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化在机械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应用

2021-11-26 16:51胡韶奕王传璐
魅力中国 2021年28期
关键词:产学研机械人才

胡韶奕 王传璐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贴合我国当前时期情况所提出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将产业、教学单位以及科研机构进行高度的融合,通过合作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科学合理地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是可以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探究创新能力丰富巩固自身理论体系的[1]。就目前就业前景来看,机械专业依据着国家的大力扶持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保障机械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与实现自身价值,必须加大对于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视程度。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完全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全方位整体教育,加快学生将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生产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实现综合素质教学的目的。

一、产学研一体化的含义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经济结构的转变,都对于机械工程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与持续性增长,高等院校必须加大对于机械专业学生的重视力度,为国家输送一大批高素质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的成长[2]。产学研一体化的浅层意识就是将生产、教学与科研三者亲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增加生产环节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加强对于理论知识体系的重视,保障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其原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而科研是指学生的钻研创新能力,因为机械教学作为高技术学科,对于技术要求较高,整体发展必须基于先进技术,所以在对于机械相关专业学生的教育中也要加大对其创新钻研能力的培养。利用这三个方面的高度融合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实现自身价值。

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环节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对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该教学模式中,合理地将实际生产活动结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巩固理论体系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实操能力。在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时,必须要贴合自身实际环境,依据当前时代发展的走向,将该教学模式合理的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充分地发挥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生产流程中是学校针对机械相关专业的要求,通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并加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是基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思想,为学生构建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其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将学生安排到实际生产中也可以弥补学校自身设备不齐全这一方面的短板,完善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生产环境,了解公司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特点,同时借助于企业中资质较深的员工进行实践培训,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自身的实操能力。鉴于此,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中将学生安排到实际生产场所中,可以显著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实操能力及专业水平,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加大对于理论的重视

高等院校的主体教学任务就是为学习教授全面的理论知识,在新时期高等院校必须加大对于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重视力度,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的融合,在学习中领悟原理,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实际的教学中,会有一些实践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也可以对其有着补充作用[3]。在教学中增加实践可以检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质量,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领悟与理解。其次,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会对于自身的专业理论体系有着一定程度的完善作用。教师在实践中也会丰富自身经验,进而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为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案例基础,推动机械相关专业教学的发展。通过实际生产环节,学生可以对自身的真实水平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并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为日后步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三)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

学校与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应用的核心因素,可以为企业提供优质且丰富的人才,并且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培养其自身的钻研创新能力,推动机械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良好的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切身参与到实际生产之中,体验生产的整体流程,同时在与企业工作人员的沟通中,了解到更多的案例以及经验。对于教师来说也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更好地参与到科研环节,完成生产要求。因此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科研让学生通过实习培养自身钻研创新与管理能力,助力学生设计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科研成果。其次,也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并对合作企业实际生产有着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在这其中,学生与教师都有着专业能力的提升,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保障,实现了互助互利的双赢局面,也是值得大范围推广原因之一。

(四)为社会输送更多复合型技术人才

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对于机械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依据这些要求可以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主要是接受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产学研一体化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在实践能力上的短板,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管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规范其行为,从而成为复合型技术人才。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研时,因为学生拥有较高的实操水平,可以设计出更加有用合理的成果[4]。学校将学生安排到企业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就业率。总而言之,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校就业率,为企业输送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进而推动机械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三、合理地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措施

(一)加大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力度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更为注重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在机械专业实际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在课程的规程中要加大对自身能力的提升,细心认真地完成教师所下发的任务,积极虚心地向企业员工进行请教,培养自身的实操能力,为日后步入相关行业提供基础保障[5]。在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同学生一起进入企业生产车间。教师在这期间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依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学生分工,规避因为害怕学生出现失误让其进行一些简单的记录与调查工作这一情况,这种情况是完全违背了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核心目的的,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教师应该及时地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实际生产中,以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为根本,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核心目的,为企业培养更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深化校企合作关系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目的是需要相关企业与学校共同努力的。相关企业与高等院校深化合作关系,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素质人才。高校需要加大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加大对于学生自身相关专业理论体系的建设,不能将学生直接丢给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培训,这样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就相关企业来说,要加大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环节的重视力度,给予每一位学生充足的实操机会,保障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实践工作,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6]。相关企业与学校通力合作,才可以确保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其次,高校为相关企业输送更多的机械相关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企业也可以将行业的最新动向提供给学校,学校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培养,提升专业就业率。

(三)提升社会形象

站在学生与社会的角度来看,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中相关企业与学校是一体的,都是立志于帮助学生成长,因此无论是就企业还是学校来说都需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影响并保障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这样才可以为对方提供更好的条件,更有效地培养复合型素质人才。学校提升自身社会影响,不光是需要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更需要加大对教师团队的建设,提升师资力量,培养双师型人才,优良的教师团队是开展合理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相关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社会影响,需要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并开展合理宣传活动。相关企业与学校的社会形象,对于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价值的充分发挥有着积极影响,并可以推动机械产业与机械教育事业的同步发展。

(四)完善学校相关设施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学校来说是稚嫩的,没有任何的社会经验,对于未来也普遍的充满迷茫的。多数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有接触过专业设备,空有理论知识的他们无疑就是纸上谈兵,如果直接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习,可能还会需要较长的适应期[7]。因此学校要完善相关设备设施,让学生提前对于相关专业的设施设备有着一定的认知了解,降低其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时间。即使学校的设备比不上企业的先进专业,但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在实习中的适应时间,提升学习的时间效率。

总结:根据本文所阐述,机械相关专业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培养出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会贯通的复合型素质人才,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其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就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大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学习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为社会输送更多复合型素质人才。因此,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中,要深化相关企业、学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充分地发挥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价值,培养出更多复合型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产学研机械人才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人才云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调试机械臂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