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军
(广东省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 梅州 514000)
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极大提高了各类信息的传播时效,导致社会问题一旦进入公众视野便会迅速发酵,从而形成社会热点话题,引发大规模人群的关注和讨论。当前,国内外环境呈现日益复杂的趋势,对公众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播编辑人员在服务大众时,不仅要紧密围绕社会热点话题输出相关内容,还要充分重视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考虑广播作为主流媒体之一应该坚守的价值取向和舆论阵地。
融媒体时代下,各类媒体数量激增导致行业内部竞争加剧。与此同时,针对各个社会热点话题的报道量较之前显著增长,部分媒体为了第一时间吸引公众注意力,在没有掌握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即开始报道与传播相关信息。由于相关报道内容缺乏事实依据,大多具有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使民众无法辨别真假,盲目宣泄情绪,造成社会热点话题愈发复杂化,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1]。
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及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的诞生,让普通民众也能参与到社会热点话题的报道与传播过程。以广播为例,听众接收到社会热点话题时,能够通过留言互动等形式参与讨论,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二次传播,使话题不断发酵升温。因此,民众的广泛参与一方面让社会话题的关注度更高,另一方面也让社会热点话题留存期变长。对于媒体从业者而言,民众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比较持久,他们也就有充分的时间去跟进和了解社会热点话题中存在的事实真相,从而客观地进行报道与传播。
广播编辑人员在对社会热点话题的稿件编辑过程中,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向大众还原社会热点事件中客观真相。广播媒体本身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其传播的内容一旦不严谨、不客观,会使广播媒介自身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因此,广播编辑人员在社会热点话题中应该清醒认识到不能为了追求热度而使用夸张、虚构等手法去报道相关内容,要以中立的态度客观真实地完成相关内容的报道,以此维护和提升广播媒体的公信力。在社会热点话题中,由于不实信息肆意传播,且部分媒体、营销号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蓄意挑拨,导致社会大众的情绪逐渐失控,甚至引发大规模的负向社会舆论,对社会的稳定团结造成一定的危害。广播编辑人员应该主动践行社会责任,体现主流媒体人的担当,深入挖掘热点话题背后的事实真相,优化表达方法和表达手段,有力有效地引导正向的社会舆论,使民众的情绪回归理性,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2]。
社会热点话题的发酵往往夹杂着负面、消极的声音。目前我国多数互联网社交平台未要求用户实名制认证,部分用户便将互联网作为法外之地,违背社会道德与公序良俗,肆意发帖,造成负面能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广播媒体覆盖群体广、用户数量多,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之一。因此,广播编辑人员应该具备透过社会热点话题看事情本质的能力,在对社会热点话题相关内容的审核与编辑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是非观念,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过潜移默化,让大众远离网络中的负能量,理性看待社会热点事件,有序参与社会热点话题的讨论。在灾难、事故类别的社会热点话题中,广播编辑人员要以人为本,注意措辞,安抚大众情绪,体现人文关怀。此外,广播编辑还要积极利用广播媒体自身具备的平台优势,向社会大众提供信息服务。比如交通频率广播在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中应该及时发布应急处置和交通疏导信息,从而安抚大众情绪,减少交通压力。
广播编辑人员主要负责相关报道内容的选题、广播稿件审核以及内容编排,因此广播编辑人员自身的职业认知和专业素养显著影响着广播内容的质量。新发展格局下,广播编辑人员要强化职业认知,坚定政治和思想站位,提高业务本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首先,广播编辑人员要从思想角度,认识到自己职业所具备的特殊性,时刻将社会责任放在心中。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认可广播编辑这一职业所具有的社会责任,相关从业人员在社会热点话题的相关报道中才能不被“热度”迷失眼睛,理性开展报道。其次,广播编辑人员要通过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政策,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度,从而把握正确的广播选题和播报方向。广播编辑人员在社会热点话题的播报中,要体现政治立场,通过政策依据、法律条款的解析等增加广播内容的权威性以及可靠性。然后,广播编辑人员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广播编辑人员自身的道德观念和是非理念等会在广播内容中得到体现,这也就要求广播编辑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是非理念,并在社会热点话题的相关报道中精心编排内容,向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此外,广播编辑人员要加强专业能力。一方面广播编辑人员要提高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敏锐度,科学选题,合理策划内容,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提升广播媒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广播编辑人员要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内容表达上注意措辞和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听众负责。
社会热点话题影响广泛,广播媒体对其的播报往往也能收获大批公众的注意力。一旦广播编辑选题不当、对相关稿件的把控不严或者广播报道中出现原则性错误,会严重影响广播媒体的公信力,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即使广播编辑人员个人素养过硬,专业水平较高,也难免会因为遗漏一些细节等造成工作失误。因此,广播媒体内部应该构建合理有效的内部约束体系及外部监督体系。在内部约束体系的建设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健全广播编辑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从内部认识到广播编辑岗位的重要价值,其次要形成专业化、全面性的培训制度,以及对外交流机制,为广播编辑人员提供专业学习及能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二是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在对广播编辑人员考评时,不能只关注广播节目的收听率,还要着重考察编辑人员的政治水平、道德修养。通过考察评价,倒逼广播编辑人员加强政治学习和自身修养,从而在社会热点话题的相关专题报道中能够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能量。对政治立场不坚定、道德修养差的广播编辑人员要及时展开批评和教育,保证广播编辑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广播媒体面向大众传播信息,因此也要建立外部的监督体系,让同行业人员以及受众等广泛参与到对广播节目内容的监督中。通过社会力量的监督,能够有效督促广播编辑人员严谨开展工作,尤其在社会热点话题中谨慎选题和编排内容,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宣教功能[3]。内部约束体系及外部监督体系双管齐下,能够有效提升广播编辑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让广播节目质量更高,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近年来,在各式各样的新媒体挑战下,广播媒体等传统媒体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呈现出下降趋势。尤其在社会热点话题中,社会大众被营销号等此类媒体吸引目光,消耗情绪,导致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逐渐减弱。由于其影响力下降,广播媒体在舆论引导及传播社会正能量等社会责任的履行上也受到了影响[4]。因此,广播编辑人员要紧跟时代潮流,丰富和创新自身的编辑技巧,以此来吸引社会大众关注广播媒体,聚焦热点话题,从而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广播编辑人员要掌握大众的心理,在社会热点话题的内容编辑中,设置合理、有趣的关键词以及标题,吸引社会大众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广播节目保持期待,并通过互动交流,对受众的问题进行解答,以此形成良好的用户黏性。有吸引力的广播节目能够持续吸引社会大众的关注,让他们对社会热点话题持续跟进,不被虚假媒体信息干扰,掌握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理性看待问题。另一方面,广播编辑人员要积极学习和运用新兴技术。通过新技术的运用赋能广播报道,可以给大众带来与众不同的听觉感受,进而获得大众对广播节目的关注。同时,广播编辑可以突出自身节目的风格,从不一样的角度挖掘和阐述社会热点事件中蕴含的内涵,打造个性化的广播报道,以此在同质化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总结来看,编辑人员只有在广播节目得到大众关注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内容的设计和编排来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广播编辑人员要紧抓趋势,努力创新广播节目的编辑[5]。
社会热点话题也是社会大众关心的话题,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大众的需求。广播编辑人员要从当前社会热点话题报道与传播的现状出发,深刻认识自身在其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积极采取举措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以此助推广播节目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