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波
(赤峰日报,内蒙古自治区 赤峰 024000)
传统媒体多是由官方来进行控制的,上面的信息都是在验证和筛选后,才会被展示出来,一切虚假的内容都很难以该渠道被大众获知,所以“真实性”就成为了其最大的标签,也是优势之一。在这一点上,新媒体是有绝对劣势的,这是由其发布的来源决定的。同时,传统媒体经历了岁月的磨炼,所以模式是相当成熟的,体系也是完整的,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直属的记者和团队,能快速定位信息来源,对其进行处理与发布。此外,对新入行的员工来说,有着较高的要求,要在严格的审查下才能步入该行业,所以整体的素养较高,而且有着对于新闻要闻的敏锐嗅觉。最重要的是,对社会有责任感,能以正能量为导向,做好正确文化的输出。这就形成了公信力,让人们更希望以该渠道获得效益,从而推崇传统媒体。不过,其劣势也很明显,就是时效性有限,无法将消息快速传达。为了保证可信度,就要严格筛查,而且要经过编辑、排版等环节,大多时间被用在这上面,使传播略显迟缓。在该劣势下,媒体无法与受众进行有效对接,所以传达明显是不够流畅的,很多人都是在知道某一资讯后,才在媒体上看到,这显然会降低新鲜感。所以,真实性和时效性的不平衡,使劣势的根源,也阻碍了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虽然是一种在十年内诞生的新事物,但其架构已经比较完整,而且有着很多从业者。可以看出,其很受人们青睐,而且有成为主流的趋势,甚至可能取代原有的媒体。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发布者,所以会突显出其灵活的性质,也能让手机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的终端,成为信息的媒介,进而更为有效的扩散。这将使信息更为丰富,且不再只有严肃的新闻,增添了很多娱乐的元素。就比如当下的短视频,就是依靠这一点兴起的,也切实深入到了生活中。对比传统媒体,则这种优势就更为可观,甚至可以说是全面的领先。无论是效率、多样性还是互动上,新媒体都更为优秀,这恰恰是媒体应当涵盖的特质。如果从形式上看,则是相当多样的,依托于网络,除了能发布视频,还能随时开展直播。所用的设备也很简单,只需有摄像头的手机即可,在连接了网络后,就可以随意发布,不会有额外的限制。由于类别是丰富的,在整合了众多资源后,可以搭建起平台,以此作为发布的地点,这能方便受众去进行信息交换。在互联网+下,媒体所受约束被消除,特别在空间方面,基本是无限制的。人们可以充当媒介,并作为传播的一个环节,参与到媒体当中。这确实能提高便捷性,但也会有弊端,那就是不够真实。由于不能有效筛查,而且发布者过多,所以难免会有虚假的内容,有些人为了引人注意,会去编造、虚构信息。即便去进行监管,但信息太过庞杂,所以难以生效,只能屏蔽掉其中一部分。如此一来,会让媒体环境恶化,真实性成了最大的短板,甚至成为个别人的违法工具。面对难以辨别真假的信息,如何进行处理是最需讨论的,而且信息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怎样避免误导,赋予其充足的权威性,也是眼下要点。
传统媒体是很成熟的,在日积月累下,几乎没有模式上的漏洞,这也是其能坚持下去的依仗。其中,商业模式是独有的,能帮助运营的进行,且处在平稳当中。从该模式来看,产品结构是主体所在,与价值是挂钩的。价值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面向受众,用商品与服务来换取所谓的价值,其基本等价于效益。商品和服务属于固定元素,是媒体提供给受众的,其主体是服务,商品则是作为载体而存在,所以二者是共存的。基于这一理论,就可以对服务做出划分,即为有形和无形,其差异在于有没有实体,也就是能否将其看成是商品。当然,无论其形式如何,都要以价值作为衡量,这对于受众来说才是有意义的。而依据的标准,则是看需求有没有被满足,已经满足的情况,以此来对价值给出评价。由于价值是统一的,所以融合是有可行性的,也能做到良好的过渡。媒体一直都是以内容为优先,这也是被受众所看重的,属于价值最集中的部分。通俗地说,媒体平时要做的,就是将内容生产出来,并将其用于在市场中的交换,以此来将其价值变为效益。新媒体更倾向于如何获得更多流量,加上对内容的设计,使价值被实现。然而,其内容的庞杂度过高,而且筛查不能面向全部,所以总量过大。这会让受众感到不平衡,这出于自身精力与内容量的对比。对此,应当从需求出发,对内容做出前面优化,尤其要对其进行缩减,在不降低其价值的同时,使总量变小,这样才能收获受众的认可,做到内容的良性平衡。在当下,为了打造媒体的品牌,使其产生正向的效应,就应先立足于数字时代,将发展的核心变为内容。此外,要想推进融合的进度,就要先将共同资源进行整合,这涵盖了技术、模式、经验等,只有探索出可行的途径,才能帮助转型。在整合后,要面向需求去定制内容,使不同需求都能被满足,创造对于融合有利的基础。要注意的是,除了要将核心放在内容上,还要利用现有的技术,包括大数据、AI 等。这都会转化为助力,再基于一个全新的平台,诸如抖音、头条等,做出有效的宣传,就能突出价值。在这个基础上,为了加深优势带来的正向效应,并输出更多有特色的内容,可以创建专门的平台,而不是去用公共平台。这能方便引流,也有助于扩大优势,使服务更加具体,促进效益增长。可以利用目前流行的短视频APP,强化传统媒体的时效性,也能保证信息的来源是正规的。
技术整合对传统媒体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实际上对发展是有益的。技术变革在所难免,媒体可以多进行尝试性的探索,这能使基础被夯实。新媒体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移动、大数据和网络技术。基于这些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比如网购、短视频等等。这些都是满足不同需求的服务类别。与新媒体相比,它存在渗透慢、不灵活等诸多缺点,且受众以中年人为主,没有互动渠道。另一方面,新媒体发展迅速,受到很多年轻人的欢迎,支持了多方的互动。对于这种差异,应结合现状,走出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稳步与时俱进。只有整合新媒体的力量,探索技术,才能有利于发展。以今天的纸媒为例,更多的纸媒不再局限于出版物,拓展传播渠道是必须借助新媒体才能实现的。借助互联网的特性,可以想方设法辅助发展,经过反复的尝试,这是每个媒体都必须经历的,这样才能形成可靠的模式。这种融合不仅影响媒体本身,还会延伸到其他领域,产生更深层次的反应。以教育为例,可以融合新媒体,做到开放多元化。向书中添加新的媒体元素,例如在书中嵌入二维码,改变原有布局。观众可以在纸质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切换,随时随地通过智能设备观看与知识教育资源相匹配的视频、照片等多种数字格式,为观众提供融合后的服务新体验。
媒体应综合发展现状,以融合为目标去进行探索,并对现行的营销模式做出创新,将其中涉及的产品与服务更好地结合。以出版社为例,作为出版方,营销活动不应只局限在买书,或是一些同类型的产品,而是应找到别的途径,将服务融入其中,以此作为核心的卖点。例如,可以创建公众号、微信群等,与客户随时进行沟通,获知其眼下的需求,并根据得到的反馈来对影响做出规划。在融合时,不能完全推倒重建,应保留有价值的流程,并引入优化的资源,从而突破瓶颈,实现根本意义上的进步。此外,在经历了融合后,要对盈利方式进行研究,原有模式不能被沿用。当媒体被更新后,会改变人们对其的印象,也就不能再接受之前的购买途径,这将带来明显的落差。对此,应当从产品入手,做好对应的设计,从个性化和商业化两个方向去进行创新,再依靠平台来完成营销,这就会是有效的。如果方式能贴近群众,就能形成好的媒体形象,并在人们心中成为权威性的代表。以某出版集团为例。在“互联网”下,该集团就改变了原有的营销模式,基于受众的需求,从实体过渡到了线上,并创建了用于交易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能做到出版与客户相对接,无需再经过中间的流程去销售,减少了损耗,也促进了销量增长。同时,在特色上也要深化,对资源进行整合,让模式有立足的基础,并形成品牌的效应。在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中,将实现与新媒体更深层次的融合。如果按照这个趋势,整合的不再只是资源,而是要将所有涵盖的元素都进行统一。
在实施媒体间的融合时,要明确受众应当是全体群众,而且主要集中在基层上,但也要认清一点,那就是工作要由专业的媒体人来完成。对此,在真正进行融合时,除了要面向所有受众的需求,以此为要点进行有依据的创新,还要在人才的培养上多加努力,尤其是意识的催化,更要结合现实、循序渐进,让融合的内涵可以深入人心。从某种程度上看,如果作为一名媒体人,没有技术作为支持,也对融合这件事没有充足认知,那么对行业就很难起到助力,甚至会成为发展的枷锁。为了不受人才的桎梏,就要着手去培养,而不是仅依靠招聘。对此,行业要有行动,落实“校企联合”,让实习能与岗位对接,并做到就业的一体化,这样既对人才有利,也让行业能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培养要高效,不能只走形式,这样是没有意义的。要有准确目标,并给予充足条件,让培养能顺利进行。当然,融合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有过渡,这样能使过程更为流畅。在培养中,所教授的不能只涵盖知识,而是要加入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进入行业,并切实创造价值。如果使用网络,可以进行无阻交流,能使师生间更好的互动。同时,不需要有特定的形式,可以灵活地开展,直播和录播都可以,只要能确保效果即可。总之,要效率与效果并存,并找到合适的途径。
结语:在互联网+的趋势下,媒体有了更强的包容性,所以展现出了多样的形式。在这个时代下,传统媒体如果仍一成不变,就有被取代的可能,这于发展而言是相当不利的。对此,媒体的融合从目前来看,是唯一可以走的途径,有着较高的可行性,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很多先行者,大胆地尝试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也从中得到了反馈。从结果来看,该途径的效果很好,但仍需探索,找到适宜眼下的融合方案。只有在创新中发展,才能稳定地位,迎合时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