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玲 黄红
(重庆南岸区委党校,重庆 401336)
农村公共管理是指当地政府或农村行政性组织对涉及到农民公共利益和生活质量的社会管理事物,管理范围广,包括教育、通信、交通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之所以国家要推行新农村建设,其主要目的是解放和发展农村劳动力,并且还为农民构建了一个发展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农村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鉴于此,建设农村公共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不仅要做好扶贫工作,消除贫困,而且还要加大对农村的帮扶力度,加快农村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社会发展才能逐渐趋于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势必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当地的风俗文化、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将会就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当前农村公共管理机制还在采取传统的“自上而下”决策机制,这种决策机制并不能满足当代农村发展的需求,导致了很多管理漏洞。一方面,这种决策机制更多的是关注供给主体的利益,并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切实需求和实际利益,这样就会导致服务供给不足或者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农村领导阶层很少实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因此在发布政策时具有指令性,没有充分考虑农民需求,这样最终就会导致服务结构被过度聚集且服务过程被简化。受到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农村的公共服务工作难以发挥出实际作用。例如,现在农村急需要普及消防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大部分农村都没有得到普及。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更新决策机制,深入了解农民需求,然后根据农民实际需求为农民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农村公共管理的效果。此外,还应当建立相关反馈机制,以便于能够收集农民反馈,然后再根据反馈优化公共管理政策。
通常来说农村公共服务都是由当地政府提供,并且具有垄断性。但是政府供给机制具有高成本低效率的特点,灵活性较差,所以这种供给机制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是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此外,政府在为农村提供供给服务之前会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条件和供给需求,然后提供服务,以确保公共利益最大化。政府提供的服务不具备市场化特点,旨在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但是要提供公共服务首先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而这笔钱主要来自于当地税收,所以公共服务的成本和收益难以进行计算,这样就会导致政府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直接利益驱动。此外,由于政府完全垄断了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所以就不会存在竞争者,在这个前提下,政府的供给服务效率也难以提升。另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需要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如果这些部门没有明确相关责任,缺少协作,就可能会导致各种纠纷和问题,这些情况的产生也会严重影响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推出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政策,但是这项政策的执行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执行效果并不好。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城乡二元体制思想,受到这个思想的影响,财政部门在农村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并不能满足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需求。根据权威调查显示,是2020 年我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虽然较去年有了明显增长,但是和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由于政府的服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因此,部分居民不得不自己支付那一笔服务费用,但其实是这笔钱本应该由政府负担,这样一来就会降低居民的消费预期,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要想做好农村公共服务管理工作,必须要充足人才力量的支持,如果缺少相关人才,该项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所谓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专业知识且存在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型人才,正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农村公共管理服务效果显著提高。但是当前农村的相关人才还是比较少,这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联系。许多专人人才毕业之后都会选择留在城市中发展,因为这种地方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待遇和福利也要优于农村。相比之下,只有少部分人才愿意去农村工作。针对这一问题,部分是农村公共管理部门不得不招聘一些不是本专业的人才来参与工作,而由于缺少专业的知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会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工作指向性错误、工作目标不明确等。这些因素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农村公共管理服务质量。
要想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管理体系,首先需要从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根据问题属性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此外,还需要引入专人的人才,参与到公共管理服务工作之中,保证农村公共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接下来将会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农村公共管理机制是保证各项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对此,相关部门应当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当地的发展状况,制定一套符合当地发展的公共管理机制,从而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此外,还应当推进“城乡一体会”建设,将城市的优秀资源输向农村,加快农村发展。与此同时,城市所具备的基础设备也应当向农村普及,充分利用城市优势,带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例如,江西省在第九次扩大会议期间就提出了十几条与之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全部指向该省农村公共服务工作,在制定了专业标准的同时还完善了相关的公共管理机制。这些政策涉及到了农村劳动力、卫生水平、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对此,别的省份应当积极学习其中的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本省情况,提出一套符合本省发展且完善的公共管理机制。
一个地区要想得到发展,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之上,各项计划才能得到落实。所以要想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大相关投入,普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资金必须要合理利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点。例如,道路、水电和通信等都是一些重要的公共设施,和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资金应当大部分用来改善这些方面,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精神面貌,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除此之外,由于农村的地形特点比较复杂,有关部门在进行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当结合当地环境进行设计,以求达到最好的设计效果。另外,针对不同等级的乡镇和村庄,也有不同的建设任务。对于乡镇一级,需要重点建设道路、医院、通讯和垃圾处理设施;对于村庄一级,则应该重点建设道路和通讯,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当地卫生所、学校等设施的建设。除了资金投入之外,当地政府还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效力,引入企业投资,参与到农村公共基础设备的建设和管理中来,这样就能够促进企业竞争,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公共设施质量。最后,还应当为农民提供一个稳定投资方式,引导农民进行投资,让他们能够将手里的闲置资金应用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中,然后政府在给予相应的回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快当地公共基础设备的建设速度,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基础服务,而且可以让农民增添一笔额外收益,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农村的工业化进程也会对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造成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许多农村还在沿用传统的劳作和生产方式,这和他们守旧的思想和传统的观念有这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之上,农业生产效率难以得到提升,农业资源也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工业化进程还未普及,农业还需要低效益的弱质产业,而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农村的公共管理体系也很难形成。针对这个问题,国家有必要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通过工业手段提高农村经济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多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例子,这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发展农村工业化首先需要明确自身条件,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实施工业化发展,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某些地区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就可以发展矿业;某些地区的农产品比较好,就可以建立加工厂,对农产品进行深入加工,然后再进行销售;某些地区的地理环境比较好,就可以发展旅游观光业。以上这些手段都可以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不仅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基础服务,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性。对此,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开展农村公共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相应管理机制,大力招收相关人才,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