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波
(吉林师范大学分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本文以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核心展开讨论,首先简要分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和应用意义,然后指出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问题从音乐教育制度、教师素质、音乐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为高校音乐教学创新改革提供参考。
多元文化指的是不同国家因文化、历史、信仰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化特征。多元文化说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是平等的,不存在贵贱之分。以多元文化为基础创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形式,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多元文化。所以多元文化教育可以概括为让学生对多元文化进行学习,对不同民族文化差异加以充分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精髓,使其更具包容性,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音乐术语基础艺术形式,自身发展、风格和多元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不同民族的音乐存在独特的文化特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不仅需要对国内各个民族文化、音乐进行学习,还需放眼世界,从而实现学生音乐学科素养不断提升,为其个人素养、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条件。例如,在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属于音乐教育硬性要求,不仅需要对本土文化音乐加以学习,还需对其他国家音乐学习,可以看出美国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重视程度。该教育理念和形式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工作的开展便是受美国教育理念启发[1]。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确保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风格和相关知识,陶冶情操,实现个人修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步发展。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师需要秉承“有教无类”原则,面对不同重种族、不同民族的学习时,确保其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同时,老师在教育中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并向其传达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促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多元文化的意识,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音乐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多元性是音乐也表现为多样性,因此,在音乐教育中也需要注重其多样性,呈现多元文化特点。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同学者对其内涵存在不同看法。现阶段,社会对于新时代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改革。在音乐教育中通过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开阔其眼界,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熟悉其所具备的音乐文化风格,在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欣赏后,能够发散学生思维,促使其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学习理念,实现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2]。另外,高校传统音乐教育活动多是对本国音乐文化进行讲解,和现阶段大学生实际需求、认知特点存在偏差,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而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活动,丰富知识内容,借助学生好奇心吸引学生欣赏学习,陶冶情操,实现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落实,推动高校音乐教育改革。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属于国家、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多个领域长久发展客观因素,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如何将多元文化有效融入其中,需要院领导和教师加以重视,促进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使各个民族和谐发展。为学生音乐学习奠定基础。而对高校当前音乐教学现状加以充分了解是保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效应用的基础。通过研究目前高校音乐教育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多数高校教师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时依然采用老师演唱,学生跟唱的形式,学生通过模式的形式进行音乐的学习,无法学习音乐实质,更不用提感悟音乐教育和多元文化音乐,因此需要对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加以改进优化。第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3]。当前,多数高校在音乐教育中都存在教学方式枯燥单一情况。究其原因,教学工具缺失,老师没有科学设定音乐教学目标,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仅对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或者教学生如何唱好某首歌。该教学方式虽然提升了学生学习演唱速度,但是无法从中感受音乐文化的魅力,对学生养成音乐文化学习兴趣造成阻碍。第三,老师综合素质亟待提升。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老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唱法,还需要老师可通过音乐作品向学生传递多元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但是经过调查分析,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普通高校和老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在准入条件,日后培训考核中均为对老师提出高标准要求,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部分老师懈怠,积极性、热情不足,自身专业素质也无法支持其展开优质的教学活动。而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活动,多数老师可以讲解音乐演唱、演奏技巧,但是却无法将多元文化渗透其中,对学生音乐科学核心素养提升造成影响。
针对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科学的方式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进而实现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多元文化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建议:
为实现高校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的有效融合,需要高校领导、院领导对多元文化加以足够的重视,了解当前教育培养多元文化渗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老师层面更需要摒弃传统教育理念,学习新思想、新内容,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老师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乐理等相关知识,练习演唱歌曲和乐器演奏,虽然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但是因为缺少文化的渗透,也便使曲目的演唱、演奏缺少了灵魂。而通过融入多元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曲目的同时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使学生注入更多的感情,充分感悟,实现其音乐素养的不断提升。教育理念的转变同样需要老师重新设定教学目标,将高校音乐教学目标由单一的技巧提升转变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与基础教育教学不同,高校音乐教学更加专业、更为开放。所以,老师作为音乐教学的指导者,需要积极配合院校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重样式将多元文化融入至高校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对世界文化加以正确的认识,了解音乐所具备的不同特点、风格,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时始终保持足够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为其形成多元文化音乐学习兴趣奠定基础。另外,虽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源自于西方国家,在我国教育领域应用时间不久,便得到大量学者重视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对于多元文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按照自身具体情况,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和我国的教育形势保持一致。对于教学制度的制定务必着眼本国的民族文化[4]。我国有56 个民族,每个民族信仰、历史文化均具有自身特色,音乐文化更是多样丰富,因此,在展开音乐教学时需要兼顾不同民族文化发展,不可强制消除不同民族的民族性和民族性,应当从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活动。例如,广西地区传统的音乐类型为山歌,则在教学中必须引入山歌特点,凸显当地特色开展音乐文化教学,将地区音乐文化和多元文化有效融合,进而在国际环境中发挥其影响力。
随着高校、老师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实际教学中,老师应当对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加以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样性特征,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老师应当从文化、音乐层面加以双向培养,实现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另外,在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中,老师应当秉承“多元教育理念”,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尊重学生信仰、民族文化。重新设定自身在课堂上的定位,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不同文化和音乐特征。例如,在开展音乐鉴赏课程时,老师可以开展微课教学模式播放不同类型、不同文化特征的音乐,需要注意因素素材需要具备代表性和鲜明特征,让学生在欣赏之后自我感悟发表观点,学生分析结束后,老师再进行引导性教育[5]。让学生先思考,可以锻炼自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能力,老师总结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音乐文化,明确不同文化、音乐之间存在的差异。最后,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老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意识,培养其民族文化包容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我国本土文化给予足够的肯定,进而坚定自身理想信念,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高校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音乐文化交流。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其家庭环境、成长背景、风俗文化均有所不同,对音乐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学生本身便属于多元化资源。所以,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文化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不同音乐文化进行了解,交到新朋友,理解不同思想。另外,通过不同平台、机会学习音乐文化更加快乐、轻松,在沟通交流中勇于发表自身独到的见解,有所感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进步,实现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综上所述,我国的音乐文化丰富多样,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育部门、高校以及老师不断研究,不懈努力。老师应当主动研究探索,参与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科研工作中,明确该教育理念是音乐发展主流,与我国发展形势互相契合,实现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音乐教育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首先需要对本土文化加以正确的认识,正确判断本土音乐文化,取长补短,并学习国外的音乐知识和相关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进入世界舞台,凸显我国音乐文化的魅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