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防渗墙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11-26 13:00钱勇生
魅力中国 2021年24期
关键词:防渗墙轴线泥浆

钱勇生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

为使水利水电项目运营阶段创造出更大的效益,并确保水利水电管理人员以及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优化水利水电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质量的提议。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除险加固技术被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中,塑性砼防渗墙便是其中之一,该项技术应用阶段能取得较理想的防渗效果。

一、水利水电防渗墙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勘察环节

勘察作业是所有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获得的成果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在此环节中,防渗墙工程容易出现的问题具体如下:第一,未将钻探孔位设置于轴线上。在进行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勘察人员来说,通常都是在堤坝中轴线上布置钻探孔位;而设计人员则是将防渗墙布设于迎水面一侧,这两条轴线所处部位的地质条件基本上都有很大差异。例如,建设赣东大堤的南昌段某工程时,勘察获得的地质图是位于大堤中轴线处,而设计的防渗墙工程轴线则处在上游侧,两者之间有大约5m 的差距。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发现防渗墙轴线8m 左右的深处有片块石存在,所以就不能使用原定方案进行钻进,再加上工期紧迫,不能临时更改轴线设计,所以只能更换工艺完成施工作业,增加了很多的额外投资。第二,钻探布孔的密度不合理。依据相关要求,在初设环节,土石坝布孔间距在50~100m 范围内,堤防工程则是100~500m,这样的布孔方案不够合理。在防渗墙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实际的地质条件和勘察报告结果有较大差异,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难度,使得最终的施工成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方案设计环节

水利水电防渗漏工程施工对设计环节要求比较严格,一旦方案设计存在不合理性的情况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前期没有实地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导致缺乏前期勘察资料,就会使得设计人员对防渗墙施工现场情况不够了解,致使其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脱离,导致拖延施工进度。设计师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渗透稳定性进行科学的计算,或者没有进行相应的复核工作,那么在防渗墙体厚度的施工及材料的选择上将不能针对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将影响防渗效果,造成资源浪费。目前,防渗墙工程方面设计规范还不够完整,没有相应设计规范作参考,导致设计人员无据可依,不利于设计工作开展。在进行防渗墙施工设计时,未及时更新预算定额,以致防渗墙施工预算单价不准确。部分设计人员不熟悉业务,不具备专业设计技能,设计施工方案不够精细化,存在许多漏洞。审核设计方案时不够严谨,尤其忽视“危大工程”的设计审核,致使防渗墙工程施工难以顺利开展。

(三)检测和验收环节

首先,没有可靠而准确的检测技术做支撑。防渗墙施工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出现接头分叉、不连续甚至断裂等问题,再加上此项工程的隐蔽性比较高,所以做好相关的质量检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因为相应墙体的厚度很小,并且现阶段的无损检测技术还不够先进,所以很难对防渗墙工程的质量展开准确评价。其次,验收合格的资料可靠性较低。防渗墙基本都是隐蔽性的工程,所以那些确定其施工合格的数据参数大部分都是间接得来,所以最终的可靠度比较欠缺,一些工程在验收完成后,还会出现严重的渗漏情况。

二、水利水电防渗墙工程问题的对策

(一)塑性砼防渗墙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首先,要规避槽壁塌方的情况,故而在施工阶段一定要加强泥浆质量控制,合理调整配合比。在成槽时,适当增加泥浆的比重,提升泥浆的黏稠度,并确保泥浆补充操作的时效性,维持泥浆的排出量与补给量两者的均衡状态。若工程现场勘测发现地质是较柔软的土质或流沙层,则建议要减缓施工速度。在槽段成孔结束后,要快速浇筑混凝土,严禁出现拖延时间过长的情况,并适当减小单元槽段的长度值。其次,杜绝出现泥浆渗进混凝土导管内的情况,否则,很可能导致通道渗漏,降低水利水电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具体是在首次混凝土浇筑环节中,一定要确保混凝土用量符合相关设计标准,合理调控导管底部与孔底两者的间距,埋管深度要>2.0m,这样方能使工程建设质量得到一定保障。最后,加强塑性砼防渗墙垂直度的控制,通常推荐采用SG30A 型成槽机进行辅助施工,该种器具具备较好的检测偏斜及纠正能力,因此,在建筑领域中有较广泛应用。施工阶段对槽壁垂直精确度能控制到1/300,明显优化了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效果。

(二)造孔成槽

造孔成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重要工序。槽孔施工需分段进行。在保证造孔、墙体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根据现场地质、水文条件、单槽孔制作时间、墙体结构、施工机械及混凝土供应、搅拌及运输能力等综合因素,将槽孔进行分段建造。槽长一般为6~8m,在分段过程中,需减少墙段的接缝,尽量增加槽的长度,以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施工安全。沟槽段的施工方法有抓取法、钻孔抓斗法等,其中抓取法因其工作效率高而成为常用的成槽方法。制孔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机械为冲击钻,型号分为CZ-20、CZ-22 等,在槽孔施工时,中心线一般与防渗墙轴线重合,槽壁保持平直,避免偏斜。开孔成槽时,避免废渣、杂物落入槽孔内影响泥浆性能。槽内泥浆面低于槽顶0.3~0.5m,避免发生泥浆的离析、沉淀等现象。

(三)混凝土防渗墙的主要施工方法

目前,施工过程当中应用比较广泛施工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抓取法,第二种则是钻劈法,第三种是钻抓法。施工队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来具体选择使用哪种施工方法。抓取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方法,它的优点就是能够施工速度比较快,能够使施工周期得到缩短,使用效果比较好的位置主要在粉尘层当中,比如软土层或者是粉土层,抓斗机是施工队使用的一种比较基础的设备工具,施工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结构就是主孔和副孔,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可以使用三抓以上的挖掘形式,这样就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操作。不过其中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主孔和副孔的大小等等,主孔的大小要尽量大于副孔,同时还要小于抓斗的最大开度。

(四)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对水利水电工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浇注必须连续进行,浇注速度必须保持稳定。如果出现停电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浇筑中断,现场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搅拌车运送混凝土至施工现场,泵送浇筑,浇注管与槽轴线一致。当使用双管时,应控制管道之间的距离。管底安装位置距孔底15~25cm。如果超出此范围,则需要将管道中心放置在最低点。混凝土浇筑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将导注塞下放至管底→排出管内泥浆→提升导管→取出导注塞,管底不出混凝土面(1m ≤管埋混凝土深度≤6m)→连续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从最深的导管开始浇筑,再浇较浅的导管。在浇筑过程中,两个导管轮流使用,以保证浇筑速度的稳定,使混凝土表面平稳上升。混凝土表面的浇筑高度应超过设计高度0.5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定期测量槽内和管道内混凝土表面的高度和速度,并记录测量数据。在浇注开始和结束时,可以增加测量次数,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堵塞、埋管和漏浆现象的发生。槽孔浇筑完成后,应按设计规范进行保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按规范和标准进行试验,确保防渗墙的承载力和结构性能符合要求。

结语:综上所述,在对水利水电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防渗墙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水利建设的安全性。目前防渗墙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那些问题,正是大多数项目使用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所以,相关人员应结合施工实际,明确概述在不同项目中的技术要点,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为项目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防渗墙轴线泥浆
桥梁桩基处理泥浆固化技术应用
穿越大坝防渗墙的排污管道对防渗墙防渗特性的影响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探析
复杂建筑群项目的建筑轴线相关性分析
圆柱体轴线直线度误差的评定及其可视化研究
泥浆分离施工技术研究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水利工程防渗墙质量检测技术要点的探讨
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