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置要引领学生有为

2021-11-26 00:28张正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引领素养问题

张正平

摘 要: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一节好的语文课往往来自一个好的问题。但是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呈现出“虚化、泛化、滥化、淡化”的趋势,好的问题应该引领学生有为,能提升学生的素养,具有“支撑性、力度性、启发性、层次性”的特点。

关键词:问题 引领 有为 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2.043

最近参加一次主题为“生命课堂”的语文活动,听了一节《女娲造人》展示课。这节展示课中,上课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展示师生对话,在“合作探究”环节一共设计了9个问题(统计数据以课件展示的为准),分别为:女娲是谁?她有什么本领?女媧为什么造人?女娲是根据什么来造人的?女娲造的人为什么和自己一样?女娲是怎样造人的?女娲造出的人是怎样的?女娲造人前与造人后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听完课我不禁思考:一节语文课到底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有效、设计多少问题为宜、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提升学生素养引领学生有为?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之不良倾向

1.问题虚化

有时教师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到底要学习什么、做些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并没有明确的思考和设计,设计的问题太虚太空。例如“你能感受与体会到课文的内涵和情感吗?”“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能了解别的世界著名作家及其主要作品吗?”如此虚化的问题不仅没有多少语文价值,更会桎梏学生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得到满足,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就更无法实现。

2.问题泛化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传授知识、技能和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有时教师会泛泛而谈设计很多问题,导致设计的问题指向性不明确、针对性也不够强,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有时问题过于简单,几乎没有任何思考价值,如“这篇课文总共多少自然段?”等。有时甚至于仅以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形式呈现,“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些泛化的问题让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思维的含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教学效果自然也有限。

3.问题滥化

有时为了课堂的流畅,教师在备课时会设计很多问题,力求面面俱到,导致问题过多而泛滥成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说为了完成设计的问题只能加快提问的速度,压缩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最终师生间只能被这些虚化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如此滥化的问题让学生云里雾里中疲惫不堪,不仅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语文核心素养也无法得到提升。

4.问题淡化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上几乎没有问题,从上课到下课教师基本没有提出问题,师生间缺乏对话,教师上课仍然是“满堂灌”“一言堂”;二是问题和文本没有多少关系,例如有的教师在教风景名胜的课文时,提出一个问题“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点吗?”几乎整节课都用于介绍风景名胜、观看风景碟片、交流图片资料,而放弃文质兼美的课文,把好好的一节语文课上成了一节“旅游观光课”。问题的淡化无论是什么原因,都无益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一节好课往往来自一个好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语文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百度百科对“问题”的定义是这样的,“问题,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事态的严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者”。基于此,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认为有效的问题或者说真正的问题应该具有引领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引领学生有为问题的特质

1.问题具有支撑性

画家要画一棵树,都是先画树的主干,再添加枝干和叶子等,这样先画主干有什么好处呢?先画主干就撑起了画面,奠定了画风和格调。主干画好了,这幅画就成功了一大半。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同样需要有一个主要问题来支撑我们的课堂,以此勾连起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提纲挈领地辐射和管辖起其他教学内容。一个支撑问题使整堂课有了骨架,课堂推进有了节奏感,能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的情绪在或亢奋或沉静中“潜流暗涌”起来,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支撑性问题进行师生对话展开教学:跳读全文,圈点勾画出描写皇帝的语言、心理活动和相关动作等语句并揣摩、分析,请在“这是一个 的皇帝”句中写上一个词,并从文中找出依据说明。一个简单的问题就串联起课堂,并把课堂支撑起来了,使整个课堂圆融如一。

2.问题具有力度性

语文课堂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语文实践场所,对话可以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活动,而师生之间的对话往往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解决文章重点和难点,能够激活学生兴趣和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目标的转换,是教学目标的具象化。有力度的问题应该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主导课堂教学、文本研读和对话的走向,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纵览全局。如《木兰诗》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进行对话展开教学:木兰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的形象?体现在哪里?木兰是女性,你在诗中是如何感受到木兰的女儿身的?两个极具力度的问题推动师生紧扣文本开展对话,逐层提升,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3.问题具有启发性

郭沫若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的精神。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能够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如《皇帝的新装》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进行对话展开教学:童话是借助想象与夸张来写就的,读完《皇帝的新装》,你觉得文中最具有夸张力的细节是哪个?闹剧成功上演的最主要因素你认为是什么?请结合课文说明。“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如果让你从这里写你的安徒生童话的结尾,你会怎么设计?三个简单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文本,从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开始,通过教师的设问与追问,步步为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问题具有层次性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为:所提问题可以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可以按学习目标的要求,分层次提出问题。并提出按照“认知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顺序设计问题提出问题,问题的归宿不仅是要掌握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还要分析问题、发展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还可以对知识进行整合、重组和提高发展并提升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全局出发,层次分明,唯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参与对话。如《孔乙己》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进行对话展开教学:请说一说这篇小说的情节?这篇小说主要写了有关孔乙己的哪些事情?文章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你认为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既然是“大约”,为何还要用“的确”,作者为何要这样写?三个有层次的问题不仅让学生知道“写什么”,还让学生思考“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由易到难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陶行知老先生说:“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问题会引领学生有为,会始终贯串于语文课堂教学,会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会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董金定《新导·心问·欣达——有效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浅析》,《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年Z2期。

[2] 梁世安《有为教育,引领学生幸福成长》,《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12期。

[3] 刘伟《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初中语文生态课堂》,《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20期。

猜你喜欢
引领素养问题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