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北京 100005)
引言:结合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集群化建设、集约化出版已经成为了未来科技期刊的运营方向,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需要结合其实际效益来确定其可持续性。因此,应不断加强对科技期刊出版效益的研究,通过相应的数据对比来提升整体评估的可行性与说服力,最终实现科技期刊集约化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的纸版内容已经逐步开始向数字内容转化,而相应的工作流程与产业链也在不断朝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1]。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数字化创新应有的效能,有必要对其效益展开评估。
本次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出版的医学期刊中国系列、国际系列以及英文系列共计143 种期刊,同时将相关的调查数据通过中华医学期刊网集约化平台进行发布。为提升调查结果的严谨性,本次研究引入了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以及总被引频次(TotalCites,TC),通过对这两种参数以及其他费用支出变化情况的研究,从而得出最终的效益情况。
CJCR 报告也就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其中所发布的各类统计数据现阶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通常情况下,IF 越大的时候其的发挥的学术影响力也就越大,而为提升整体研究过程的严谨性,评估中所应用的IF 和TC 都是取自于CJCR 报告。在对IF 和TC 进行采集的时候,其中所有的数据都是来自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但是其中有一部分数据没有收录完成,因此可以将这部分缺失的IF 和TC 计作0。IF 和TC 将会对最终的评估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为提升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将整体的评估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在实施集约化数字出版前期,而第二阶段则是实施集约化数字出版后期。值得注意的是,两个阶段之间表面的时间跨度是2014年,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相关数据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2015 年度发布的数据才是2014 年度的内容,因此也将2015 年作为两个阶段的跨度,将整体分成开展集约化数字出版之前与之后两个阶段。在对两个阶段的数据进行对比的时候,需要先计算出期刊IF 和TC 的算数平均数及其差值,进而可以根据其成果得出IF 和TC 的变化值(ΔIF,ΔTC)。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整体的研究效果,可以将与杂志社合作开展数字出版服务工作的具体情况作为评估依据,其中合作的情况包括提交数据以及建设网站等;而没有合作的情况则包括没有使用其网站或建立了独立的网站,进而通过这样的细分可以进一步提升ΔIF 和ΔTC 评估的准确性[2]。
在科技期刊出版及发表的过程中,网刊平台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在进行效益评估的过程中,网刊平台建设和运维相关成本费用自然也就成为了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际开展评估的过程中,可以将两家网刊服务公司的报价作为基数,但是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对商业机密的保护问题,因此需要对相关具体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首先,对两家网刊服务公司的各类费用进行提取,并计算出相应的平均值;其次,对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官方网站的费用进行计算;最后,将二者各类成本支出进行对比,其中最主要涉及到的项目包括:研发费用、服务器租用费、存储费用以及其他硬件购置费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开展成本计算的过程中,不应将二者的域名费进行对比,该项目已经纳入到编辑部的内部费用当中,因此也不涉及整体的成本比较。
网刊平台数据加工费用也是进行效益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在对各期刊数据加工费用进行统计的时候,主要可以将其分成全文XML 数据以及题录信息数据两类。但是考虑到题录信息数据在应用中存在差异性突出、精度难以掌握的弊端,所以选用全文XML数据作为加工费用计算的基础数据,进而为后续的效益对比提供依据。
现阶段,在网刊平台和新媒体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很多运维人员,而运维人员的费用也需要统计到整体的成本费用当中。在统计的时候需要注意只统计在期刊编辑部办公且参与集约化办刊的相关人员即可,从而进一步提升效益评估的准确性。
结合官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研发运维方面产生的费用相较于之前已经减少了10%左右,而要想进一步降低集约化数字出版的投入成本,主要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可以将系统升级成本规划到人力支出当中,实现将这部分额外费用的合理规划;其次,现阶段官方网站运行过程中主要包括网刊发布、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用户管理等多环节,在这样的运行模式下,整体的网刊系统将逐步朝向完整性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委托第三方进行同等复杂程度的系统研发将会造成更多的成本投入;再次,在研发人员进行网站研发的过程中会将其计算到人员投入当中,但考虑到起承担着多环节系统的研发,因此在成本扣除的时候会存在不完全的情况;最后,在完成数字出版平台加盟之后,远程稿件管理系统使用就不需要再花费额外的费用,编辑部门也实现了成本的节约。由此可以看出,集约化数字出版对降低总体成本有着突出的作用,同时受到边际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影响,持续时间越长其节约的成本也就越多。
完成对数据的加工与分析也是官方网站运营过程中的关键任务,在此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加工商完成定价可以有效节约数据加工的费用,结合以往的数据加工数据来看,这样的方式可以单页成本可以节约50%左右,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数据重复计算的弊端。数据加工成本在网刊建设总成本中占据了较大比例,而通过集约化数字出版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其成本,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期刊数据发布的时效性。
研究编辑部人员投入需要参考期刊编辑部在网刊运营过程中实际的人员配备情况,其中具备独立自创网刊系统的编辑部需要由专门的编辑人员完成网站运营、数据上传以及系统维护等方面的工作;还有部分编辑部是由合作出版商完成网站运维,大多数编辑部是没有配备专门的编辑维护人员的,针对数据的修改与更新等方面的工作也是整体交给新媒体部门完成。
结合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来看,科技期刊已经不断朝向集群化、集约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针对集约化出版风险收益评估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空白,很多环节当前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缺少合理的实践性。在针对集约化数字出版效益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发展集约化数字出版对降低网站建设、数据加工、人员配置等环节的成本消耗有着突出的作用,同时与提升科技期刊经济效益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结合现阶段的经济投入产出情况来看,发展期刊集约化可以通过其规模化运作来有效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升。这不仅打破了以往在单刊运营时期所获得的收入,还创造了更多的IF 和TC,从而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在实施集约化运营的过程中,可以给科技期刊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技术、资源、经济、人才等多方面的潜力,不仅可以为网刊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时还给予了编辑人员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其可以在运营创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在发展集约化数字出版的过程中还可以构建起专门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并交由专门的服务商完成组织策划、内容设计、运营宣传以及技术推广等环节,不仅提升了网刊的品质,还避免因人才流失而引发的弊端,为科技期刊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以外,为更好地推动集约化数字出版平台的发展,还需要以当前为基础引入更加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提升平台建设的科学性与丰富性。第一,可以通过数据标准国际化为后续的数据分享与数据交换提供依据;第二,可以在当前平台运行中加入同Pub Med、Scopus、Trend MD、CSCD、Sino Med、百度学术等平台的链接服务,从而有效促进其终端适应能力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我国信息加工与发布体系的完善,保证相关数据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效能。在大数据时代,期刊内容的多样性、形式的多元性等得到了社会各界愈发广泛的关注,因此可以进一步对发布系统以及数据加工体系进行完善,实现数据利用效能的最大化。现阶段,微信等社交媒体与网刊系统的联系愈发紧密,进而在编辑、推广等环节也发挥出关键的作用。在此过程中,科技期刊的发表将更加注重跨媒体服务,鼓励将更多的实验数据与附加材料加入到文章中,切实促进文章可信度与传播力的提升。
集约化数字出版在提升期刊影响力方面也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这样的影响力将会得到持续推进。集约化数字出版主要是通过发挥规模效应的形式来提升整体影响力,借助集约化期刊平台保证更多人可以了解到科技期刊的相关内容,同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在线阅读、在线投稿、纸刊购买、快捷指南方面等全新板块,既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还可以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从而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而且,拓展基础板块的同时在内容与模式上还需要得到进一步丰富,可以对其他领域的科技期刊开放加盟合作的业务,通过建立一体化的复合平台提升自身的丰富性,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通过这样的模式,将会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关注到集约化期刊平台,为其服务的提供构建了更广阔的空间。作为重要的互联网互动窗口,该平台在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以及分析上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也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为顺应时代以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杂志社还可以创建独立的APP,充分实现从PC端向移动客户端的转移与覆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纸质媒体、网站、移动APP 等都可以起到相应的宣传作用,推动期刊的全方位推广,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还可以带动其整体影响力的提升,保证期刊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集群化、集约化、集团化已经成为科技期刊出版不可逆转的趋势,为进一步提升期刊出版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关部门有必要针对其出版过程展开全面分析,从而针对网站建设、数据加工、系统运维等角度对其产生效益展开对比,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规模化运作,为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