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丰 张雨函 杨婧 周胜君 罗雯怡
(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重庆 404120;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4120)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它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技能培养思维,注重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教育观点,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以良好的品德与价值观念指导其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充分利用个人在高校中所学习的技术做到服务社会与奉献社会,成为未来推动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角色。在高校口腔医学专业中落实课程思政观点,更是使学生深入了解医者仁心这一概念的重要途径,只有切实将思政观点与课程内容进行紧密地结合,才能使学生在技能掌握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医德,从而在未来的岗位实践中更好地利用口腔医学技术服务于人民,切实保卫人民的口腔健康。
我国广大的基层村镇中口腔医学的相关建设尚不完善,一方面是因为当前乡镇等偏远地区人民的口腔卫生维护观念相对落后,人们缺乏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意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前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理想导向驱使学生更多地融入到一线城市就业,使得乡镇地区缺少口腔医学人才涌入,综合作用下导致基层口腔医学难以得到良好建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这一战略不仅在经济层面完善了乡镇等偏远地区的口腔医疗设备,创造了更加优越的口腔医疗环境,还面向高校提出了医疗扶贫的口号,要求教师在课程中切实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摆正学生的职业理想,使学生能够改变对深入基层的死板印象,真正将回到家乡、深入基层展开口腔医学实践作为自身的职业理想,在信念的驱动作用下投入到家乡的口腔医疗产业环境之中,成为家乡口腔医疗建设的重要一环。这要求教师在高校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中深入落实“爱国”教育,将国家政策与口腔医学教育内容进行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从政策中看到基层对产业的迫切需要,从政策中看到深入基层在个人价值发展中的意义,最终重新校准自己的职业理想,将深入基层开展口腔医学实践作为自己职业规划中的重要路径。这将真正驱动学生以行为践行爱国主义观点,使其投身于未来的乡镇口腔医疗实践之中,响应国家医疗扶贫号召,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工作者。
口腔医疗同样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岗位实践中一个小小的疏忽以及工作中的失误都将导致院内感染等风险,给患者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高校口腔医学的专业教育实践之中,教师还应将敬业这一思政观点落实在教学环节之中,将其以严格标准的形式对学生的课程实践活动作出具体的要求。这将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切实体验严谨行医的理念,真正使敬业成为其未来岗位实践中的标准,切实在“敬畏生命”的敬业意识下保护好医患双方。
例如在口腔医疗实训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器械消毒、环境清洁、无菌操作这三项控制口腔科院内感染的主要操作作为核心理论,制定严格的实训标准,使学生能够完全按照标准的要求开展实训活动。在实训课程中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学生真正做到了在实训前检查自己的制服穿戴、个人卫生清洁,并在实训过程中严格规范个人的操作细节,在模拟中不断深化无菌操作意识,而且在实训结束后,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器械消毒进行严格的要求,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下也尽职尽责地按照医疗标准做好一切的隐患排查工作。在课程中以行为践行敬业观点的方式将使得学生在体验中真正树立起敬业意识,这将支撑其在未来的岗位实践中自觉遵守行业标准,以敬业意识维护每一个患者的人身安全。
服务精神的培养是为了使高校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岗位实践之中从心出发,切实做好对每一位病患的服务工作,真正在诊治过程中耐心倾听病患的问题与诉求,并运用课堂中所学习的技能准确地帮助病患解决自己的问题,使病患在学生的服务之下真正解除病痛。为了在高校口腔医学专业中切实培养学生形成职业服务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行业先进人物事迹的方式,使学生在榜样作用下产生对思政观点的感性理解,最终切实养成服务精神。
例如在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口腔医生徐培成的事迹作为案例应用在课程之中,将其在职业岗位上耕耘获得的成就以及访谈中展现出的职业服务态度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具体实际地观看,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服务精神观点形成更为具象的了解,并真正被徐培成医生的职业奉献精神所打动,从内心中萌生出更为主观的服务精神,这将成为学生未来职业实践中的重要导向,使学生能够良好地服务于病患,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师。
思政教育不能一味地以理论教育的形式开展,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以强化学生的直接体验,使学生在主观感受中更进一步的内化思政教育观点,建立思政观念体系,以此为学生未来的社会提供重要的指导。在口腔医学教育实践之中,教师对课程进行结合思政教育的融合化创新,同样应该组织学生展开具体的思政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步入社会环境中展开与专业相关的服务实践,真正对医学服务精神建立起良好的主观体验,从而内化思政观点,最终促成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切实形成。
例如高校口腔医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在“9.20 爱牙日”这天真正走入社区之中,辅助社区口腔意愿开展口腔健康的宣传活动,参与义诊、爱护口腔知识宣传等与口腔医学专业相关的服务活动。在活动之中,学生能够从社区群众的反馈中更直观地看到作为医学专业学生自觉开展服务实践对群众的帮助,感受到专业服务实践开展过程中个人精神价值的提升。利用实践过程中学生建立的直观体验,教师可以在理论课程中进一步深化服务思政教育观点,通过真实的数据让学生看到当前在我国科普口腔医学宣传活动的重要性,从而深化学生的服务体验,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的形成职业服务意识,切实投身于未来的岗位实践之中展开职业服务实践。
思政观点下的集体主义教育需要教师在高校口腔医学课程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实践活动,从而构建合作情境,使学生对集体的概念建立更具体的体验,并真正积累协同经验,为后续职业岗位中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协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为此,教师可以在专业实训课程中创设一系列合作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协同实践,在合作模式下解决一系列实践问题。这一系列项目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中成员的互补、互助过程,从而真正助力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并在经验的积累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协同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未来合作模式的职业实践之中。
例如教师可以在高校口腔医学专业中组织学生开展模拟项目的实训活动,使学生能够在项目中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结合项目的具体实践要求展开讨论活动,进而在合作讨论环节中制定出真正可行的实践方案,并进一步将方案落实在实践环节之中去,展开具体的项目实践。在后续的方案落实过程中,学生需要以协同的方式展开具体的实践活动,真正在合作互助的形式下完成项目研究目标与实训操作任务,真正制作出项目实践报告。这一过程不仅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在实训环节中的自主性,能够使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更为深刻,还能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积累起良好的协同经验,切实看到个人能力在集体环境中的放大作用,最终真正引导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其未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打下重要基础。
友善的口腔医师形象不仅是获取患者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重要内在条件,同时也是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上更好的发挥服务精神的重要目标导向。在高校口腔医学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内化思政教育中友善的观点,应该首先树立起以身作则的教育观念,积极的转变教师的形象,在专业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友善的交谈,以此建立和谐的对话关系,从而在交互中最大化强化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使学生能够以教师为参照,真正建立起对友善形象更直观的认知,最终辅助学生塑造友善的医师形象。为此在口腔医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主动寻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友善的教师形象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将理论化的教育观点真正转化为实际的形象表现,最终影响学生建立友善观点认知,为其未来实践打下基础。
高校口腔医学专业在现阶段的教育实践之中过于重视学生对口腔医学相关技能的掌握,在教学的评价环节之中教师也多于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以及技能应用的反馈,评价更多的服务于学生的技能素养提高,这极大地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培养,导致学生精湛的口腔医学技能背后缺少强大的医德作为支撑,不利于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为此,高校口腔医学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考评体系,重视对学生思政内容掌握的评价,真正使学生在教师的反馈中不断深化对思政内容的理解,最终养成医者的仁心,投入到未来的口腔医学岗位实践中去。
例如在实训环节的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高校教师不应一味地对学生技能的操作进行观察,而是应该同时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具体的分析,从中对学生的行为道德观念形成具体的评析,从而在后续的评价环节之中向学生提供具体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的评价反馈将不仅辅助学生完善对技能的了解,提高技能素养,还将真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技能应用实践之中不符合医德标准的行为操作,并结合实训过程中的实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这能够帮助学生真正重视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实践道德观念,在后续的实训操作以及未来的岗位实践之中能够注重以良好的思政观点展开口腔医学工作,真正形成良好的医德,成为一名口腔医学行业中的优秀服务者与奉献者。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口腔医学课程中,使学生通过具体课程的学习真正树立起医者仁心,能够使其以符合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投入到未来的口腔医学实践之中,真正做到服务社会与奉献社会,切实推动口腔医学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