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欣
(河北 唐山 063300)
市政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常常会因为诸多方面原因导致热水循环系统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比如,没有考虑多环路阻力问题,热水管网设计缺乏规范性、合理性,没有和电器设计或者施工工艺配套等。根据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市政建筑中设计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该广泛推广应用立管循环方式或者支管循环方式,相对于干管循环方式而言,这两种循环方式可以节约大概10%左右水资源。而且,应该大力推广应用其他的一些节水节能技术,比如热泵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能污染或者浪费土壤以及水体。
在建筑供水系统中,卫生器具以及相应的配套配水器具是最直接,也是最终的使用单元。自从我国加入WTO 后,我国也慢慢开始引入国外先进的节水卫生器具。6L座便器在我国正式推广的时间差不多有10年了,目前我国也正在大范围推广应用4.5L 水箱节水型,而且也在逐步完善相应的使用标准。其次,我国很多大、中城市也在积极采用红外感应开关、延时自闭阀等效率更高的节水器具,同时也在积极推广一些具备条件的市政建筑。其次,阀门、水龙头等卫生器具配套器件也在积极推广具有一定节水功能的器件,比如泡沫口水龙头、充气水龙头以及两档冲洗阀门等都可以节约20%左右水资源。
对于市政建筑给水系统节水情况而言,管材的管壁粗糙度、耐腐蚀性能以及卫生性能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镀锌类等管材的耐腐蚀性能比较差,如果应用于生活给水管道,不仅会出现管道堵塞、泄漏、腐蚀等问题,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微生物,大量繁殖致病菌,进而污染水质,出现“黑水”、“黄水”、“红水”等问题。其次,如果管材的耐腐蚀性能不佳的情况下,在管壁结垢后,内壁会变得粗糙,大大增加管网阻力,这样就会导致超常加压,使能量浪费。因此,现代市政建筑建设中应该大力推广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等复合材料管材以及UPVC、PPR、PE 等塑料管材,这些新型的给水管材都具有良好的节能、节水效果。
市政给水管网的余压通常基于0.15pa-0.3pa 左右,基本上可以符合地上3-5 层左右以及地下各层的供水要求。在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市政建筑只有对地下用水采用直供的方式,其他建筑用水部分都采用加压给水方式,这样直接浪费了市政管网的余压。目前,市政水压供水系统中比较常用的供水设备是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这种设备最大的优点是在用水高峰期,针对水压不足的地方可以自行补压,这样就可以将管网余压充分利用起来。而且普通泵体从室外管网直接抽水的过程中,应用该种设备可以有效防止外网压力下降,而出现外网负压的现象。
目前,我国市政建筑中应用最为常见的热水供应系统,将该系统的配水装置开启后,正常供应热水之前都会有部分提前配置水量会流失,这部分水量并未实现自己的使用价值,造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目前国内大多数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节水意识,但是相对于普通居民家庭而言,市政建筑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市政建筑卫生器具经常会有超压出流的现象。卫生器具中的给水配件阀前压力相对于流出水头远远偏高的现象就被称为超压出流,而超压出流量主要指在单位时间内,给水配件出水量和额定流量之间的差值。通常情况下,居民家庭和市政建筑中用的卫生器具间型号相同的情况下,流出水头和给水额定流量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导致超压出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使用者的节水意识淡薄,使用方法不正确。
市政建筑的阀门、管道等因为自身质量问题,或者没有得到及时维护,常常会出现泄漏事故,导致管网水漏耗。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在欧美地区国家,平均管网漏耗率大概在12%左右,最少也有8%。因为机械加工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管网漏耗率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远远偏高。其次,我国当前市政建筑中对于再生水以及中水水的有效利用率比较低。市政建筑给水排水节能设计应该是市政建筑工程建设节能的重要环节,在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应该积极推广应用新型有效的节水器材以及先进的节水措施,充分利用中水,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促进现代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节约保护水资源,是我国近几年大力推广的环保意识,也是未来社会永恒的主题,它涉及我国排水每个系统的重要环节。所以也给我们建筑排水的工作人员,提出了相当的严峻的问题,因此设计时要符合节能环保的主题;形成全社会节能环保的氛围,只有这样节能环保才能落到实处,推动循环经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