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波
(阿拉尔市文化馆,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图书馆不仅仅是藏书的聚集地,也是各位读者借书阅书的重要场所。它收录了世界各个地方的藏书对其进行整理保存,并且通过借书还书的方式传播可被我们人为利用的知识。因此,图书采编工作在这里更是不可或缺。主要内容包括图书的采访、按类目分类、并对其进行编目、整理,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它能更加直观地影响图书馆各类文献的质量。随着大数据的普及,无用且低俗的文本信息大量流传,我们更是要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将“采”与“编”落到实处,从而更有效的提高文献书籍的质量水平,同时满足各个读者的阅读需求。
当我们在进行图书的采编工作时,我们要根据读书者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编辑,从实际出发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图书馆在进行采编工作时,没有注重了解不同的读者对于不同书籍的喜爱程度,比如对于一些3 到10 岁的儿童,我们可以建议他们读一些儿童读物、报刊等,已经上学的小学中年级学生或者是初中生可以读一些水平较高的文化刊类、传统儒家经典书籍,青少年或者是年龄再稍大一点的,可以看一些古今中外名著等。如果了解和关注不同的读者对不同读物的需求,我们就可以从图书采编工作方面大大提高文献的可读性。另一方面,不科学合理的追求图书馆的馆藏量也成了当今图书采编工作的一个不好的现象,这是因为在进行图书采编时,我们的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做好与当今市场相关的调研。如果只按照自己的主观主义来进行采编工作,没有真切地从读者出发,从读者的需求出发,那么后面所进行的采编工作也将毫无意义。因为它偏离了我们最初的根本原则和实质。
二十一世纪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数据的更新和发展都较快,其中包含的文化知识提升速度大家都显而易见。然而所有藏书的地方书目数据是他们本身对广大读者进行服务的最佳渠道,同时也是广大读者与藏书之地的连接的枢纽。因此,我们换句话来说,书籍数据的准确程度是各类藏书得以借阅利用的基础和前提。然后随着信息数据的更迭不断以及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我们采编的文献逐年增加,书籍的种类及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上述现象,大多数的藏书机构往往会忽视图书的采编工作,当这些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时,书籍的数据质量自然也得不到提高,从而对后续工作造成巨大的困扰。
将国家图书馆作为一个例子,馆内与采编工作相关的主要分为五个部门。主要对中文书籍、外文书籍,古籍,缩微文献及数字资源等进行采编。而各类藏书又分为图书、报刊、电子刊物等不同种类。其中一些书籍又因为语种的不同,又被划分至另一类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做各的事,并且由不同的工作人员负责。这种部门机构的设置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数据流通飞速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对书籍的采编工作就寸步难行。
书籍是人类汲取社会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各类文献典藏。因此采编工作在图书管理中就显得极为重要。然后科学的采编工作又需要一位专业的工作人员,现阶段大部分图书馆仍意识不到采编负责人员的重要性,只是随意雇用一些书籍管理人员来负责书籍采编。殊不知在雇佣他们的同时整个图书馆书籍质量也在不断下降,我们在选择采编人员的时候,不仅仅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要求他们的专业素养高和知识面广,让他们抛弃传统的采编方式,用专业性的理论管理书籍,那么采编工作也将事半功倍。因此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刻不容缓。
至21 世纪以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通讯也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提升。实物书籍与虚拟文献并存。因此采编工作量多且尤为复杂,不断的弊端问题日益凸显,科学技术并没有与此相结合,人工采编工程量大,只有将采访和编目工作与当今网络技术相结合,将书目记录做到统一规范,才能更有效率的落实工作。当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保证采编工作的质量,做到效率与质量并重。
有效地开展市场调查是了解和关注读者真实需求的便捷途径。读者阅读需求可直观反映书籍的质量,因此市场调查分析就成了采编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强调文化强国,文化的载体就是书籍。所以我们对书籍阅读需求大大提升。我们在市场调查的过程中,要注重走进读者的心,切实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端正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让读者打心底愿意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同时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相结合,建立完善的书籍分析体系,让广大读者按照自身需求去选择他们喜欢的图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我们要选择符合他们的沟通方式,让图书的借阅变得更加的专业化、人性化。从读者入手,提高书籍的利用率。为采编工作的更加合理有效。
数据信息是图书馆的重要展示点,也是读者选择借阅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数据信息的不断更新,我们更是不能忽视信息资源的整合。时代在发展信息也不断变化,书籍文献的出版载体也多种多样。我们要将图书的采编工作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将采编工作逐渐变成流程化作业,利用互联网整合功能充分利用数据信息资源,在尊重书籍版权的基础上,对馆内藏书进行数字化管理。让人们直观的认识了解书籍的种类及数量,大大提高了采编工作的效率。因此,及时做好数据信息资源的整合是图书采编工作的重要前提。
传统的采编工作使得各个部门及科组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造成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对此,我们可以发展内外联动,对内: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对人员进行重组,成立不同的专业小组,有且只有一人或多人负责某个书籍领域的全过程。专门负责一个主题书籍文献的采编工作。只针对某一语种或者其他类目文献信息的采编及后续工作的处理,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文献。对外:所有管理人员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片区图书馆区域系统的建设,对联动优势充分利用从而实现共建共享。像某些不能实现内外联动的图书馆,也可以适当改变自己的管理策略,抛弃传统的作业模式,让每个管理人员落实管理从头到尾的各个步骤,这样不仅促进了书籍管理人员的全面发展,也从整体上落实了采编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不同类目书籍的采编。实现了专人专线的作业模式,方便了书籍管理人员的日常考核。这样的模式使采编人员从巨大的工作量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通过其他方式提高书目数据质量。通过细化管理程序,节约运营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当今社会管理强调培养综合性人才,当然图书采编管理也不例外。采编人员的专业水平作为图书采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或多或少影响了书籍的质量和水平。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成为落实采编工作的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的图书采编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采编技能还要加强其职业修养的培训。应当创造良好的采编工作氛围,增强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与义务,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观念,为采编工作出谋划策。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和先进的通讯技术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更应该合理利用这些平台加强采编人员内部的交流。
在采编人员的业务训练方面,应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技术,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图书采集的方法,还要通过不定期的培训发现旧问题提出新问题,逐渐适应采编工作的运行模式,避免因为自身技术问题,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影响图书采编工作的进程。通过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图书采编的工作效率。随着采编人员各项技能的得心应手,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为采编工作增加活力,提高竞争意识。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可以根据图书采编工作的现实状况,来研发一个适合其发展的软件,通过管理系统,完善采编工作。根据后续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也可以对其软件进行不断地升级改造。在软件的数据库中,包含着对各类书籍的记录。对没有涉及的灰色书籍,我们也可以手动将它收录到软件上。实现书籍文献典藏的数据化共享,通过这类软件可以机械化的实现书目的名称类目分类汇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采编的任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更多的实施实践不断完善软件,这样也可以大大提升软件的利用率,减少采编人员的工作量。
结束语:简而言之,图书的采编工作是推动文化交流传播的关键,我们通过对书籍文献的整理与分类,将采编工作落到实处,才会进一步促进祖国文化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面对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更应该将采编工作的管理进行创新和优化,才能使它超出传统不落后于时代。而我们作为图书的管理者更应该从精神上提高自己加强思想认识,多渠道多手段进行采编工作。无论我们处于怎样复杂的处境都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对采编工作的不断巩固,切实发挥书籍文献对广大读者的服务效力。我们要现在读者的角度,换位思考对图书采编进行完善创新,在这信息化时代,让传统的书面文本优胜于电子图书。在大数据的冲击之下脱颖而出。我们作为采编人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