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芹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00)
近几年来,国内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而高等学校图书馆也是重大公共事件的高频发生地[1],尤其是图书馆内的文献资料和社会设施较为密集,也是学生聚集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一旦图书馆的设备设施或者信息资源遭到损害,将会严重的威胁图书馆内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文中以重大公共事件为背景,探讨突发事件下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应急管理。通过在高校内增设专项管理部门、完善图书馆管理预案的编制内容、对预案实行多次演练并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后的恢复管理工作等几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的进行应急管理,通过上述几项措施对学校图书馆应急工作进行全面管理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实际借鉴。
危机事件管理专家W.Timothy Coombs 指出“事件具备不可预测性,但也并不是不可预期。优秀的组织机构对事件发生的态度是早晚的问题。”要积极借用组织的力量有步骤的建立由事件预警部门开始到事件处理的具有系统性质的机构[3]。因此,第一,高校图书馆首要任务即为增强馆内的事件管理协作网络的构建力度,建立具备区域性甚至全国性质的图书馆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合作组织,联合行业资源公共做好防备工作,进而有效应对危机事件,以最大限度降低事件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工作人员以及馆内设施设备的损伤;第二,高等院校图书馆事件管理必须纳入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日程,在现有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可实际操作的危机事件管理机构,这个危机事件管理机构可以与现行的学生工作处、校办等机构有机统一起来,由上级进行垂直领导,对本校图书馆可能发生的事件问题进行监控、预警、分析和应对,及时上报相关领导予以重视,集日常管理与事件管理于一体。这样在事件爆发时,便可启用危机事件管理程序[4]。
例如,分析了哈佛大学图书馆大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措施和实际应对情况,哈佛大学设置了大型突发公共事件机构,针对学校图书馆可能发生的一系列突发性公共事件,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预防政策。与此同时,除了哈佛大学以外,美国牛津大学、国会图书馆等人员聚集较多的图书馆都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对于预防突发性公共事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高校图书馆在制定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的过程当中,明确了图书馆突发事件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绘制出了图书馆内部的平面设置以及疏散路线,同时确保馆内消防设施布置的合理性,从根本上预防和降低图书馆突发事件的发生。
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属于高校人员集中和突发事件也较为集中的地点,而重大公共事件突发时也与高校内的图书馆具备的特点进行结合,最大化的细化事件发生类别,基于细化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急预案,提升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以国家总体预案的分类为基础对突发事件实现划分过程,高校图书馆在实现评估后,将实际情况与历史资料进行结合,细化公共事件的种类。
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可操作性。因为在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结合图书馆重大公共事件发生的特点,确保应急预案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长期性,有此同时,在编制预案的过程当中,还需要结合高校图书馆在设备设施和资源上的布置情况,根据图书馆的实际特点对预案进行完善和优化,这样能够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在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比较和分析不同公共事件的处理方法,从而选择可操作性最高的最优方案。例如在制定事件处理方案时,需要先构建一个初步的预案框架结构,分别制定和完善处理方案的指导思想,明确管理人员的选择和应急处理措施,制定相对系统和完善的应急保障程序。对此,吉林大学图书馆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消防疏散预案,并组建一支图书馆消防疏散领导小组,负责对图书馆的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图书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还需要全面规范和完善图书馆疏散预案作业程序,以确保整个疏散预案的规范性与系统性[5]。
组织应急演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也能够提升馆员对于图书馆应急与安全管理的重视度,刺激馆员和读者主动学习应急知识,并在演练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了解不同应急行动的程序和处理方案,也有利于馆员和读者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这些应急知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应急演练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功能演练。即为了触发或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功能而举办的演练。第二,综合演练。即为了检验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而举办的演练。第三,检验性演练。即为了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及应急准备而举办的演练。
在重大事件突发且结束之后,需要对事件所涉及的一系列影响进行处理,对此就需要高校组建起图书馆事件重大事件恢复小组,对更大事件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恢复小组的事件处理人员需要针对重大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结合事件的影响范围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恢复工作,对于不同事件需要采取不同的恢复措施。
应急管理的收尾环节就是事件总结,因为在发生重大事件后,会对图书馆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在事件结束后对该事件进行总结,分析事件的起因和应对手段,为未来提高图书馆的安全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一,分析引起事故的原因和过程中所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为增强图书馆的应急水平提供参考;第二,对此次所发生的事件处理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工作内容、处理效率和监控系统的评价,找到在处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针对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第四,吸取事件处理经验和教训,并将事件过程制作为案例,为开展员工应急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员工事件管理技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