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岳琳 席宾 阎阳 赵一锋 王婷婷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7.8℃,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寒冷漫长,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高温炎热,雨热同季,秋季晴朗冷暖适中,全年降水量偏少,大多集中在夏季。根据相关建筑设计要求,日均温在5℃以下天数在145d以上属于严寒地区,张家口市冬季气温范围约在-10℃-0℃之间,供暖时间从每年冬天11月至次年3月共维持5个月时间,属于我国寒冷地带,在体育馆等大型建筑的设计上,需要满足冬季保温的需求。
就目前张家口市体育服务情况来看,市辖六区十县,全市总人口487.32万人,现有体育场馆5003个,总面积7758033万平方米,其中,由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军队系统和其他系统管理的体育场馆分别占7.33%、30.1%、13.9%和48.67%。每万人拥有11.4个体育场地,人均场地面积约为1.75m2/人,周边区县每万人占体育场地稍多于市内三区,而室内外体育设施情况,则是市内三区室内设施较丰富,但室外设施不如其余区县。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万人口拥有体育场地及室内外体育设施等数据来看,均较2013年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有了明显提高。但在目前冬奥会申办成功的前提下,需增加更多的室内外运动场地和设施,以满足人口数量增加的需要,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空间布局。
大型体育馆属于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包括各种体育设施和附属功能用房,专门用于体育训练、比赛或大型活动的举办,满足大众体育消费需求,兼顾公益性和经营性。其空间布局的设置是建立在体育馆本身的功能特点和发展水平上的,不仅适合于大型赛事的举办,也能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1]。
体育馆的规划布局需要遵循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首先,在选址时,就应该对城市的总体规划有详细的把握,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以便保证场馆的正常使用和后期运行,实现体育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城市区域对人口、信息、经济都有较大吸引力,由于有一定的空间局限性,其承载力也有限。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会对城市区域带来较大压力,需要通过拓展空间以及优化空间结构来满足发展的需要。可以将体育馆投放在开发区域以拓展城市空间,并通过体育场馆的合理布局来吸引周围相关产业聚集,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就张家口市而言,市区内人口密度大,崇礼、张北与宣化等县区体育资源丰富,均有利于大型体育馆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张家界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可再生资源丰富,体育馆的兴建有利于为城市建设增添色彩,就市区交通规划来看,可在张北草原、中都草原等市郊地带建设马术体育馆,或者体育产业开发区,打造一条体育产业链,在提升城市气质的同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张家口市属于我国的寒冷地带,其整体空间布局也应与之相符,需结合地域特征,和当地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寒冷地区的建筑应体现敦厚结实的特征,其墙体颜色、装饰都应和当地文化相结合,而顺应寒地建筑“语境”,巧妙利用气候和建筑之间的矛盾,也会自然生成既完美地融合逻辑和美学,又极具个性的建筑形态。如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市主场馆的前期设计方案,以分散布局的形式,既体现了不同功能场馆的独立性,又体现了整体场馆区的宏伟和统一。在场馆内部空间设计中,应注重减容增效、表皮应变、防风用风、合理用光等原则,以做到对寒冷气候“防”“用”结合,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降低场馆部分空间高度,减少空间体积,有利于减少场馆内部热量损耗;厚实、封闭的建筑表皮,如双层可调节式外墙构造,可减少场馆内外的热交换;北向封闭、南向开敞的设计,可起到冬季防风排雪、夏季降温的效果;体育馆建筑空间巨大,采光天窗的设置能在节能的基础上增加室内光线。其他如设置气候缓冲区,提高馆内热稳定性,太阳能、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等,也是改善气候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体育馆除了承办各类赛事和大型活动外,大部分时间应作为训练和居民的休闲健身场所而存在,这就需要在进行空间布局时考虑到其后期实用性,能满足大部分居民对健身锻炼的需求,使他们能享受到完善的场馆服务。既往研究认为,大型体育馆选址应综合市民日常、周末、长假三个生活圈特点,建立在大多数人能方便快捷到达的地点,以保证其体育服务作用的发挥。内部主体空间主要包括比赛场地、训练场地和坐席区,担负市民观看比赛、健身训练等职责。比赛厅的设计一般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平面形状,方形设计视线良好,但会造成空间浪费,圆形设计空间感较好,但会造成坐席空间浪费,不同的平面形状各有优劣,需要结合场馆具体位置、功能来确定。体育馆场地尺寸一般选择篮球场地尺寸(24m×36m),坐席数量一般为3000-6000席,可根据具体活动要求增加活动坐席。使用场地的高度应根据具体运动项目决定,如排球需13m,网球需15m,不承担具体功能处的屋顶可局部降低,以减少馆内总体积。除了馆内空间设计达到市民观赛、健身的要求,其周边还需要合理设置餐饮、商业、休闲娱乐区,使周边区和场馆区之间形成互补,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虽然借着冬奥会的契机,张家口市大型体育场馆的兴建成为刚需,但在设计时仍需要对其功能定位进行准确把握,以提高后期利用率,增进经营管理效率,真正做到以体育产业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大型赛事往往是综合性、涉及多种项目的,为满足赛事需求,大型体育馆应能同时进行多项比赛,适应多种比赛的功能需求。体育馆在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其所需要承担的具体赛事需要,应根据赛事特点进行具体功能区的新建或改造。由于大型赛事的短期性,若仅仅为满足特定赛事,可能会造成后期的浪费。体育馆需同时满足大型比赛结束后其他体育竞技活动的需要,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比赛需求。除了各类赛事,在赛后场馆使用中,大部分时间应该还体育馆于人民,体现它的大众体育功能。广大民众更加频繁地日常健身锻炼,会大大提高体育馆的后期利用率,降低因空置而提高的维护成本。其他像大型演唱会、招聘会以及展览,也可以选择体育馆,提高增加场馆的后期使用率。因此,强调场馆的复合化设计,有利于提高后期的综合利用。
就体育场馆在赛事承办和大众体育等功能而言,本身即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经济性。一般来说,政府投资兴建体育馆,资金主要来源于市民纳税,相当于市民所有、政府管理,其公益性是政府需履行的基本职责之一。在考虑市民利益的前提下,突出公益性,让民众能公平享用场馆,才能最大化实现体育场馆的价值。但场馆日常管理、维护均需要资金投入,仅依靠政府财政支出,很难维持正常的场馆服务。在运营中,必然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的问题,尽可能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在经济性的指导下获得经营效益,进而获得维持场馆持续运行和维护的资本,以降低政府投资负担,并更好地实现公益性。
大型体育馆占地面积较大,直接被列入城市规划中,也是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整体形象而言,体育馆不仅承载着体育事业,还是城市的重要景观之一,甚至可能成为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在设计时,体育馆外观需融入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符合城市的整体风格,还应以自身设计来突显城市形象。同时,需在理念中融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的社会发展观,从源头上避免资源浪费,注重环境保护,成为优化社会风气的标志,提升城市文明形象[2]。
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张家口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大型体育馆建设方面,需结合张家口城市地理环境、体育服务情况,综合体育馆功能定位,完善体育馆空间布局,以提高后期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体育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