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艳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众所周知,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就好比砖头在盖房子中所起的作用。没有词汇做基础,不要说高难度的翻译和写作,就连最基本的表达都难以完成。而英语词汇中存在着诸如一词多义、多词性、多变形等复杂的语言现象,这就给词汇教学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必须讲求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大多数老师采用的依然是带读单词、讲解词性词义、讲解用法和例句这样的单一模式,课堂依然是教师中心,学生只能边听边记;大学英语无论使用何种教材,按照这样的词汇教学步骤至少要花上一堂课的时间然而收效甚微。除了单词表中的单词外,大多数教师还会对课文中出现的其他重要单词进行讲解,虽然有课文的语境,学生能够主动运用的机会还是很少。因此,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学生前面记,后面忘,记了很多却发现自己能用的很少。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反过来也不利于英语教学的开展。笔者针对这个教学现状,探讨了几种常见的词汇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大学英语课堂的词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英语单词使用构词法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懂得构词法的基本知识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快速记住同词根的多个单词,也能够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但现实情况是,虽然在初高中阶段就接触过构词法,多数学生到了大学阶段依然对它没有一个总体的、清晰的概念和认识,导致有些单词只是变了形却认不出来。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进行词汇教学时给学生清楚地讲解构词法,并结合具体的单词举例,加深学生的认知[1]。常见的构词法有派生法、转化法、合成法、混合法、截短法等,本文以前三种最常用的构词法为例。
(一)派生法,即在词根前面加前缀或在词根后面加后缀构成一个与原单词意义相近或截然相反的新词。这是英语词汇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构词法,教师有必要将常见的前后缀给学生做一个梳理[2]。例如able,accessible,like再加上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un-,in-,dis-之后意思完全相反,学生掌握了这些常见的前缀很容易判断出unable,inaccessible,dislike的意义。而英语后缀通常会改变一个单词的词性,例如构成名词的后缀-ment,-ence,-tion等,构成形容词的后缀-able,-ful,-ous,-less等,构成动词的后缀-en,-ize,-fy等。学生掌握常见的前后缀能够迅速扩充词汇量,也有利于建立前后知识的联系。
(二)转化法,即英语汇中,有很多单词是一词多性。有的名词可作动词,有的形容词可作副词或动词,这种把一种词性用作另一种词性而词义不变的方法叫作转化法。以value为例,在increase in value中,它是名词“价值”;但是在句子The property has been valued at over $2 million.中,它则是动词“给……估价”。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内外多积累此类词汇,遇到旧单词新词性、新词意的时候学会灵活变通。
(三)合成法,顾名思义,将不同的单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单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合成词中的两个单词各自的意思猜测新单词的词义。例如painkiller由pain和killer两个单词组成,分别是“疼痛”和“杀手”的意思,因此可以大胆猜测是表示“止痛药”。English-speaking,poverty-stricken,typewriter,overthrow等等都是常见的合成词。教师在讲解合成词时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适当的提示,慢慢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找出合成词并大胆猜测词义[3]。
英语词汇的学习仅仅靠课本是肯定不够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课本由于编写时间、编者自身能力水平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仅仅依靠课本,学生无法将课本上所学的词汇进行很好的运用。因此,教师应该先从自身做起,多渠道涉猎英文素材,扩大自己的眼界,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将课本内外的知识融会贯通,在举例的时候信手拈来。教师不断用这样的理念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课外多看英语类的文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双语文章),多看英语视频(诸如英语演讲、英文电影电视剧等),鼓励喜欢唱歌的同学唱英文歌,为喜欢的英语片段配音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积累丰富词汇的途径。教师还可以用presentation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分享自己课外学到的新的词汇,这样能够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和提升他们的自信,让课外的英语词汇积累成为生活学习的日常。
传统的英语学习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也就容易形成“前记后忘”的尴尬局面,非常容易打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有必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主体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鼓励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师可以将相关词汇的语音、语义、用法等通过微课的方式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提前预习词汇。对于基础相对好的同学,可以直接通过课后的词汇题来检测自己的预习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学生第一次预习词汇时应该给以详细的说明和指导,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该如何预习,避免盲目性和无效性[4]。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先思考一个单词有无派生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等,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对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非常重要。比如nervousness这个单词,学生应该能够自己看出它的词根是形容词nervous,加-ness这个后缀变得名词。学习能力更强点的学生可能会联想其他以-ness结尾的名词,比如happiness,illness,tiredness等。
第二,课上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语言教学活动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包括看卡片识单词、纵横字谜、选词填空等等。丰富多变的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单词的学习变得不再枯燥。教师还可以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关于词汇的presentation。学生将自己对词汇的理解、课外查找的有趣资源、词汇的派生词等等用presentation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也能增强学生词汇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指导和监测学生的课后复习和巩固,复习不仅仅是对词汇的简单记忆,而应该升华到应用的阶段。教师可以依托教材的课后习题,同时补充一些关于重点词汇的翻译和写作,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词汇学习的应用能力[5]。同时也鼓励学生成立互助小组,大学英语班级通常由于人数较多使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位学生,因此学生之间的互相督促、互相学习是教师课堂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
英语词汇的学习若是只遵循单一的教学模式,肯定难免陷入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枯燥的境地。因此,教师从增加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入手也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词汇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使用丰富的图片、实物、音频、视频资源等来增强词汇学习的趣味性。这需要教师平时广泛涉猎,多做积累,在需要用到相关资源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例如在教accompany这个单词的时候,除了基本的语音语义的讲解,可以选取一张关于陪伴的图片,让学生建立图片与单词的联系,更容易将单词记住。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将一系列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抢答对应的词汇,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课堂活动。同时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图片、音视频等资源的使用需要注意适当适量,切不可喧宾夺主[6]。
第二,英语中有很多丰富的谚语、绕口令、笑话、谜语等,恰到好处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词汇。例如教师在讲spill这个单词时介绍谚语Don’t cry over the spilt milk;同时让学生推测谚语的意义,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老师讲完spill意义之后是可以猜测出来的。在讲cannery时,介绍词根can的意义和用法,同时写出Can you can a can as a canner can can a can? 绕口令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并说出其意义,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三,采用形式多样的词汇复习方式和手段。除了大家经常使用的听、写来检测学生的记忆之外,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部成员互相检查,这样的方式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良好沟通和共同进步。还可以使用的方式是“一人表演其他人猜”,由一个学生口头描述或是辅助肢体表演,班上其他的学生猜测出词汇;如果没有人猜出来,则换另外一位同学表演。总之,教师可以使用多变的形式来丰富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大学英语词汇的教学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构词法教学、多渠道涉猎英语课外资源、形成“学生主体”的学习模式和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等几方面的探讨,希望引起大学英语教师对词汇教学的重视,以及给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提升词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