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斌:一名农技人的“三农”情怀

2021-11-27 00:44吴红亮
电脑迷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孢菇万盛开区

吴红亮

万盛经开区科协

宋晓斌是万盛经开区丛林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年轻农技人员,2016年从西南大学研究生毕业,2018年作为万盛经开区引进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分配到丛林镇工作,从此与农技结下了不解之缘。

宋晓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时刻谨记“伟大时代赋予当代青年更多的机遇与梦想”的教导,把广袤的农村作为施展抱负的大舞台,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用好用活自己所学的知识。他说,只要心中充满对“三农”工作的激情,什么时候服务群众都不晚,那年他正好28岁。

不断更新农技知识储备

学习是每个人进步的永恒课题,研究生毕业的宋晓斌更是深谙其理。到丛林镇工作后,宋晓斌没有因为自己学历高而骄傲自满,而是积极主动与领导、同事沟通交流,向同事学、向前辈学,尽快找准工作切入点。

他常说,时间不等人,工作日变日新,时时需要学习,处处存在挑战,把学到的农技知识转化为基层农技实践并非易事。因此,宋晓斌把更新知识储备作为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镇领导和同事被宋晓斌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在工作生活中只要宋晓斌遇到问题和有需求,大家都积极给予帮助,及时为他解疑答惑。

到丛林镇工作后,宋晓斌十分珍惜岗位培训。他先后参加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作培训会、区农技推广培训等,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他说,千万别小看这些业务知识培训,要把农业知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还真需要这些培训来“牵线搭桥”和“穿针引线”。

助推食用菌特色农业发展

丛林镇曾是“三线”建设重镇,随着国企搬迁、煤矿关闭,丛林镇的发展也在不断转型探索中。近年来,丛林镇实施“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引进了华绿生物等大型企业来镇办厂,让这个曾经的工矿重镇又逐渐恢复了生机活力。

宋晓斌深知组织分配他到镇里工作就是要发挥所学专长,用自己的农学知识助推全镇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他主动加强与部门、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先后与区农林局、规划公司实地调研全镇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编制《万盛经开区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依托镇域内两大食用菌龙头企业的科技技术支撑,多次组织镇内农户参加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对于一些只想依靠老方法种植食用菌的农户,宋晓斌更是鼓励农户相信科学、依靠农业科技增收。这些措施提高了农户菌包制作技术,引导农户逐步转向现代化农业生产。

为及时了解农户食用菌种植情况,宋晓斌和同事们分组逐户摸排调查,了解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现状、发展需求及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他牵头加强与农林局、科技局、科协的沟通交流,先后3 次邀请西南大学食用菌专家到农户基地现场指导,推广2项新技术、1个新品种。

丛林镇有2家食用菌工厂每年产出8万t菌渣,如何处理成了棘手的问题。为此,宋晓斌先后到山东、江苏等食用菌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学习考察,邀请市农科院和西南大学专家教授实地论证,最后拿出了菌渣变废为宝的可行性方案,推动丛林镇发展金针菇废菌渣种植双孢菇项目。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丛林镇成功建成10 000 m2双孢菇种植示范基地,并于2019年12月正式播种。

2020年2月13日,丛林镇生产出的双孢菇成功出菇采收并上市销售,每平方米产量达到预期。该项目带动了9 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同时为全镇废菌渣处理找到了一条解决途径,为后期双孢菇工厂化发展积累了种植经验。

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农技人实现人生价值、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宋晓斌积极投身全镇的产业扶贫工作,每月定期入户对群众进行农技指导。近两年来,他先后深入100余户群众家中开展谈心走访,了解群众需求,进行农技指导,不仅提升了群众种植技术,还增强了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致富的信心。

宋晓斌说:“农技人不仅要懂技术,还要熟悉农业产业链的全过程。”为此,宋晓斌在做好农技服务的同时,还主动帮助群众推广农产品和开展网络带货活动。针对扶贫效益明显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全国扶贫产品认定,推动产品进入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截至目前,共帮助全镇13家业主成功申请扶贫产品,各类产品总产值超过3亿元。

猜你喜欢
双孢菇万盛开区
减振包装对双孢菇采后贮运品质的影响
吹响“冲锋号” 按下“快进键”——宁乡经开区深入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活动
京津携手推出国家级经开区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双孢菇饼干的生产工艺
湘潭经开区三所学校开工建设
万盛首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投用
重庆万盛:不动声色发展“体育+”
山西实现双孢菇出口零突破
赶着时间卖的双孢菇
重庆万盛城市发展历史阶段分析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