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红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之下,新农村的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等多方面都处于变化当中,现阶段对新农村语言生活的研究也显得愈发迫切。义乌是一座依山傍水、人杰地灵的城市,乡村振兴政策的大力推行加快了义乌城乡发展协调推进的步伐,研究义乌新农村语言景观有助于了解义乌新农村语言生活,为繁荣乡村文化、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提供语言层面的支撑,促进新农村全面发展,从而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
马畈村位于义乌市大陈镇,村名来源于一畈牧马的荒滩,古时曾为驿站,自建村以来,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文化底蕴深厚,独具魅力。近年来,村“两委”协同村民经过几年的摸索,走出了一条以居家亲子、农业观光、绿色骑行、亲近自然为主的特色旅游发展之路,村内的牌匾、路牌、商铺招牌、宣传标牌、对联楹联等均能体现出马畈村独有的历史特色和文化底蕴,是研究义乌新农村语言景观的较佳选择。
研究采取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便更为全面地描述现阶段马畈村语言景观的面貌。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将当地的语言景观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记录,排除重复或不清晰的照片后,共得到马畈村语言标牌247个,其中官方标牌190个,私人标牌57个。根据Spolsky&Cooper(1991)对语言标牌在功能和使用上的分类标准,[1]我们将马畈村的官方标牌分为教化标牌、警示标牌、宣传标牌、指示标牌、科普标牌、其他标牌六类,官方标牌主要以指示标牌、教化标牌和宣传标牌三类组成。马畈村的私人标牌可分为商铺招牌、广告牌、对联楹联、装饰标牌和提示标牌五类,私人标牌以商铺招牌、对联楹联为主。
马畈村内有单语标牌206 个,其中纯简体中文标牌占比69.5%,纯繁体中文标牌占比7.4%,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标牌占比1.6%,简体中文+汉语拼音标牌占比1.1%;双语标牌41 个,其中简体中文+英语占比18.9%,英语+简体中文占比1.1%,简体中文+英语字母占比0.5%。双语标牌中,简体中文+英语标牌中语码从上至下排列,汉语处于上方,英语处于下方,且简体中文语码比英语语码更清晰,优先语码是简体中文;英语+简体中文标牌中,英语位于上方,字号较大,汉语处于下方,字号较小,优先语码是英语;简体中文+英语字母标牌中语码从左至右排列,简体中文语码出现于语言标牌的左侧起始处。因此马畈村语言标牌的优先语码是简体中文。
语符的空间组织方式和语码顺序与标牌上信息的凸显性密切相关。根据统计,村内包含简体中文语码的标牌226 个,包含英语语码的标牌40 个,包含繁体中文语码的标牌28 个,包含汉语拼音语码的标牌2 个,包含英语字母语码的标牌1 个。从语码取向的分析中可以得出马畈村的语言权势关系为:简体中文>英语>繁体中文>汉语拼音>英语字母。Spolsky(2009)提出公共标牌的语言选择通常要考虑使用创设者熟知的语言书写、使用读者能读懂的语言书写、使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能表明自己身份的语言书写。[2]简体中文是马畈村的权势语言,这一情况是受到马畈村地理环境、语言环境以及国家语言政策的影响而形成的。英语是马畈村出现的唯一外语,因此英语是马畈村的强势外语,语言标牌中英语的象征功能得到凸显,这是义乌国际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第一,官方标牌汉英翻译不对应。例如,马畈村当地有九房厅古建筑群,语言标牌中标注了“九房厅”,但下面的英语“NINE ROOM HALL”明显是直译,无法体现汉语名称的意蕴。第二,私人标牌置放不和谐。马畈村的私人标牌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越界式放置标牌,以私自张贴的广告牌为主,比如废弃汽车车窗上的回收车辆广告,新村建设区域中随意写在墙上的叉车广告等,影响了新农村语言景观的和谐美观。第三,标牌用字、书写不规范。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该村语言标牌中出现了错别字、二简字、拼音错误、繁简字混用的问题,给标牌阅读者造成了困扰。例如,“快去看希奇”的“希”是错别字,正确的写法是“稀奇”;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拼音标注为“SHE HUI ZHU YI HE XIE JIA ZHI GUAN”,“HE XIE”应为“HE XIN”。此外,部分官方标牌的英语书写不规范。《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1 部分:通则》规定:“官方标牌的英语字体应使用相当于汉字黑体的没有衬线的等线字体,如Arial 字体。”马畈村垃圾箱上的英文使用了和汉字一样的手写字体,汉字笔画粗细不一,英文字号较小,内容不容易辨识,字体不符规范,应当使用黑体或者Arial 字体。
首先,要注重语言文字规范。简体字是我国通用的中文标准字,村中的招牌、广告、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必须使用简体字,最大程度发挥语言景观的交际、服务、教育等功能。文物古迹、书法、篆刻、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为语言景观增添艺术性的表现形式。政府在设立语言景观时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基准,做到用字规范、拼音正确、符合语法、语句通顺。
其次,提高语言服务水平。义乌新农村的语言需求与语言服务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新农村指示路牌的缺乏会为游客游览造成困扰,需要合理规划,设立清晰明确的指示路牌。现阶段新农村语言景观以汉语标牌为主,可以满足本土人口的语言需求,但是也存在着双语标牌和多语标牌缺乏的问题。作为国际通用语,英语的使用日益频繁,村内的宣传标牌、指示标牌有必要设置英语,为中外游客提供更好的语言服务。
最后,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新农村语言景观可以看做是精神文明程度的体现,是新农村的“门面”,马畈村的语言景观以官方标牌为主,政府部门对于语言景观的总体设计决定着新农村的精神风貌。总之,语言景观的规划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宏观的指导和决策,提升自身的语言服务水平,打造能够体现新农村特色面貌的语言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