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
(和政县后寨子小学,甘肃 临夏 731200)
纵观少数民族地区整体教育形态而言,其教育理念与设施配置相对滞后,缺乏各类新兴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核心目标,与当前以学生为本的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校方无法切实走进学生内心并察觉其不良心理状态,无法与学生进行深刻思想、心理交流,致使学生难以实时倾诉自身烦恼与困惑;加之留守儿童欠缺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孩子疏于管教,极易被周边复杂环境影响,低迷风气与不良思想时刻对孩子价值观造成侵蚀,最终导致孩子性格、思维、个性出现严重偏差,进而难以形成正确价值观,阻碍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要促进留守儿童与教师的有效沟通,离不开教师用心聆听留守儿童的心声,但是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因忙于自己手头的工作和其他学校任务,导致对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沟通。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况关心甚少,甚至部分教师为了完成学校层面布置的工作任务,很少去花心思和留守儿童面对面交谈。其次,很多教师忙于教学工作,疏于与留守儿童展开有效的沟通交流,对留守儿童缺乏正确引导,导致他们的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较于传统育儿模式,正面管教更为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其以尊重孩子、不溺爱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沟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等核心观点为主要依托,加以相关手段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管教,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良好成长环境,进而潜移默化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培养孩子创新意识,为其后续健康成长夯实基础。鉴于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的正向引导,部分学生性格自卑、内向,情绪极为敏感,不愿与教师展开积极沟通。为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全民化的,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效益提升,我国相关教育部门与工作者应切实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以《正面管教》中的核心教育体系为理论支持,为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体系、助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
共情即同理心,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成长环境较为特殊,其缺乏相关家庭教育的正向引导,缺乏父母关爱与理解,无法实时解决身心烦恼、矫正思维、三观的偏差,且行为疏于教养,致使其较于在正常环境中成长学习的儿童性格、行为出现极大差距。
为此,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师需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以留守儿童实际成长环境与经历为教学依据,以《正面管教》核心理念为理论依托,对留守儿童多加关心呵护,适时接受学生负面情绪并及时加以感知、分析、处理,以温柔态度面对学生,对学生开展亲密谈话,深入学生内心,感受其心理波动,为学生排忧解难,解答心中疑惑与烦恼,进而创设和谐、友爱、亲密的师生关系。
其次,师生间建立情感联结是拉进两者关系、双方建立信任关系的核心,教师在了解学生负面情绪时,应针对该生日常生活、学习及性格实际情况,换位思考,以适当方式循循善诱,教导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及习惯,看清自身错误,杜绝一切不可取行为的发生。
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关心,双方间建立情感桥梁可提升学生在校内的安全感,予以其校园归属感,进而通过和谐、平等、温馨的校园环境与学习氛围,纠正学生偏差思维,提升其自我价值感,以增加学生学习热情。
留守儿童在幼时便于父母分开,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导致其自小缺乏安全感及归属感。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情感依托对象,致使自身性格孤僻内向,个性自卑,缺乏该年龄段应具备的热情、活力与自信,极大程度阻碍其未来全面发展。
《正面管教》中,鼓励、激励、调动孩子积极性与热情是传统教育体系所不具备的新世代教育理念,其在建立孩子自信心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需以此观点出发,打破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挖掘学生长处与闪光点,对学生正确行为加以鼓励,在学生挫败时加以鼓舞,努力展现学生价值。
留守儿童年龄普遍处于十八周岁以下,正是认知思维成型的初期阶段,该阶段学生仍存在较强逆反心理,难以管控自身不良情绪,易产生冲动行为。该阶段学生缺乏父母正向引导,思维、心理叛逆,一般校园规章制度难以约束其行为。为此,教师需通过启发式沟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其对自身行为、心理展开深入反思与认知,助力其深刻认识自我不良行为。
鉴于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历史遗留问题、文化参差、地理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等问题制约,致使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尤为突出。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需积极行动,全力以赴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儿童教育问题,并以《正面视角》中的核心理念:以孩子为本,尊重孩子想法与行为,以鼓励性、积极性、建设性、亲切有爱、正能量的观念引导、教育、培养孩子,予以孩子正确价值观,给予其归宿感及安全感,助力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律、具有担当的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