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扬
(沈阳开放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3)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及文化价值。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言文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且逐渐向世界化的方向发展。新媒体环境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能够丰富汉语言文学传播、教育的路径,以多样化的渠道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但是在互联网全面应用的环境下,各类非正式的网络流行语言层出不穷,对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价值也造成了不利影响,且不利于我国优秀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净化网络环境,促进汉语言文学发展,是当前所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加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现状分析,拓展汉语言文学宣传的方式,彰显文学魅力,促进文化传承。
新媒体环境指的是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构建全新的技术媒体传播形态。新媒体环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可打破传统时间、空间的限制,促进信息的传播,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新媒体环境下,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播放汉语言文学的相关视频资料,构建线上交流模式,丰富信息获取的路径及学习的积极性。
1.数字化
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点,即为数字化的传播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传播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媒体以全方位的数字化传播过程,将文本缩减为二进制元编码,且便于编辑、传播及储存。
2.交互性
传统大众媒介多为单向传播形式,新媒体则具有显著的交互性特征。用户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传播者,能够增加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网络,可以使用户之间跨空间、跨时间交流。
3.个性化
新媒体能够基于人们的兴趣爱好、关注内容等提供针对化信息服务,具有个性化特征。新媒体环境以网络环境为基础,通过分析用户的信息阅读习惯、喜好及特点等,提供个性化推广,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加。一些企业抓住了商业发展机遇,开发出诸多社交、娱乐网络软件等,在丰富人们娱乐生活形式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1]。比如各类网络词汇的出现,直接影响着汉语言文学的内涵及发展。因为使用这些社交、娱乐软件的人群,多为未成年人及青年,对世界缺乏正确理解,且处于文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受到各类网络词汇的影响,可能会对其主观判断带来不利影响,难以正确区分汉语言文化与网络词汇。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开始应用网络技术在手机上阅读,快速检索相关信息及材料等,越来越少的人能够静下心来潜心阅读书籍[2]。同时受到社交软件便利性、时效性的影响,人们更加喜欢使用互联网软件交流,书信交流逐渐成为了人们记忆中交流的模式,甚至远离当前“00 后”的一代。人们对汉语言文化、书法学习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汉语文字丢失问题严重,不利于优秀汉语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语言是用于交流的重要方式,语言源自于生活,优美且适当的语言,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且舒适的感受,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纵观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而言,多处于学生被动学习、接受的状态下。很多课堂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输出,但是对汉语言的实践应用关注不足。这种教育模式下,难以真正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魅力,无法使学生体会汉语言文学的本质。汉语言文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未能够结合当代生活、学生生活等进行针对性指导,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及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需要规范汉语言文学的形式,对语言文字、词汇等进行适当管理。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网络环境管理,积极引导受众,让受众能够在网络环境下放松,且坚持正确的汉语言文学意识,纠正自身错误的想法及语法知识等,创设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语言习惯、思维均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在接触、应用网络的同时,需要正确面对网络环境,积极倡导优秀的文化内容,推荐优秀文学作品,弘扬优秀思想文化,促进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以“恐龙”一词为例,常规人们的认知中,多指的是古时期的大型动物类型。但是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恐龙”都用来形容长相较差的女性。这种词汇应用的方式,不但扭曲了汉语言文字的内涵,且对女性具有贬义思想。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此类文字的规范指导,净化网络环境。在面对各类消极的网络词汇期间,需要自觉予以抵制,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规范应用各类语言词汇。同时日常生活中,还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积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传统书籍阅读的重视程度,增加每日阅读的时间,生活中尽量选择纸质版的文学书籍等,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及发展贡献自身力量。让更多人认识到网络流行语应用的优势及抵制的必要性,增强词汇的正确辨识能力。
在现代汉语言文学教育中,需要结合新媒体环境等适当创新教育形式[3]。传统书本教材已不能满足时下网络的发展,可以将电子化教材融入其中。网络教材具有容量大、数字化、及互动性强等优势,能够满足不同学习层次需求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锻炼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也可以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引入更多丰富教育资源,带给学生更多的视觉冲击,加深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印象,强化其知识掌握及应用能力。
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可以融入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打破传统教育理念、方法的限制,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比如教师可以应用情景教学、故事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及多媒体教学法等等。应用新媒体技术展现不同的语言交流环境,适当列举相关的网络词汇,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各类网络词汇的特点及影响等等,增加学生的课堂话语量。在交流、讨论或者是辩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正确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应用新媒体技术提供多样化的网上学习平台,比如“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等,均能够丰富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方法,降低传播中的阻碍,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汉语言与生活密切关联,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也需要融合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的发展使受众的地位、作用逐渐发生变化,受众逐渐成为了信息传播者,可快速传播思想与文化内容。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关注受众的地位。通过新媒体技术,让更多人了解汉语言文学,彰显汉语言文学的魅力。
基于新媒体的角度而言,当前受众群体多为年轻人,其新思想、信息接受能力较强。新媒体技术辅助下,可以通过抖音平台、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且将汉语言文学内容宣传与受众生活密切关联。汉语言文学主要包含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涉及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及世界文学等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可以与受众一同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再如还可以将现代生活与古诗词融合,展现中华语言的魅力。比如通过“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表达对当前生活状态的看法与理想生活状态等,通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来表达对夜晚的热爱与心情感受等等。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能够彰显文字之美,也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特色,提升受众的民族自豪感。
汉语言文学宣传活动的开展,能够让更多的社会受众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感受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4]。在文学宣传活动中,需要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基于受众的特点及新媒体特点等,创新汉语言文学内容宣传的渠道。比如在弘扬汉语言文化期间,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更加生动、有趣的介绍汉语言文学内容。
古代经典诗歌中的汉语言文学魅力丰富,一些极富有感染力的诗歌能够快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以岳飞的《满江红》为例,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是忠勇的义士,也是优秀的军事家,满腹诗文。在《满江红》中展现出岳飞的精忠爱国之心,同时也蕴藏着一些“悲情”。在汉语言文学宣传活动中,则可以通过故事导入的形式,为受众宣传岳飞的故事,渗透汉语言文学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朗读比赛等形式,增强文字的感染力。在“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文字阅读中,能够直接感受到压抑的情绪。“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则表现出多年经历后,岳飞依然坚定的信仰。
社会文化的发展及传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关联。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各界均需要认识到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整合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强化汉语言文学的社会影响力。比如社区可以定期开展汉语言文学的相关活动,让汉语言文学能够走入人们的生活。清晰了解群众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现状、学习需求等。相关负责人员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宣传各类活动,在网上、社区微信群等发布相关的报名信息,介绍活动开展的内容、时间及比赛形式等等。为了提升汉语言文学活动的趣味性,还可以通过网络投票等形式进行选举,给予获胜者物质奖励及精神表彰,调动人们各类汉语言文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新媒体环境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能够拓展汉语言文学内容宣传的渠道,提升文学传播的范围及影响力。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比如网络词汇的滥用,影响着青少年对汉语言文学的正确理解能力,不利于优秀汉语言文学及思想的传播。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下,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在各类汉语言文学活动开展的方式下,让汉语言文学能够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弘扬优秀思想文化,促进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