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雁
(天津市民族文化宫,天津 300000)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群众文化也进一步发展。群众文化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上,以服务群众、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为目的的一种文化形式。胡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代表,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民间非常流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群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发展胡群文化,探索多元化发展方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针对此,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把握胡琴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推动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自古以来,文化与音乐就是相得益彰的存在。文化能够让音乐表现出更加深刻的内涵,音乐又能够通过特殊的艺术形式丰富文化的内容。基于此,将胡琴艺术融入到群众文化当地群众来说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第一,胡琴艺术在音乐层面的价值,能够通过情感熏陶对群众形成教育。在群众文化中,胡琴艺术的展现不仅仅是单一的作品,其中也包含了当代精神与风貌的内容,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被作品思想和主题所影响和感化,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从而促进群众的情感的升华、思想的进步。
第二,将胡琴艺术融入群众文化中,对于传统乐器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起到了不可轻视的现实作用。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大众娱乐形式越来越多,胡琴艺术逐渐受到冷落。而群众的参与,可以让这种民间艺术形态重新焕发生机,提升群众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
娱乐性作为音乐活动的最基本属性之一,从群众的精神需求来看,通过各种音乐形式获得娱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目的。也正因为这样,群众作为文化的组织者和传播者,乐于投入到各种文化活动当中来,评析和鉴赏多元文化形式,参与自己喜好的文化活动,满足自己的文化娱乐需求。基于此,胡琴艺术的引入也体现了娱乐的功能。群众在参与胡琴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既能得到丰富的精神娱乐,又可以得到缓解疲劳的机会,由此可见,音乐活动的功能属性决定了,参加积极向上的音乐活动可以丰富群众的生活趣味,活跃群众的业余生活。而胡琴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也契合了群众娱乐的需要,为群众创造了更加高雅的娱乐方式。
在群众文化中,音乐活动具有审美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随着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音乐活动逐渐走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音乐活动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群众精神的熏陶和培养,也体现在商业价值层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群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胡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代表,广泛的群众基础,让其在商业层面也展现出一定的价值。通过将胡琴艺术融入到群众文化,可以吸引市场上更多的资源投入胡琴艺术的开发,促进传统作品的整理和创新,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此外,围绕群众性的胡琴艺术活动也可以有其他产业形式相结合,带动产业经济的发展。
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是音乐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群众在欣赏胡琴艺术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精神的熏陶和审美的引导,在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真实情感,欣赏的心理由感性转变为理性,从而达到提升审美品位的目的。
例如某地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为群众呈现了二胡齐奏《新赛马》,这首作品是在著名二胡曲《赛马》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作,改编后的乐曲整体更加饱满,也更为动感与激情。群众在二胡弹奏中能够感受到气宇轩昂的骑手、奔腾嘶鸣的骏马等画面,进而体会二胡艺术的历史积淀和艺术潜力,在作品欣赏中提升了审美情趣。总之胡琴艺术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在群众文化中渗透胡琴艺术,能够对群众的道德进行感染和引导,激发群众对美的向往,对提升其审美品位具有积极作用。
胡琴艺术作为根植于我国民族文化土壤,吸收着民族文化肥沃的养料,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例如二胡曲《兰花花叙曲》以二胡特有的表现力更加丰富了“兰花花”这个人物音乐形象;《满江红》根据岳飞的诗词创作而成,融合了扬琴音乐与昆曲,形成了深情激越、慷慨悲壮的音乐主题,它具有历史题材所需的古朴色彩,又充分利用了民间的丰富养料。在群众文化发展中,胡琴艺术的融入,能够激发创作者的热情,并汲取群众的智慧,促使胡琴艺术家不断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同时在艺术形式上不断的革新,推动胡琴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群众参加各类文化活动,促进了居民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而这也是当地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将胡琴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融入到群众文化,可以让群众通过音乐活动增加情感沟通和交流,并根据共同的爱好聚合起来,推进人际关系协调发展。例如相关部门在胡琴文化宣传中搭建平台,组织集体的音乐活动,如独奏、合奏等等,加强群众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他们通过音乐的舞台提高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进而营造团结凝聚的气象,凝聚了群众的民族情感,提高群众的民族认同。
艺术从群众中来自然也要回到群众当中,胡琴艺术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基础,因此,利用群众对胡琴文化的需求,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则是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相关部门应认识到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明确群众文化建设的目的,以不断推动胡琴文化的渗透和创新。例如胡琴艺术的推广中,艺术工作者应该以群众为主体,为他们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调动他们学习胡琴的主动性;此外,还应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获取群众的反馈意见,了解群众对胡琴艺术作品的需要,并推动作品的创新制作,组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增加群众对艺术工作的满意程度。
在融媒体时代,各个新媒体平台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也更加方便。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倾向于线上活动,通过观看直播、刷短视频等方式,接触艺术,丰富精神生活。针对此,相关部门在推动胡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选择多种媒体平台,让胡琴艺术走进群众,丰富群众的了解,提升群众的认识,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学习。例如《二泉映月》、《赛马》等等都是群众广为熟知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的演绎能够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在文化宣传中,相关部门可以整合线上线下渠道,组织直播活动,吸引群众关注,让胡琴艺术在群众中获得更多的认可。
胡琴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乐器,它在漫长的历史中吸收着民族文化的养料和精髓,并在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演绎风格。当前,各地区群众文化的发展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一种艺术形式的“火爆”,能够让其在不同地区迅速传播,并逐渐失去地方文化的特色。针对此,胡琴文化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应坚持多元化的基本原则,根据地方文化特色,打造个性化的文化形式。例如陕北民歌、东北民歌、江浙民歌可以利用胡琴加以演奏,形成充满特色的艺术形式,让当地群众在熟悉的音乐氛围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丰富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养。
胡琴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发展需要扎实的群众基础,而让群众获得了解、学习胡琴艺术的机会,则是奠定群众基础的重要方式。例如某社区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传承中国传统技艺,为热爱二胡的居民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组织二胡培训交流会。在交流会上,二胡专业老师,从二胡的基本构造、乐器分类、演奏要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进行了现场演奏,在交流会的氛围中,二胡爱好者的参与性也被调动起来,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乐谱,尝试弹奏,共同体会感受胡琴艺术。由此可见,组织群众进行胡琴艺术的学习对于群众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除了组织培训班,还应组织专题讲座、胡琴比赛等活动,让群众近距离接触胡琴,深刻感受胡琴艺术的魅力。
高品质的群众文化需要坚实的基层群众文艺骨干队伍来组织和实施,因此,在促进胡琴艺术融入群众文化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强文艺骨干的培养,打造高素质的文艺工作队伍。相关部门应分组、分批次对文艺工作人员进行辅导教学,根据胡琴艺术的发展需要进行普及教学;开展专业化的艺术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参与胡琴艺术推广的能力。
相关部门组织文化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的目的是培养艺术人才,推动文化人才的队伍建设,提高文化工作者还有业余文艺爱好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活跃群众文化氛围。
总之,群众文化是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形式动,是加强人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胡琴艺术融入到群众文化之中,能够打造高品质的文化内容,而这也能够展示群众文化建设成果。基于此,相关部门加强胡琴艺术的挖掘,探索与群众文化的融合方式,促进群众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