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雯怡
(苏州市虎丘教育集团虎丘实验小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0)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德育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科特点、适度渗透德育,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差异发展的原则,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坚持不懈的提升渗透德育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渗透德育,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小学数学是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课程中占比较大的基础学科之一,在这个阶段,教育者不仅仅需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智力,还需要重视学生品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在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中充分融入德育的内容,从而使小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够真正促进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教师应该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作为发展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让德育和数学教学相互促进,使学生全面发展。如果教师不重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工作,那么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有可能是“智力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
小学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数学定理和数学概念等基础知识点,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自我反思,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自身素养,落实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基本要求,并保持长期的、有计划的和系统性的德育渗透工作。
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科特点,将数学教材本身固有的德育因素准确地、有针对性的渗透给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锻炼和熏陶学生的品德,让学生的意志、行为、情感、品德认识等有所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应该适度,切忌“两边倒”[2]。例如,很多教师过分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学的“德育化”正愈演愈烈,也有部分教师意识不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作用,德育过程过于形式化而缺乏教育内涵,降低了德育渗透的效果。
教师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应该综合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渐进的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提出的相关标准为依据,确保渗透德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教师应该耐心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审时度势,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效果[3]。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且其品行习惯和心智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遵循差异发展的重要原则,不歧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师要保持德育的一致性和差异化的融合发展,避免急功近利。
教师要在渗透德育时注重艺术性和科学性,提升德育渗透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工作时,应该提前分析教材内容、学生现实和社会实际情况,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技能,达到问题解决和数学思考的目标。同时,教师又应该在渗透德育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过程和方法的学习,让学生明事理,确保行为的合理性。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应该着眼终身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习惯和品质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学生发展,坚持不懈,通过长期的培养和反复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并培育学生的“三会”“四基”和“四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教师应该在课内和课外等领域渗透德育,分别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和家庭作业等阵地渗透德育,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保障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效果。
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方法、素材、目标和内容等多个方面全面渗透德育。首先,教师在设立德育目标前应该准确把握义务教育要求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合理的评价渗透德育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设计学生的学习行为目标时,主动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主动的根据别人的观点和思路提出不同的想法,这也是需要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5]。在完成上述目标后,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主动质疑和言出必行的重要品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局限在知识的学习上,而且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品质和思维方式。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匹配的方式和教材,将渗透德育的教学目标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
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立足于数学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机,提升德育渗透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做好了很多的德育内容,例如爱国精神、自然生态文明意识、集体文化以及科学精神等,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背后隐藏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渗透技巧。例如,在教师讲解圆周率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讲我国圆周率的研究和发展历史传达给各位学生,准备丰富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在学习圆周率知识的同时增加民族自豪感,将爱国主义情怀深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养成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为了更好的融合德育因素和小学数学学科知识,教师可以利用题目、图片和语句描述等方式引导学生,达到德育的教育目标。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将学生的思维发展模式和认知水平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德育和智育充分结合起来,从思想上转变学生的基本品质[6]。
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和开展多样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提升德育渗透的灵活性,避免生硬。教师应该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使用和优化各个维度德育素材,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提升德育渗透的时效性。德育渗透需要教师注重知、情、意、行风多方面的和谐发展,讲授法虽然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如果过分重视依赖讲授法则会大大降低德育渗透效果和社会对学生德育培养的需求。针对这一方面,教师应该积极巧妙的创设生活化情境,将数学活动和德育渗透深入融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并引起情感共鸣,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细节中。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统计表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调查父母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并再次日于课堂上主动汇报自己统计的信息[7]。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统计表的含义和制作方法,还能够让学生详细的掌握家长的艰辛和付出的劳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恩父母,鼓励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父母的劳动时间,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再比如,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乡土风情等渗透到课堂练习环节中,提升习题的思想教育性。
除了课堂活动外,课外活动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补充,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延伸和拓展,课外活动能够通过多种载体落实德育,例如,家庭作业、第二课堂、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等都能够成为渗透德育的载体,提升德育渗透的思想性和学科性。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学习节约用水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以信息收集——数据分析——问题解决——方案提出——付诸行动等四个环节,将节约用水的理念深入到学生的思维中,让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并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意识[8]。实践活动需要做到课后、课中和课前的有效结合,通过主题征文评比、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将课外活动延伸到第二课堂,创意性的展示学生的资料和方案,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处事态度。再比如,小学数学中涉及到很多贴近生活的内容,课外活动可以与学生日常常识相联系。例如,在涉及到“年、月、日”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寒假计划的方式,将每天的安排制作成日历,让学生的规划思维和时间意识得以有效提升。
目前,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仅仅凭借学科成绩评估学生的优劣已经遭到了人们的普遍反对,违背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和过程,通过合理的评价激励学生、了解学生并促进学生发展。在德育评价体系中,德育元素应该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重视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分层化。首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需要将思想品质、学习态度、考试成绩等多方面的因素列为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设置课堂表现分的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和勇敢的展示自我,提升自信心。或者教师可以设置作业分,让学生意识到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攻克难题的决心和愿望。教师还可以设置品德分,提升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视程度[9]。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评价时不能将评价标准过度统一,而是应该发现并立足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利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要掌握学生“最近发展区”挖掘的方式,实行分层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技能等作为学习和发展的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规律,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在课外活动中融合合理的渗透德育环节,构建科学的渗透德育评价体系,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共同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