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渊红
(永川区委党校,重庆 永川 402106)
前言:国民财富视角之下,中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与各地域自然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撑等多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关联,为了实现提升国民财富目标,还需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扫清障碍,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国民财富视角不同于某个人或者是某个地区财富视角,是基于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财富的总和,从全国范围内人民掌握财富数量以及质量进行全面的衡量。在这个视角之下,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均衡、稳步、高质量的发展,就能够从宏观的角度上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降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人民群众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以后的发展中也能够促进各地区政府,积极学习与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经济往来,促进各个区域经济实现稳步提升[1]。
国民视角之下,最能够体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性的重要衡量指标,就是各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会通过衡量各地区人民消费能力、医疗水平、教育支出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经济相对发达的北上广、沿海、资源丰富的省份,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生活质量也就较高,相反在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地理环境有相对偏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就落后于我国发达地区,如西藏、甘肃、黑龙江等地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低于全国其他省份,这就直接造成本地人们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在国民视角之下,单独几个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并不能代表全国财富发展的水平。所以可以说这种发展情况拉低了我国国民财富的质量。
当下在全国范围内依照经济发展水平程度来看,可以将全国分成经济最发达区域、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以及经济落后区域,划分的标准主要是通过各项经济指标实现的。通常情况下,经济最发达区域、较发达区域人均GDP、劳动生产率、人均财政收入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都要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如北京、上海等地,而欠发达区域以及经济落后区域则相反,人均GDP 较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各项支出与投入的标准,在四个区域层次中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由此可以说基于国民财富视角之下,各区域经济总体指标就有明显的差异性[2]。
全国各个地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区域经济总体指标之间存在的不均衡差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个地区发展经济的基础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难以支撑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同时也影响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3]。通常情况具有丰富资源、交通环境便利、地理环境优渥、且处于我国政治中心的区域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例如中国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在发展经济中自然会拥有更多的资源,广州、深圳地区作为沿海发展经济特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政策支持,自然要比其他地区发展的要好。
国民财富视角之下,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失衡的主要因素与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在东南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当地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航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盐、旅游业以海洋油气业等,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相对于沿海的内陆地区,如西藏、新疆以及甘肃等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虽然具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地势险恶,在开发的时候具有很大的难度,并不能很好的支撑本地经济发展。同时由于维度较高,极端天气较多,造成了当地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在全国财富视角之下,想要实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基础条件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起着阻碍作用。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非常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从过去高速发展经济目标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早日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做好铺垫,各个地区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也应该深入理解国家政策,围绕经济发展主旨做好经济发展规划,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就目前一些地区来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与经济发达地区水平有明显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经济规划水平不高,采取的发展措施不够彻底,没有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挖掘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造成经济落后。这样一来,由于没有自身的优势,就很难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也难以将开发商、经营商引入到本地区来,从而加大了区域之间的差距[4]。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为了改善当时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进行了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策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但是由于没有匹配完善的均衡发展措施,除沿海等地区之外的区域经济发展还是相对较为落后。发展至今日,在推动中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时,由于中国区域较大,制定的措施很难兼顾到每一个省份,同时还缺少必要的法律措施给予保障,这就严重的拉开了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基于国民财富视角之下,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就会影响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我国政府部门还应该重视制定全面的促进区域实现均衡发展的策略,为这些地区提供政策优势,从而拉动经济发展。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首先,政府部门加大对于经济欠发达以及落后地区政策扶持,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给这些地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助推这些区域开创经济发展新业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差距。其次,本地政府部门还应该制定完善的惠农、惠企政策,如制定全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税收减免政策,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开通融资的方便之门,及时获得资金,搞活经济活力。再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当地政府部门要开发本地特色,实现因地制宜发展,打造区域品牌,从而吸引外商、外资到本地发展,将更多的资金、资源引入到本区域中,实现助推区域发展目标[5]。
结合过去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经济最发达以及较发达地区在开展经济活动时,一般都会选择到资源相对丰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发展,可谓是“强强联合”,这就会导致资源全部汇集到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就会失去很多发展机遇。针对这样的问题,本文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号召各个区域之间实现有序的跨区域发展。通过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各个地区资源的沟通与交流。如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可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专业,能够为本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实现资源的开发,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当下,我国轨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人们出行的便捷性以及时效性都得到了提高,这为推动经济主体之间开展高效的跨区域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各个地域应该抓住这样的优势,助推自身经济的发展。
基于国民视角之下,各个区域之间之所以出现巨大的发展差异,与当前市场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联,这直接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所以想要提高全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还应该重视做好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高度发达的统一市场,逐渐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完善国内市场发展程度。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持续提升全国基础技术设施,提升交通质量,加强东西、南北之间的沟通,完善发电、引水工程,改善投资环境。此外运用市场机制,优化生产发展要素,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渐推进产业升级。政府部门还应该重视要素市场培育,增强各种要素的流动性[6]。在积极的运作之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化市场,从而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对国民财富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均衡性重要性、当下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影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因素以及如何解决这种差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可以看出在国民财富视角之下,中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协调,降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也难以真正提高,影响了中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之所以造成这种差距,与各个区域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有着直接关联,对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认为各个区域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颁布各种利好措施,从而促进区域之间均衡发展,提高国民财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