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的东西方音乐艺术

2021-11-26 13:33黄羽佳
艺术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创作风格

摘要:战争时期,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音乐艺术都真实地记录下当时的社会情形、战争进展,以及普通大众的心理状况。那些在战火年代诞生的音乐作品连接了艺术、历史和生活。文章从战争时期的音乐作品切入,选取战争年代影响力巨大的音乐作品,分析东西方音乐作品的异同点,进而通过音乐艺术分析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从而铭记历史。

关键词:战争时期;东西方音乐艺术;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8-0-04

0 序言

20世纪中叶,音乐由于大众化程度高、传播范围广、传播条件简单,受众远远超过了电影、海报以及报纸。音乐是一种兼具渗透性和可塑性的媒介,适用于传播大量与战争相关的信息,这就使得战争期间音乐无所不在,不仅包括现场的表演,还包括录音和广播。无论是作为一种实用的宣传手段,还是作为一种娱乐、治疗和激励的工具,音乐都是战争期间家庭、军营、战地医院、工厂等地最普遍的存在,而这些音乐无声地记录着战争中的人类历史。

1 20世纪战争背景下东西方音乐的国家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创作风格

20世纪,东西方政治、军事、社会发展复杂,东西方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创作相较于19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在两次世界大战及金融危机的动荡局势下,西方各个国家的音乐创作打破了以往的浪漫主义风格,创作出了带有印象主义、神话(神秘)主义、个人主义色彩的音乐作品,但仍有部分音乐家勇于直面战争形势,在长期的底层社会生活中挣扎探索,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国家集体主义色彩的救亡音乐、抗战音乐。

1.1 战争时期东西方音乐的国家集体主义创作风格

20世纪,西方以战争为主题的音乐创作往往存在于苏联、意大利等国家,这些音乐艺术家、合唱团站在反法西斯的角度,靠着一腔热血,创作出以爱情、亲情为主要内容的音乐作品,借爱情、亲情表达创作者们追求人类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情感,以及不向敌人屈服、保家卫国的决心,其中苏联有经典歌曲《小路》《海港之夜》《神圣的战争》《共青团员之歌》,意大利民歌《啊朋友再见》(Bella ciao)也是西方战争音乐的代表作品。

苏联作曲家瓦西里·帕夫洛维奇·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创作的《共青团员之歌》是从共青团组织、共青团人员等团结一心,参加保卫国家战斗的视角出发,“再见吧亲爱的妈妈”“再见吧亲爱的故乡”“胜利之星会照耀我们”“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等词作,以及一气呵成、跳跃舒展的旋律,表达了苏联人民热爱家园、热爱和平,坚决同侵略者斗争到底的决心。该乐曲作为带有抒情色彩的进行曲,先在曲调中弱起、后设置多个大跳音程,塑造出了更加宽广的音域、坚定有力的旋律,凸显了整装待发、誓死卫国的苏联青年形象,表达了对亲爱的故乡、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这首音乐作品在战争中对普通民众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以我国抗战歌曲为主的东方音乐创作则由东方百代公司、歌林唱片公司主导,联合冼星海、麦新、黄自、任光、聂耳、萧友梅等音乐作曲家,创作出大量表现抗战救亡、民族自强的音乐作品,如中国唱片总公司收录的2 083首音乐作品中,有160余首抗战歌曲被列入目录,包括《黄河大合唱》《黄河之恋》《从军歌》《大路歌》《大刀进行曲》《开路先锋》《自由神》《救亡之歌》《热血》等,这些歌曲出版的唱片公司大多为东方百代公司、歌林唱片公司。

在此类抗战救亡音乐的作曲、编曲过程中,通常按照进行曲的音乐风格创作,采用钢琴、大提琴、小提琴、萨克斯、长笛、双簧管、单簧管、木管等管弦乐器伴奏,歌曲旋律简单连贯、朗朗上口,如萧友梅创作的《从军歌》,运用钢琴、大号、小号、萨克斯、双簧管、军鼓等乐器,以及多种诸如“呜呜呜”“咚咚咚”“轰轰轰”的拟声词,表现出了广大青年从军时的豪迈,也易于在普通民众之间演唱和传播。

1.2 战争时期东西方音乐的个人主义创作风格

在两次世界大战及局部战争、冲突不断的国际社会背景下,部分东西方音乐家也试图以突破时代性美学原则为主要理念,有选择性地忽略铿锵有力的抗战音乐,而将目光投到有益于自我身心的个人主义音乐创作之中,通过使用更多新的音乐语言、更加丰富的音乐和声等,创作出缓慢伤感、变幻莫测的音乐作品。

20世纪中叶,西方个人主义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包括理察·施特劳斯、德彪西、斯克里亚宾等。这些音乐作曲家在继承19世纪浪漫主义风格的基础上,创编出一系列无调性管弦乐作品,如德彪西的三折《夜曲》交响曲是对个人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实验和探索,正如其所述,该乐曲是“对单一色彩作各种组合的实验,像是对绘画中灰色研究的那样”。三折《夜曲》交响曲管弦乐使用双簧管、单簧管、低音管、长笛等乐器,辅以钢琴、竖琴形成合奏小品,管弦乐以三连音、切分音与断奏形成分散和弦,以竖琴的琶音演奏与其他弦乐形成复杂的节奏配合,在急速演奏中呈现幻想、狂想的交织情绪。由此可见,部分作曲家在受战争影响的背景下,音乐创作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常通过丰富的乐队织体,不和谐音乐元素、和声等的加入,使音乐作品的外在表现更具个人风格。

2 东方战场音乐

中国抗日救亡音乐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后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录制,并在加工、翻译、整理后成为中国一首大型民歌合唱歌曲和声乐艺术合唱歌曲,作者为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现代中华民族传统歌唱风格,诗人光未然巧妙地以我国黄河流域为主要音乐背景,为其创作了歌词,借由詩歌朗诵及配乐演奏将其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音乐作品[1]。这部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写作中心,用文字朗诵将爱国主线连接起来,借助黄河的大好风光及叙事中的人物表现抗日救国的主题,情感由意象抒发,在不同的章节分别传达出多种深沉的艺术情感和塑造出多个令人动容的艺术形象。

整部作品需男女独唱、男女二重唱等混合合唱完成,以黄河天堑、船夫、妇人等为意象。音乐的节奏旋律首先描绘了一个黄河船夫与河水、风浪激烈搏斗的真实场景,坚定而又强烈,富有生命力、战斗力,之后又通过音乐节奏的急缓交替、不断变化及最后趋于平缓来充分表现船夫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穿过黄河急流的惊险、终于靠近河岸的幸运。作品的八个章节采用了起兴、民俗对唱、多轮重复加强等手法。首先以黄河上的水帆船夫与北方急浪、危滩的艰苦奋战象征中国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激烈的民族矛盾;其次借黄河岸边两个老乡之间的攀谈和闲聊展示中国人民舍弃小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坚定决心;再次借女声独唱展现出沦陷区被日本人践踏蹂躏的绝望;最后以不断加速的多声部轮唱,重复、再次重复,表现出中国人民的愤怒以及最终一定能够击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信心。

3 西方战场音乐

3.1 苏联卫国战争音乐

苏联卫国战争音乐作品《喀秋莎》原本是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撰写的一首著名情诗,描绘了春回大地时一个叫喀秋莎的女孩对她那离开家乡奔赴前线保卫祖国的爱人的思念。苏联作曲家布兰彻在报纸上看到这首诗时受到了启发,由此创作了著名的《喀秋莎》。这首歌最早写于1939年,但当时并不十分流行,反而在1941年德国法西斯直逼莫斯科,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时突然大火,其把年轻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保卫國家的爱国之情深深结合在一起,给了战场上的士兵极大的勇气和力量[2]。正是这场卫国战争使《喀秋莎》展现出它不同寻常的价值,这首情歌不像普通情歌那样温柔动人,反而铿锵有力,富于律动,它把爱情与战火、柔情与硝烟糅合在一起,把女孩的忠贞爱情与战士的英勇报国紧密相连,让整天拿着兵器躺在战壕里的战士们为了心中那个“喀秋莎”、为了自己的祖国而战。

3.2 德国战争音乐

第一,《博伊伦之歌》(Carmina Burana)。《博伊伦之歌》又被人们叫作布兰诗歌,它在1956年德国著名舞台剧《凯旋三部曲》中最为突出,作者名为奥尔夫。《博伊伦之歌》是奥尔夫最著名的戏剧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1937年初首次上演于德国法兰克福。《博伊伦之歌》的英文歌词内容源于1957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贝内迪先特博伊伦修道院内古代遗址中发现的一本13世纪的德语诗词诗歌合辑,因而天生具有非常浓厚的民间色彩。该曲共有25个主要乐章,由男、女高音,虚化的假声男高音、实声男低音,外加一个童声合唱组的音乐合唱以及其他曲目多重要素组成。这部产生于德国民间的作品(创作于1934—1936年,上演于1937年)在战争期间被广泛利用,成为德国战时的经典背景音乐[3]。该曲节奏鲜明,重复的旋律朴素大方而又有震撼力;在曲式结构方面单纯方正,又运用了大量吟咏和诗歌,能给人带来激昂澎湃、神圣崇高之感。

第二,《莉莉玛莲》(Lili Marleen)。此音乐作品的歌词原本是一首诗歌,最初是一名住在汉堡的教师汉斯·莱普(1893—1983)在1915年创作的,当时的他还是一名被征到前线的士兵。这首诗歌组合了汉斯·莱普的前女友莉莉及其另一名年轻美国女性朋友玛莲的英文名字为题目,最后以《一个年轻的士兵值班之歌》的英文名字正式出版发行。歌曲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一名站岗的德国士兵正思念心上人莉莉,同时在营地中又看见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玛莲,由于正处于战争时期,他与爱人隔着千山万水,痛苦不已,创作了《莉莉玛莲》一诗[4]。所以这首有关爱情与爱的思念的歌曲描绘的场景是如此真切,同时又深刻地向人们诉说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战场上的士兵们听罢便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自己亲人、爱人、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正因如此,《莉莉玛莲》在当时被作为交战国家的各方广泛传唱,甚至还出现了士兵们在战壕里一边吟唱这首歌曲一边战斗的真实场景,此歌曲就这样记录下了各国士兵对亲人、爱人的深深思念,表现了战争的罪恶。

4 东西方战争时期音乐艺术的异同

4.1 相同点

20世纪中叶,东西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点。

从音乐形式上看,不论东西方,官方出于军政目的创作的音乐作品以进行曲音乐、大型交响诗和组曲为主,大量采用4/4或4/2节拍使它们规正方圆,结构上呈现出平衡、对称的样态,以达到节奏清晰、强弱分明的效果。同时,它们的旋律大多刚健有力、宏伟向上。这样的音乐作品能够在娱乐、抒情中满足士兵的情感需求,同时能够鼓舞士气,十分贴合军队的需要,被各国政府喜爱。

还有一个相同点在于东西方战时的民间音乐往往以诗歌、对唱、对白、情歌等形式出现,简单质朴、朗朗上口。这些歌曲在节拍上没有绝对的规律,具有各民族、各个国家的特色。这些歌曲往往具有极强的叙事性,能够引发大众的兴趣,广泛地流传在前线、后方,以及军人、民众之间。

从主题上看,虽然东西方这一时期音乐的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但东西方音乐往往都是通过比兴手法表达情感,或是借山川河流,或是借儿女情长,但都不约而同指向了家国民族之情。

4.2 不同点

东西方音乐在这一时期选取的题材倾向存在差异。

中国抗日战争音乐的主要题材是怀念家乡故土、大好江山等,以激发民众为国家民族上阵杀敌、抗日救国,主要体现在马思聪、冼星海等音乐家的作品中。然而,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有鲜明的西化特征。由于这些优秀的音乐家都曾多次前往欧洲学习,因此他们不约而同地借鉴和吸收了欧洲、苏联等地的音乐创作风格,同时也充分保留了中华民族和传统民间的音乐艺术风格,形成了西方传统和声与东方五声调式的融合。与西方借爱情、亲情抒发爱国之情不同,东方往往有一种国家危亡之际怎敢言儿女情长的传统心态,更多的音乐作品是借助自然风光和故乡故土来抒发情感,这样一种心态也造就了战争时期中国爱国音乐作品在题材方面大量描绘河流、土地等自然景物。

西方不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战争时期音乐主题一般围绕爱情、亲情等方面。借对爱情、亲情等情感的表达,展现爱国情怀或对敌人的仇恨、对家园被侵蚀的痛惜或对故乡的怀念、控诉战争的残暴和表达对和平的向往,代表作品有《喀秋莎》和《莉莉玛莲》。这应当和西方个人化传统有关,他们更关注个人爱情、亲情以及一个个鲜活的人在战争中的遭遇、经历等,产生共情,进而体现自身对战争的看法、观点和对个人遭遇的控诉,对侵略者的仇恨。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国家战争时期的官方选乐与东方音乐有一个较大的差别,那便是这些选乐往往带有很强的神话色彩,备受德国喜爱的《博伊伦之歌》就是典型代表。《博伊伦之歌》的反复吟诵就是它与其他音乐最大的区别,这种音乐技法被称为圣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影响着整个欧洲音乐。反复倾听这样一首旋律、节奏单一的音乐,会使我们长期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当一个演讲者有力的措辞与这样的音乐同时输出时,普通民众往往就会觉得有强烈的代入感,自身也会不可抗拒地进入一种激奋的状态。每一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调都能迅速调动那些储存在我们潜意识中的信息,进而使人们进入一种兴奋状态,大众在慷慨激昂的演说与带有强烈心理暗示的音乐的双重影响下,就会很容易被煽动,进而为发动对外战争找到理由和支持。

反观东方,虽然也有类似的仪式奏乐,也充满了神圣感和韵律感,如佛教音乐《大悲咒》,但这类音乐几乎无法与战争宣传形成联系。所以,利用神圣化的音乐配合战争动员应当算是欧洲战争时期西方国家利用音乐的一个独特之处。

5 结语

战争期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正义还是罪恶,音乐都作为一种文化艺术默默无言地记录下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热爱的、珍惜的、守护的一切都包含在那个时代的音乐中。现在的我们或许无法直观感受到当年处于腥风血雨中的人们的感情,但通过这些来自过去的音乐艺术作品,我们多多少少可以了解一些鲜活的生命。我们研究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还原当时的文化思想发展状况,更是为了记住那些年为了祖国浴血奋战的先烈,记住那些人类历史上的罪恶行径。战争才过去不到百年,有些人便已经将其遗忘。若是连现在的我们都忘记了那一个个在战争中逝去的面孔,一首首在战场上激荡的旋律,未来的人们还有谁会记得他们?

参考文献:

[1] 王前.民族的精神:《黄河大合唱》赏析[J].参花,2021(6):70-71.

[2] 田润德.《喀秋莎》与卫国战争[N].中国集邮报,2015-07-17(007).

[3] 徐耀.從音乐管窥法西斯主义[N].科技日报,2015-08-29(004).

[4] 乐楚.《莉莉·玛莲》:最传奇的战地情歌[J].文史博览,2012(5):23-24.

作者简介:黄羽佳(2002—),男,湖北宜昌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创作风格
张晓风散文的阅读体会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从欧美电影看国产电影市场的走向
浅析《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的创作风格
“野葡萄”的“叛逆”
浅谈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