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金卫星,祝斐
(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神经外科,江西 九江 332000)
我国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为0.2%~7.1%,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可导致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同时伴有剧烈头痛、颅内压升高、脑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对其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危害[1-2]。颅内动脉瘤>7 mm 时,发生破裂的风险较大,而颅内动脉瘤直径在5~7 mm 时,患者的手术预后效果较好,颅内动脉瘤<5 mm 时,其治疗难度显著增加,则需要为患者选择一种适宜的手术方式,以提升其预后。临床主要是采用手术方式治疗颅内动脉瘤,包括开颅夹闭术、介入栓塞术等,开颅夹闭术会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随着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血管介入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开颅夹闭术,该手术具有创伤小、预后佳等优点。由于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直径多<5 mm,介入诊疗的风险较高,但是相对于开颅夹闭术而言,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更佳[3-4]。本研究选取60例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0 例需行手术治疗的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按照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4~78岁,平均(60.84±3.81)岁。研究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52~75 岁,平均(60.67±3.56)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②手术前完成CTA、MR、DSA 检查,符合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诊断[5];③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直径≤5 mm;④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拒绝手术治疗;③血泡样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④拒绝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具体措施如下:手术前采取降压处理措施,全麻后,在患者的右侧腹股沟动脉处行Seldinger法穿刺,置入6F股动脉鞘,在DSA透视下,插入导引导管后,置入颈内动脉,微导管尖端塑形,在微导丝导引下,将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内,选择ev3的弹簧圈(柯惠公司,型号:Axium-Helix,Axium-Prime系列弹簧圈),进行栓塞操作,使用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术后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对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评估其近期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动脉瘤完全闭塞率;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再出血、脑积水、脑血管痉挛、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使用GOS评分[6]评估患者的恢复状况,包括恢复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人、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动脉瘤完全闭塞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动脉瘤完全闭塞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and complete occlusion rate of aneury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动脉瘤完全闭塞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and complete occlusion rate of aneurysm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30 30手术时间(h)2.96±0.49 2.04±0.11 10.034<0.05动脉瘤完全闭塞率(%)21(70.00)29(96.67)7.680<0.05住院时间(d)15.35±1.83 10.82±1.85 9.534<0.05住院费用(万元)6.38±0.52 3.46±0.32 26.194<0.05
2.2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恢复良好人数高于对照组,植物人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度残疾、重度残疾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recovery of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风险较大,该疾病属于病理性局灶血管扩张所致的血管壁异常,随着血管壁异常的突起导致瘤样改变,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可导致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血等继发性病变,加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7-8]。开颅闭夹术能够有效清除患者颅内血肿以及蛛网膜下腔积血,改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症状,最大程度地降低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的风险,但是由于开颅闭夹术的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偏瘫、失语及癫痫等严重并发症,且该手术对颅内动脉瘤直径较小、位置较深的破裂动脉瘤无法进行准确操作,导致整体预后效果欠佳[9]。目前,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相对于开颅闭夹术,该手术的创伤性较小,对于一些颅内动脉瘤直径较小、位置较深的破裂动脉瘤,借助DSA影像可进行精准操作,患者手术后的预后效果较为满意[10-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的手术效果显著,且患者预后效果较好。研究组恢复良好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33.33%,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度残疾、重度残疾、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研究组的近期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单发颅内破裂小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近期效果,促进疾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