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娜
(安阳广播电视台,河南 安阳 455000)
有科学家对声音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果在幼儿入睡前,反复的讲述一些语言与语句,长此以往,语言内容及观点便会深刻在幼儿大脑内,形成无意识的一种认同。事实上,声音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有一种神奇的说服功能。在出现外来入侵的时候,眼睛可以选择关闭直接阻断视觉刺激,但是耳朵是永远敞开的,声音的传播具有很强的散射力与穿透力,让人类无法选择逃避。也正是结合了媒介的散播特点,成为了新闻叙事语言中的重要整合元素与语言运作的媒介工具。因为声音的穿透力较强,能够控制人类的听觉及与声音有关的感受。人类在文字出现以前,一直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以此延续中华的传统文化。在电子媒介出现以后,含有声音元素的人声或音乐声就成为了新闻传播的电子信息时代。
从过去的新闻到现在的融合新闻,随着新闻形态的不断更新,声音叙事也展现了新的特征与不同趋势。过去的新闻叙事运用的是经典的叙事学术的框架,按照单一平面的方式展开,在报道新闻时也主导事件的结构与框架,直接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真与逻辑,而融合新闻的叙事结构体系是多维素的开放性与多空间整合的,具有融合性与交互性的特征,能够让融合新闻呈现新兴的表现形态。在过去的新闻叙事中,为了展现广播与电视新闻的叙事问题,声音的呈现大多是一种单一的叙事元素,将新闻中的信息传播交给耳朵,最后呈现出独立与封闭式的听觉体验,或者利用电视画面讲述新闻事件,运用声画对位的传统声音语言方式。对于广播与电视而言,声音“景观”更多的是在故事与情感的维度上进行制造。而融合新闻的声音一般不是作为独立的叙事元素呈现,是在与其他的媒介元素的融合中参与新闻内容的表达与叙事,由于融合新闻中的多媒融合特点,与其特有的新媒体话语方式与形态特征,例如趣味性、情感式与互动性的表达特点,打破了过去的新闻声音叙事语言及其认知声音“景观”。
事实的新闻包含本体意义上的客观新闻事实与认识意义上的经验事实。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受众一般无法得到绝对语言上的客观事实,都是由新闻工作者与受众人群共同建立的新闻事实。而声音正好可以营造这种强烈的现场体验,在新闻的播报中,有让受众有重返现场的真实体验,能够充分的调动受众的心理感知,让人们通过经验感知过度到判断事实的认知。融合新闻并不是将不同的元素随意的整合在一起,而是将具有媒介渠道的特征与新闻议题的属性融合成不同的元素,并产生协同效果。所以,要进行呈现声音叙事的事实考察,就应该将其与多媒体融合的多模结构相融合,置于新闻可视化的视觉结构中,对于新闻人如何抵达新闻事件的现场,探究事件的真相进行分析与研究。声音不仅能够激发人类的听觉,也能够唤起人类在心理上的幻觉与幻景,让人们在想象之上的景象亦真亦假,充分的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让受众与现实有更好的接触与认识。声音可以通过技术的变迁与声音的本质营造出现场的感觉,在传统的一些场合中,声音不能脱离音源单独存在,而音源要与一定的时空依附才能出现,这样的声音使人产生一种现场感。随着声音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声音可以成为了不在场的在场,通过技术使得声音能够与音源分离,制造现场感的声音。
在一些新闻的公共事件中,新闻媒体人对于人声、环境声与音乐声等声音的形态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呈现,不仅塑造了突破日常生活与情感的戏剧场景与诗意景观,也有利于公众对于新闻事件的信息内容有更好的了解,更能抵达事件的本身。此外,声音的叙事一般也只在两个维度内展开,一个是人声与环境声可以为人类提供鲜为人知的证据与线索,这也是讲述事实新闻的有效依据。二是音乐与音效营造的一种故事性与戏剧性的感知“景观”,以增强新媒体时代下用户的代入感与认同感。例如:当下最流行的短视频新闻,用其相对独特的声音叙事方式,成为了社交媒体平台上最受欢迎与关注的融合新闻形态。整合了图像与文字、声音的功能,在新闻的公共事件中有调查事件与报道的重要作用。但短视频由于时间相对较短,不像传统的电视新闻,能够利用详细的解说对新闻的背景与事件的发生进行详细的解说,而是利用较短的文字形式,对新闻事件的背景进行简单的解说,事件中的关键信息也都是采访的内容及周围的环境声音,整段视频也始终穿插着各样的音乐与音效。简洁明了的人物采访能够让受众在短时间内了解事件的起因与经过,视频中的环境声音也能营造真实的现场感与代入感。如果说电视新闻中使用的音乐还相对保守与谨慎,那么无声源的新闻往往会引发受众产生诸多的纷争,而短视频的新闻就合理的解决了以音乐入场的合法性问题,每则新闻短视频中都会出现相应的音乐与音效,能有效的烘托受众的情绪,营造事件的氛围,创新叙事的节奏,通过声音的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化与情景化的内容,重塑成不同于传统广播电视的故事的“景观”。
在融合新闻的声音中除了呈现事实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表征符号参与叙事。表征是用语言向他人有意义的对世界进行一定的语言描述。声音是一种符号的表征元素,强调事件的推进、设置与冲突的基本叙事功能。回到叙事学的基本结构中,就能真正的理解融合新闻的声音叙事与语言问题。新闻叙事包含两种常见的叙事,分别是空间叙事与时间叙事。空间叙事指通过地理空间的变化构建新闻的故事,而时间叙事是指要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呈现新闻事件发展的整体过程。要将声音在新闻叙事中的表征完整的体现,就要提供空间叙事与时间叙事两种基本认知的结构框架。也就是说,利用分析时间与声音,空间与声音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的提升声音叙事中的时间想象力与空间的创造能力。
在面对声音的形态时,人们会直接寻找声音的源头与声音的背景,将其作为声音属性的一部分并加以感知,使得声音符号承载了更多远化和丰富性的信息内容。声音一般都富含者时间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就像时间维度上的过去与事件;空间维度上的地点与情景。因此,当融合新闻开始选择并开始使用有特征性的声音符号时,就能够激发人类的时空感知与时间记忆,声音就像时光机或者是传送门,可以将人类带回到过去特定的时间点与历史场景中。因此,新闻的声音叙事与人们的经验与记忆力密不可分,是声音符号通过记忆力的功能,让人们实现叙事意义上的时间或空间的切换。
融合新闻与过去的新闻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的分量更加的重要,这也是数据新闻成为非常重要的融合新闻形态的原因。在过去对新闻的理解中,数据新闻在主体上一直强调对现实世界的提炼与视觉表征,主要表达的就是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利用视觉形式来呈现数据信息的关系。在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拓展了数据新闻的外延与内涵,数据的可听化也变成了数据可视化之后的数据新闻的又一重要的新闻表达方式。数据可听化是利用声音展现数据信息,将声音的数据关系转换为声音景观,通过声音的方式对新闻的事件进行讲述。在声音进入数据信息的符号体系时,数据性新闻就开启了新型的表达维度,创设了全新的新闻感知与新闻事实呈现的新方式。在对声音叙事作为数据信息再现研究的同时,需要明确可听化的重要意义。可听化是反映某一领域中数值与声学的关系,以便人们更好的理解原来的关系。目前,可听化已经获得了相对系统性的关注与解释,是利用非语言的声音进行信息的传递,将数据信息的关系转化为声音中的感知关系,达到交流与解释的目的。换言之,数据信息的可听化是利用声音关系来表征数据的信息关系,能够更好的进行社会交流与声音的向度。
在出现数据信息可听化之前,数据信息可视化已经相对成熟,可视化一直被视为数据信息呈现的最标准样式。在现代,数据信息可视化已经相对成熟的背景下,新闻行业依然有将数据信息可听化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因此每个人的视觉与听觉都是完全不相同的。基于目前数据可视化逻辑的数据性新闻呈现出的新特征与新趋势下,融合新闻中的数据信息重现的声音叙事的表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利用声音与画面的配合讲述数据化的信息,这也是字面含义的数据信息可听化,利用声音对新闻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声音的复述,也可以理解为利用声音对新闻数据进行二次强调。在这一类型的融合新闻数据中,画面的呈现是跟数据相关的图表与场景画面,而声音的功能则是通过直接对相关新闻数据进行直接的陈述,利用声画对位的方式进行新闻数据讲述。二是利用数字的声音来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声音或场景。数据信息可听化最常见的特征就是利用声音表现时间或者空间序列的新闻议题,在声音的维度上与时间或者空间的关系最接近。三是利用音乐或者音效的形式重现数据信息逻辑。利用可视化的音频呈现用户在媒体平台上发布新闻的情感变化,通过音乐方式展现新闻的内容,例如地震声音,枪声等现实的声音讲述新闻的故事,创作者利用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及音色的变化来展示不同新闻内容的情感变化。但数据信息可听化中的“解码”与“编码”呈现不对等的关系时,一些对声音理解相对较差,或者对声乐感知有误差的受众就可以轻易的排除在新闻传播的链条之外。目前的数据信息可听化形成的声音数据,很难形成独立的、完整的新闻叙事,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尽管数据信息可听化为大数据的处理与展现提供了众多新型的解决办法,但是在进行可听化的实践中,声音关系能否真实的反映大数据的关系依然是个未解之谜。由于个体的声音分辨都存在不同的特点,每个音色的代表是正情感还是负情感,对于相关的判断也都不尽相同,者使得人们对于数据所反映的声音理解也易产生争议,这样就代表,声音重现的数据科学性与专业性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数据信息的可听化就需要与可视化的形式互相融合,这样才能够清晰有效的讲述新闻故事。
相较于过去传统的新闻语言结构,融合新闻发挥其多媒融合的语言属性及特征,在整体上展现的是一个视觉性的结构框架,是在可视化的基础上建立新闻表达的视觉想象力。在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融合新闻体系中,可视化并非是全部数据信息关系的真正原因,是体现视觉修辞意义上的一种关系再造的结构,最终只是重新塑造了一个新型的数据信息表与逻辑表征。从视觉的角度来观察,融合新闻的视觉语言建构,其主要对应的有五个语言修辞与使用原理,空间修辞、时间修辞、数据修辞、交互修辞与关系修辞。由于其中的关系修辞与交互修辞都是指向特定的融合新闻形态,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因此,要将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及关系叙事共同融合在新闻的叙事中。利用时间叙事的方式在时间的维度上寻找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用空间叙事的角度展现新闻报道视角的宏观与微观的转向,强调从空间意义上掌握新闻故事的运作机制;利用关系叙事的方式打破传统新闻相对静态且单一的因果关系,强调大数据技术与思维展现多元素新闻之间的结构与关系。
总而言之,新闻叙事语言是一种新闻专业的艺术,极具广泛的研究与发展的空间,新闻叙事语言尚处在年轻的发展阶段,需要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经验总结,不断探索,强化日常的工作,进一步的扩大叙事的领域与语言运用的范畴,更要注重语言的更新与创新,提升新闻叙事语言的表达能力,更好的推动新闻节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