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
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引导着时代的走向,每个时代需要不同方向的人才,为了培养高素质符合时代的科技型人才,高职数学课程需要针对性进行课程调整、教育创新,根据实际专业的要求和人才市场需求,增加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多元化教学手法,改革课程的考评形式,将数学建模模式加入日常课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知识、能力、素质、思维上全方面提升,将实践与理论结合拓宽学生思维,构建全新教育方式及教育理念。
基于现代数学教育沿用传统教育形式,这也难免将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也延续了下来,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太过于主观,框架规则太过教条化,在当时的教育背景下可能很符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已处于高度信息化时代,教学主体方向也发生改变,如果依旧台上教师主导,台下死记硬背生硬套用公式,对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都有很大的影响。课堂上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转变,从一个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同时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调动。明确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的最初预期和最终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自身学习生活和思维发展。
同时在高职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还有一个迫切需要改变的现状,就是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缓慢。这是一个网络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师队伍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做出改变和调整,积极学习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化设备应用。信息化技术对高等职业数学教育应起到推动发展进步的效果,信息技术覆盖的应用和知识领域对高等数学教育并不是挑战,而是莫大的机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带入、VR 设备、自动化等多种新型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大趋势,与高职数学的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现代化设备和信息化技术可以一改高职数学晦涩难懂、逻辑性强、抽象思维难以掌握等现状,将很多教学难题轻易解决,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知识点理解消化,并更好地将很多知识点串联起来,通过图文、视频、文字、音频等多种形式重新展现在课堂上。通过构建网络知识平台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更好地去进行学习互动交流,一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和思考提供了多元化信息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改革。
1.高职数学教材属于本科教材压缩,应用性低实用性差。高职数学的教材没有与本科教材有很好的区分,大部分沿用了本科教材的知识,所以也就延续了内容中存在繁琐的推理计算,不能否认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匠心着实有益,但忽略了高职学生未来生活工作走向,他们大多将奔赴生产服务一线,这类课程培训应当适量即可,只有符合教学的实用性和领域性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就业。同时,大部分的高数教育还停留在单一的理论知识基础,这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培养收益较低,不能达到利用所学解决所需,缺乏应用性。2.实践性低,信息技术吸收差。要想达到更好地教育,首先要明确这个时代发展的方向,这个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迅猛,更好地运用计算机才能更高效的完成学习和日后工作内容,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没有融入现代高职数学教育中,教师缺乏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没有借助计算机解决复杂的绘制计算问题,也没能借助计算机完成模拟、探索验证的实践活动,缺乏实践性。3.高职数学教材内容层次不够清晰,缺乏领域性差异化特色。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大多数都存在一个的问题,就是数学基础差,这个问题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对教材上繁琐的理论不能理解,所以绝大多数教材应该改进为可直观简单易懂的理论知识,对很多定义改变描述形式,将很多理论性特定性知识删除,需要根据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做以适当地调整,并启用新型建模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 高职数学课程学习。
毋庸置疑数学建模对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认知不足或习惯传统教育方式,并没有充分实施使教育方式依旧囿于传统模式,使建模课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对教学方式予以调整。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较广,是实践动手和独立思维很强的学科,这需要注重学生知识面拓展。在实践方面,我国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向来不足,所以在开展数学建模课程的过程中,需要紧密联系实际专业知识和当下社会热点现象进行结合。不能沿用传统的思维模式注重线性代数、固定公式理论等教育,这对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意义不大。
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教育形式也是新型数学对学生思维培养的方式,以实际问题出发建立相对应的数学模型,以达到实体求解的效果。数学建模的思维模式属于一种抽象思维,在专业性方面要求偏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也能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数学建模有着独特的思维和学习方式,需要将多门学科融合交叉创建思考才能达到,课程涉猎的知识面及内容相对广泛,对学生专业课程要求偏高,在建模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强思维,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展技能,更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高职教育课程达到多元化多样性。完成数学建模对学生有很多基础要求,在知识点繁多的高数中需要不断总结归纳知识点,并具备创新跳跃性思维,不断熟悉模式,积累经验,拓宽知识面,逐渐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高校中数学建模已经如火如荼的进展,数学建模竞赛的迅速发展让很多高职学生踊跃参加,这种大环境下才能引起学校的教师和领导层重视数学建模课程。一味地发展专业课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建设稍显乏力,需要进行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并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辅导课和培训课。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太过公式化,标准规则性过强,导致很多学生出现“流水线”式思维,这对于学生之后的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改变教育方式,经历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学习探索,累积知识经验,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改以往的虚拟思维。数学建模有着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这对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很多学校开展数学建模过程只是走过场,做的表面工作让很多学生课程之后很难进行课程衔接,无法达到数学建模课程的实际效果,只有少数个人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大部分学生无法融入课程,会导致很多学生数学建模知识掌握不牢,遗忘迅速,造成兴趣缺失,两极分化,这需要任课教师调动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任何问题都不是有固定的答案,在考试中可以有选项,但是总是有对有错,走进社会的生活工作中,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错误答案更多,但不同的是没有选项,我们需要让学生摆脱ABCD的局限性思维,通过数学建模教育他们问题的解决方式不是一成不变,不同的路也可以走到相同的终点。数学建模包含的知识点联系复杂,思考问题的角度多样,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扇形思维。
总结:在现代高等职业数学课程中,数学建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长远,对于学生发散性、建设性创新思维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想要发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需要学校提升数学建模的关注度,任课教师合理配合调动引导学生兴趣,将数学建模和高数课程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