把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在百年奋斗的征程中,党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规划,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辛实践,农民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农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业经济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的根本纲领,是党制定农业领域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创新源泉。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挑战,党的农业经济思想孕育并逐渐成熟,在嬗变中升华,在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系统总结梳理党诞生以来农业经济思想的演进及其发展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根据时代特征、社会变迁、党的发展壮大以及主要工作任务的转变,可以将党的百年农业经济政策划分为七个历史阶段。
在建党初期与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尚处于弱小与稚嫩阶段,这一时期农业经济政策的主要特征有:一是吸收与继承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都曾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党农业经济思想的理论启蒙与创新源泉。李大钊等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指出 “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占很重要的位置”。(1)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新青年》1920年第7卷第2号。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我国第一本《共产党宣言》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对农民阶级的历史定位带入国内,认为其必将降落到无产阶级阵营,是对无产阶级的有机补充。(2)方红:《〈共产党宣言〉重要概念百年汉译及变迁》,《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著作大量输入国内,党内领导人的农业经济思想更多地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延续,对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尚缺乏较深刻的现实理解。
二是对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从建党到大革命失败,党的工作重心始终围绕城市展开。尽管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提出了“没收土地”的口号,但也仅是为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在工作纲领上把“领导工人阶级运动”作为中心工作,而对农民运动未做具体安排。1922年中共二大后,党开始更加重视农村农民问题。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经验,阐述了党正确认识农民运动的基本思路。瞿秋白、林伯渠等党的早期领导人也根据自己的实地调研结果提出了坚决支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3)(4)参见《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4页;林伯渠:《湖南的土地问题》,《中国农民》1927年第2卷第1期。
三是将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1927年4月,在北伐战争胜利前夕,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在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中,党的事业遭受到严重挫折。1927年8月,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决定将武装斗争方向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总结全国革命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论断,这也成为日后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道路。
四是不断完善土地改革路线与方针。党根据当时中国农业发展现实,因情制宜,不断修正党关于土地改革的政策和方法,从 “八七会议”制定的“没收土地及土地国有”到1928年6月中共六大更加严谨地指出“没收一切地主阶级土地”,党对土地改革路线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壮举,在长征途中,党仍然坚持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路线与艰苦自筹的经济供给办法,赢得了沿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信任与支持,顺利到达陕北,开创了新的革命根据地。
抗日与解放战争时期,党经历了12年的枪林弹雨与浴血奋战,在战争的洗礼中对农业经济政策进行了初步实践与调整,迎来了新中国胜利的曙光,其主要特征有:一是号召开展粮食大生产运动。1938年12月,毛泽东在抗大讲话时指出“要自己动手,自己种地”,强调用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危机问题。(5)参见《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01页。此后,各根据地都开展了大范围粮食生产运动。1940年,中央下发“生产自给”的政策指令,朱德结合延安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屯田政策”。1941年初的南泥湾原本是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经王震及其领导的359旅辛勤耕耘,到1944年底粮食种植面积已达26万多亩,(6)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南泥湾开荒志》,《当代陕西》2019年第15期。有效支撑了陕甘宁边区自给自足的粮食政策,保障了抗日部队的日常供给。
二是适当调整土地及其他农业政策。我党以打赢抗日战争为目标,结合维系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后制定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调整了原先制定好的土地分配政策,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直到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再根据《五四指示》调整了土地政策,该时期的政策可概括为“耕者有其田”。随后党中央在1947年7月召开的土地会议上,初步讨论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彻底废止全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些合理的土地政策均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并提高了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
三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饱受战乱困扰,农村劳动力锐减,进行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工具要素捉襟见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迫在眉睫。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1942年底,陕甘宁边区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农民互助合作组织。到1944年,边区半数以上的劳动力被组织了起来。解放战争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继续壮大,仅东北地区1949年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就达到411.8万多户,占比超过全部农户的65%,将春耕耗时缩短近15天,解放区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7)农业部农业处:《东北农村劳动互助概况》(1949年11月),载《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1-162页。
四是探索农村民主政权建设。抗战时期,党率领部队在敌后根据地建立统一战线政权,结束了旧政权的统治。这一时期的抗日民主政权主要按照党员、民主人士与开明绅士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原则选举建立临时参议会和政府机关,极大地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社会矛盾的变化与土地改革的实施,抗战时期政权制度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地主富农代表在一定程度上被排除出人民政府。土改完成后,解放区政权被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各级人民代表会议为各级人民政府最高权力机关,这种制度实际形成了日后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
五是实施军民兼顾、合理负担政策。抗战期间,有限的农民支付能力及落后的生产力难以满足长期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根据实际情况,中共中央采取兼顾军民利益的政策来解决根据地财政问题。解放战争时期,党仍然以抗战时期的“大仁政”政策作为执政基础,以取得军事斗争胜利为最终目标,同时也要照顾到人民生活水平。1947年3月召开的华北财政经济会议专门研究了农民负担问题,按照军民兼顾、公平合理、鼓励生产、节省开支的思想制定了经济政策。这些政策赢得了百姓的拥护与爱戴,为抗日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合作社,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党的农业经济政策主要特征有:一是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3月,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全会一致认为1927年以来根据敌强我弱的现实,党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这个战略方针被历史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会议指出当前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出现逆转,全国解放事业即将完成,党的工作重心也应该重新转向城市建设,实行由城市领导乡村的工作方式。这次工作重心的转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初步完成土地改革运动。随着1950年《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全国农村分阶段、分地区逐步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中国农民自古以来的“耕者有其田”理想成为现实,充分激发了亿万农民耕种劳作的热情。中国农业生产一改以往战乱中的萧条景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经过大规模开荒运动,全国耕地面积在1952年已超过16亿亩。(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52年全国农业生产回复时期基本统计资料》,人民铁道出版社,1952年,第2页。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土地制度改革实践,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得亿万农民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三是鼓励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土地改革政策的实施仍然没有改变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本质,仍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为此,1953年党中央决定对农业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大力倡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经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等三阶段演变,广大农民逐步走向农业集体化的道路。在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主义建设呈现良好开端。1953年至1957年,我国粮食作物总产量连年增长,农民收入也逐年增加,这对保障我国城乡社会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是初步统筹工农、城乡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工业初始资金短缺,国家需要调动更多的资源加速工业化进程,农业与农民在此过程中做出了部分牺牲。国家开始关注到工农产品“剪刀差”问题,采取各种措施,持续调整物价,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以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9)《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页。这些论述表明,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形成了关于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初步认识。
五是粮食销售实施统购统销。在工业化优先发展的目标导向下,城市人口也随着工业的发展不断增加,粮食供应形势日益严峻。为解决粮食短缺的尖锐矛盾,1953年10月中央根据陈云的建议,在全国粮食会议上宣布对粮食销售实施统购统销政策,后来,棉花、纱布和食油也逐步加入了这一政策范围。(10)参见《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03页。统购统销政策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在当时既解决了城市粮食紧缺问题,又保证了工业的快速发展。
在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探索,也曾出现重大偏差,给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冲击。这一时期党的农业经济政策主要特征有:一是过高制定农业增长指标。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良好开端。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片面强调发展速度,导致农业等领域的生产指标不断拔高,助长了虚报浮夸之风。全国各地农业生产迅速掀起“大跃进”浪潮,再叠加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中国农业发展遭受重大挫折。
二是过快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从1958年3月开始,党为了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加快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发动了以“一大二公”和“政社合一”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尽管在人民公社发展过程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很快察觉到一些“左”的错误,制定了调整方案与措施,但并未从根本上纠正“左倾”错误思想。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考虑到农村的现实状况,忽略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急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这种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是片面推广“农业学大寨”运动。受“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缓慢,山西省大寨生产队克服了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创造了粮食连续10年增长的奇迹。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以大寨为示范,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大生产运动。“文化大革命”后期又提出“普及大寨县”口号,大力推广大寨模式。“农业学大寨”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农业生产状况,但也滋生了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各地区不顾资源禀赋的差别一味模仿大寨,如某些平原地区也学大寨建造梯田,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四是动员城市居民下乡务农改造。考虑到进一步缩小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动了“五七干校”和“上山下乡”运动。在“五七干校”中,大批干部、知识分子从事体力劳动,在农村接受锻炼,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知识和人才浪费。面对城市粮食与工作岗位短缺的现实,青年学生被当作“再教育”的对象,上山下乡成为时代主流。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于祖国农村与边疆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但也失去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了国家人才的严重断层。
五是艰难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政治运动已经严重冲击到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1970年8月,为了解决政治运动对农业经济造成的破坏,国务院召开北方地区农业工作会议,重新提出农村工作需要继续遵循此前制定的“农业六十条”等政策,对农业与农村发展各领域提出了明确目标,(11)参见郑谦:《20世纪六七十年代坚持〈农业六十条〉的努力》,《北京党史》2020年第2期。这次会议是针对农业长期徘徊困境的初步调整,纠正了部分过“左”的政策,对改变“南粮北调”局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在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在重大挫折中有所增长,艰难维持社会和国民经济正常运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困扰农民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也迎来了改革的序幕。这一时期,党的农业经济政策主要特征有: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敢为人先的尝试到1982年中共中央《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公开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我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是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宝贵成果。从1982至1986年,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为农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政策动力。改革开放后的6年间,我国农业总产值翻了一番,全国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
二是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党中央于1985年就全面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行调整,宣布废止过去三十年实行的统购统销制度,转而推行以合同订购为主的政策。然而由于政策转变需要时间适应和完善,国内粮食价格曾经出现较大波动。198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大幅减产,农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12)刘亚邦、林桦:《对近年我国粮食生产徘徊原因的分析及对策选择》,《长白学刊》1989年第5期。中央政府也意识到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于1989至1991年间逐步提高农业生产补贴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使粮食产量在1990年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农产品市场机制初步建立。
三是改革农村“政社合一”体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前的人民公社制度弊端凸显,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出现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现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1983年,党中央对农村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初步建立乡镇一级的基层政权。到1985年,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基本完成政社分离和建立乡镇政府的改革工作。自此人民公社制度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同时,按照党政分设、政社分开的原则,县向乡镇设立大量派出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逐步完善,进一步巩固了农村基层政权。
四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年,党中央把原来公社创办的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同时鼓励农民创办家庭和联办的企业,自此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乡镇企业创办高峰。(13)王盛开、吴宇:《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与政策取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广大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也逐渐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农业、工商业、建筑业和运输业等都得到较好发展。中央在1985年、198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针对乡镇企业发展中遭遇的争议,出台了进一步支持乡镇企业做大做强的新政策,为乡镇企业创造了一个空前宽松的外部环境。乡镇企业迎来第二波发展浪潮,我国农业经济整体水平持续提高。
五是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党和国家开始着手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初,一部分富裕农村自发建立了社区型退休养老制度,迈出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第一步。从1991年开始,我国部分农村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到1992年底,全国有170个县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参保人数3 500多万人,积累养老保险资金10亿多元。(14)民政部:《199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1993年4月4日,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0801/200801150094279.shtml.
1992年是改革开放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南方谈话与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这一时期,党的农业经济政策特征主要有:一是建立市场经济农业经营制度。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国家正式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双层经营制度写入宪法,以法律形式为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制度,即在保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农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
二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逐渐深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是第一阶段,各地在放开粮食价格、实行经营市场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1998年开始是第二阶段,主要实行“四分开、一完善”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到2001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在销区取消农民的粮食定购任务,放开市场、放开粮价、放开经营。经过分阶段调整,我国粮食经济的运行效率提升,出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三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乡差距逐渐拉大。2003年,党中央决定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放在施政方针的首位,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时隔18年之后再次聚焦“三农”问题,强调尽快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新格局。此后,中国城乡关系不再割裂,走向了一条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四是确立“多予、少取、放活”方针。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针对农民增收缓慢、负担加重的问题,提出“坚持多予少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的政策思路,着手构建农业科学发展的战略。2002年1月,中央在原有四字方针中新增“放活”思想,赋予农民增收创业的自主权,形成了“多予、少取、放活”的农业经济发展理念。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092页。取消农业税具备了条件。此后,中国政府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最终于2006年废除了延续2 600多年的皇粮国税。
五是拓宽党内基层民主形式。1998年,四川省率先在全省所有行政村试点公推直选模式选举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湖南省会同县将选举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村党支部所有成员。公推直选选举方式在多个试点地区有序开展,有效缓解了选举当地的农村危机。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先前公推直选试点成效做出了充分肯定,明确提出:“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16)此后,公推直选模式逐渐成熟,成为全国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的主流选举方式。
六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在先前探索的基础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由起步逐渐发展壮大,覆盖面稳步提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工作要求。(1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0、30页。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引领下,以农村低保、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救助、农村五保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并得到长足发展。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民生关切得以逐步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稳中有进,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党的农业经济政策特征主要有:一是端牢14亿中国人的饭碗。习近平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多次强调抓好粮食生产,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把粮食安全问题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新高度,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七连丰”。(18)张正河:《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解析》,《人民论坛》2019年第32期。耕地问题与粮食安全战略息息相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是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必然要求。在耕地紧缺的背景下,高标准良田建设刻不容缓,2020年全国已建成8亿亩高标准良田,进一步提升了耕地质量,有效贯彻了“藏粮于地”战略。
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现代农业发展要走高效安全节约可持续道路,党的十九大继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农业品质和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国家农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方向。2020年,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19)韩长赋:《铸就新时代“三农”发展新辉煌》,《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0日。
三是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把扶贫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党的十九大以后,党中央又将脱贫攻坚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一道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20年11月底,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农村累计减贫超过9 000万人,成功解决了困扰中国人民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四是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2020年底,已有2亿多农户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取得重大进展,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启动实施。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从2017年开始开展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到2020年底已有6亿多人集体成员身份得到确认。党在农村集体产权、农业经营、农业支持保护、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方面持续发力,初步建立起农村改革的基本框架。
五是实现全面小康宏伟蓝图。要想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首先补齐农业与农村这一发展短板。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农业与农村短板的补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农民群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机力量,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彰显了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为下一个百年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里程碑。
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为未来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举旗定向。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出台,宣告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为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实推进,2018年国务院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的有序推开创造了环境基础。截至2020年9月,农村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5%,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覆盖率超过90%,方案目标任务基本完成。(20)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培训班在江西横峰举办》,2020年9月29日,http://www.shsys.moa.gov.cn/gzdt/202009/t20200929_6353595.htm.党的“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承上启下的又一历史性转变。
过去百年间,党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既取得辉煌的成就,也走过弯路,从建党初期的理论探索到长期革命战争的艰难历程,再到取得政权后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不同历史阶段党采取的农业经济政策各不相同,但其中深刻的思想脉络却是厚重而持久的。纵览百年史实,以下八大农业经济思想是贯穿始终的精神魂魄。
从弱小到发展壮大,实事求是一直是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思想武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将土地革命作为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党也适时对地主阶级采取了团结的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经济政策重点转向土地改革,实行“两没收一保护”。这些政策的调整充分尊重当时的国情党情,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经济政策由于过分强调“一大二公”和受极左思想的影响而走上弯路。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带头做检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了拨乱反正,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我国广大农村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党的十八大以后,党立足“三农”国情,把消除绝对贫困作为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
在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农业经济工作紧紧服从于党和国家的历史大局,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时期亦如此,必要时也必须牺牲局部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强大战斗力和凝聚力。若本位主义盛行,过多强调部门和地区利益,资源的优化配置就难以实现,党在长期战争和国家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就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充实了工业的原始发展资金,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固化,广大农民为了国家的工业化做出巨大牺牲。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开始采取价格和收储等政策对农民利益进行补贴,实行千年的农业税被取消,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平衡发展,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党的农业经济政策既重视顶层设计,也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在实践中从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故步自封,而是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纳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持续的理论创新和探索,党对“三农”工作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创造性地提出了针对不同发展时期出现的新问题的解决方法,逐渐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中国农业经济理论和“三农”思想。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开始崭露头角,邓小平曾把其称作是农村改革中“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并且积极支持、鼓励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21)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8页。转基因技术虽然存在争议,但在某些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党和政府加大科普力度,审慎而又积极地推动其在国内的科研与应用,其中转基因棉花具有抗棉铃虫和高产的特点,在国内已广泛生产使用。我国农产品标准比较偏重国内市场,造成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严重脱节。21世纪以来,国家逐渐加快食品领域标准制定的国际化程度,吸收西方值得借鉴的思想与做法,大大提高了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的符合程度。
百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农业是立国之本,“三农”工作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战争年代,党就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军粮供应,把它当作关系全局的头等大事来抓。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党在根据地内发动军队屯田,鼓励群众生产,主要开展农业生产,力争实现粮食自给。新中国成立以后,粮食安全一直是党和国家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粮食减产导致大量非自然死亡,让老百姓吃饱饭,成为相当一段时间内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也起步于农村,多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于“三农”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并强调“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22)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3)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59、660、660页。
实现农业现代化一直是党发展农业的主要抓手和目标。在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确定“党在农业问题的基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并提出“特别要注意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2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年, 第655页。邓小平更是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从传统向现代化农业生产转型,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使我国整体水稻产量提高了20%,增产的粮食每年可以解决7 000万人的温饱问题。我国蔬菜产量供不应求的问题也在农业技术提高后得以改善,现在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得到推广,使蔬菜供应不足、不均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以前我国的科学技术落后,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天时地利,但现在我国在农业领域的科技投入增多,技术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这些都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收入。农业的现代化不仅仅是通过科学技术和机械的广泛应用实现的生产现代化,还包括生产关系的调整进而改变生产经营主体的现代化,从土地的“一大二公”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三权分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百年来,党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在“三农”工作中。新中国成立以前,党带领广大农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让农民翻身解放做主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增长,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26)《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日报》2015年5月2日。并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7)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一直以来,农民这一群体都蕴藏着无尽的创造力,他们的创造精神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向前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此,乡镇企业亦如此。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绝不仅仅是让农民吃饱饭那么简单,还要提高他们的医疗健康水平、生活环境以及民主权利等方面。20世纪50年代,面对“瘟神”血吸虫病的严重危害,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亲自领导和部署消灭血吸虫病的斗争,并取得重大胜利。新农合实施以来,国家财政补贴水平逐年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看不起病”的状况,农民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不到40岁提高到现在的70多岁。截至2020年1月,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404万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车比率均接近百分之百,极大拓展了农民生存空间和生活范围。(28)《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04万公里》,《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8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百年来,农民一直是占中国人口比例最多的群体,但新中国成立前,广大农民长期遭受封建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和连绵战乱的反复摧残,生活十分贫困艰难。正是党领导农民进行革命和建设,逐步解决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并逐步奔向小康。百年来,党一直高度重视农民利益的保障,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进行利益调整和宏观调控。土地是农民千百年来的最大牵挂和利益所在,从土地革命到之后的各种土地政策,党使农民逐步拥有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公平的土地权利,也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别和收入差别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通过免除农业税、农产品价格保护和补贴政策等,向实现共同富裕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29)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1年第9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和消灭绝对贫困问题,他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83页。
党着眼于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重视政策的长期影响和效果,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华民族永续繁荣。抗日战争时期,党主动将土地政策由“没收地主土地”改为“减租减息”,以联合各方统一战线实现共同抗日。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经济落后,百业凋零,物资奇缺,毛泽东认真分析新疆形势,借鉴历史经验,在新疆大规模进行屯垦戍边。同时,在北大荒等条件极为恶劣的地方组织大规模垦荒,将荒地变成农田,增加了广阔的耕地面积,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消费需要。除了粮食生产以外,环境保护也是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上,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力度,累计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4 240万亩,持续拓展国土生态空间,持续改善生态状况。(31)《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实施》,《人民日报》2015年1月6日。针对长江流域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指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2021年起长江进入十年全面禁渔期,确保中华民族子孙万代永续发展。
光阴荏苒,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其深邃而伟大的农业经济思想彻底改变了中国农村和农民的面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展望下一个百年,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农业经济思想必将进一步发展和成熟,缔造更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辉煌,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关口,我们提出以下六大展望。
土地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之一,土地可以说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素。要建设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没有一个清晰的土地权属关系是很难想像的,也是缺乏微观基础的。历史一再证明,只有更清晰的土地产权关系,才能更进一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202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全面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这是盘活农村、激活农村蛰伏发展潜能的关键。集体土地入市,从法律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现状,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将促进农地流转,使土地更多集中于更有效率的生产经营者手中,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我国农村人口建设用地(即宅基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三倍多,通过入市化改革,让进城落户的人有偿退出宅基地,退出的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利用,比如经营民宿、创建休闲农场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全面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但需注意的是,对于失地农民,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保兜底,确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建立更加清晰的土地权属关系,明确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条件与内在动力,促进城乡融合,实现农民富裕。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快速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中国农村整体生存和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破坏。我国农村面貌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脏乱差仍然是很多农村的真实写照,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严峻,出现大量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问题,他所提出的“两山理论”,为中国未来的农村环境整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全党全社会都切实加大环保力度,让中国的农村充满绿色,变成全国人民的美丽家园。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要兼顾农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要推进农村整体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美丽乡村为目的,加强立法,划定乡村发展的环保高压线,部署农村发展整体蓝图,构建绿色美丽开放共享的美好乡村,推进农村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乡村的农业生态环境、农耕文化、乡村风貌和田园景观等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重要基础,鼓励农业新产业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32)叶兴庆、程郁、赵俊超、宁夏:《“十四五”时期的乡村振兴:趋势判断、总体思路与保障机制》,《农村经济》2020年第9期。只有乡村美了,才能留住乡愁。未来的乡村一定是现代化、价值多元化、绿色美丽的乡村。
农村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单一发展,而是以经济为基础,实现医疗、养老、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让农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和社会保障的兜底保护,使农民能够从容享受生活的乐趣。经过百年的奋斗,虽然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整体的小康,消灭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依旧大量存在,让农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依旧任重道远。作为相对弱势群体,农民依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持续增收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要围绕缩小城乡和乡村内部阶层差距,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农民在享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仍有巨大差距,要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农民失业保险和养老体系,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在医疗卫生上,提高新农合保障标准,健全城乡医保一体化体制机制,解决医疗资源向城市过度倾斜的现状,促进乡村城市医疗资源平衡发展。也要加大教育支农和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提高获取更高收入和过有尊严的生活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人口,实现了粮食供给的“紧平衡”,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食物的需求经历了由量到质的转变,十分注重舌尖上的安全,但食品安全事件仍然时有发生,例如“毒奶粉”“毒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对食品加大检验检疫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和标准化流程的工作日益紧迫。要通过高标准、强制度、严监管等举措,倒逼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促进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比肩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建立强制性的农产品产地合格证和可追溯证明制度,提高食品市场准入条件,借助新兴信息科技加强食品安全预警。以推进“长牙齿”的法律强制力为保障,对违规掺假造假的不良商家和农产品生产者加大惩罚力度,打造不敢、不能、不想的“三不”食品生产新形势。努力开发风味好、营养高的新型食品,从产量导向全面转向品质导向,着力提升食品附加值,创造农产品额外价值,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依托深厚文化底蕴,打造品牌形象,在弘扬中发展,继承中创新,发扬中提质。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率得到大幅提高,但农业生产仍然是最为辛苦的工作之一,加上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作业风险较大,作物药害残留超标,既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也对施药者身体产生危害。此外,农业的规模生产经营程度较低以及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带来我国农业生产成本远高于国际水平,同时国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使良种的“卡脖子”问题日益凸显,极大地威胁国内粮食安全。良种技术可以称作农业生产的“芯片”,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农业整体科技化水平。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使中国农业进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农业生产时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培养科研核心人才,加大“卡脖子”技术研发,培养高水平农技推广队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完成从学校到田野、从企业到乡间的科技转化。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引入高科技农机,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未来农业生产将全面实现无人工作,土地集约规模化生产,依靠机械和智能化机器完成耕种收全程。依靠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运用农业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对农产品生产进行科学判断,标准化生产操作流程,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土地多空间使用。
乡村治,社会安,国家稳。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基础单元与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乡村治理依然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包括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和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并且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利益格局发生的深刻调整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必须大力提高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村民法治水平和参政热情,提升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促进基层民主自治,实现农村治理结构转型,促进自治、法治、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有机融合。在众多乡村治理的典范中,以宁波象山的“村民说事”最为突出。象山的乡村治理模式包括四大流程,即“说、议、办、评”,成功缩短了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距离,使农村基层治理关系更为扁平。这样一个囊括民意收集、共同办事、科学决策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乡村治理模式,因其治理效果显著,已被推广到宁波市其他地区,并且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有助于建立和谐文明的乡村风气。宁波象山的“村民说事”制度既是一项农村基层民主的成功实践,也是基层民主形式的积极创新,可以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