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华 李雨晴
(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海淀 100048;2.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北京 通州 101100)
教育实习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个关键期。当角色适应的主体是实习教师时,实习教师的角色适应包括实习教师在认识、学习角色过程中形成的角色意识,对角色的态度及情感,实习教师的角色适应是在教师角色扮演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但是“实习教师”具有非正式、暂时性的特征。角色的突然转变,给实习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领域盛行的新型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与传统的问题视角不同,优势视角认为案主本身的“问题”不再是问题,依照“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一种优势”这一假设。本文通过构建优势视角和实习教师的关系,为优势视角解决实习教师角色适应问题提供了可能,为分析实习教师的发展问题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塞勒伯教授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新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优势视角的CPR 要素模型[1],C 要素代表能力(competence)、才能(capacities)、勇气(courage);P 要素象征承诺(promise)、可能性(possibility)、正向期望(expectations)、潜能(potential);R 要素意指抗逆力(resilience)、储能(reserves)、资源(resources)、智谋(resourcefulness)。CPR 三种元素分别位于三个端点,构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如图1 所示),全方位地考虑优势分析的诸要素,为挖掘个体的优势开拓了思路。这些词语捕获了优势词典的核心价值。优势发现与表达的核心动力在于产生希望与可能,描绘更好的未来或生活品质的画面,以及如何达到的方法。
图1 CPR元素模型
本研究通过访谈6 位实习教师,尝试讨论中学实习教师的角色适应问题的表现及成因。经过整合访谈内容和资料,发现实习教师角色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大方面:
访谈中发现,实习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是模糊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老师还是学生”。从实习教师自身来讲,一方面实习教师是大学学生,应该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和请教;另一方面实习教师是中学老师,要以教师的身份面对中学的学生,树立威严和自信,让学生认可和接受自己。角色的转变是一个过程,中学实习教师很难快速适应“大学学生”和“中学老师”的角色切换。
同时,实习学校对待实习教师的态度也给其带来了角色适应的困扰。“实习教师”虽然是教师角色,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获得教师角色相应的权利。
实习教师作为新手教师,在教学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习教师A 认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作为老师,我的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实习教师D 在访谈中说道,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十分广,而且对待知识不是一味吸收接受,还会对知识提出质疑,实习教师尚未具备足够充实的学科素养,因此“自己越来越没底气”。与在职教师相比,实习教师还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熟练的教学技巧,承担很大压力。来自教学的困难不断打击着实习教师的自信心,在职教师精湛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使实习教师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实习教师开始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教师角色产生怀疑,角色适应出现危机。
一部分实习教师“与指导教师的关系不亲密”,有的实习教师反映“很难在办公室找到指导教师”,大多“依靠微信和邮箱”传递课件和修改意见。实习教师除了要思考来自教学设计和班级管理的难题外,还需要分心去改善和指导教师之间的关系,这给教育实习增加了难度。学生对待实习教师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习教师的教育热情,学生冷漠的态度会削弱实习教师备课以及上课的激情。
基于上述对实习教师角色适应问题的讨论,本节根据塞勒伯教授提出的关于优势视角的CPR 要素模型,分析实习教师自身优势,帮助实习教师应对角色适应问题。
相较于在职教师,实习教师教学经验积累不足,教学手段明显稚嫩。然而,实习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没有优势的,实习教师的教学与学习能力、教育研究才能、充沛的勇气特性可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教师角色。
首先,实习教师可以更熟练地利用新媒体授课,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到的素材将课堂教学呈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实习教师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更加密切,微博、微信等app 成为实习教师素材收集的主要场所。视频、图片等丰富的知识呈现形式充实了实习教师的课堂,使课堂知识讲授更加生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其次,实习教师的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端正。学校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实习教师的老师,作为新手教师,实习教师不用顾及“面子”等因素,大胆地向指导教师虚心请教并学习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经验,有问题及时和在职教师沟通交流,和同组的实习教师多多交流教学的经验和不足,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技术。
再次,教师在学校除了负责教学工作、班级管理任务外,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随着实习教师的加入,在职教师“教研难”的局面可以得到改善。通过访谈了解到,实习教师接受过有关教育研究的培训,并且亲身参与过教育研究,有能力完成部分教育研究工作。实习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优势不但可以帮助在职教师更顺利地开展教育研究工作,还能促进实习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角色的深刻理解,全方位地参与教师工作。
最后,大部分实习教师在实习过程中都遇到了角色适应不良的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分析自身的不足,尝试寻求更好的方法去适应教师角色。大部分实习教师比较年轻,呈现出年轻人特有的热血和冲劲,处于不利处境时,大部分实习教师都会秉承着不放弃的心态,鼓足勇气和干劲,朝气蓬勃地迎接来自实习工作的挑战。
上文分析了实习教师的能力优势,而在本节将重点讨论承诺(promise)、可能性(possibility)、正向期望(expectations)、潜能(potential)P 元素维度的实习教师自身优势。
第一,实习教师对教师职业认可、认同度高。本研究对受访的实习教师的教育背景做了简单的调查,在6 位研究对象中,有三位本科是师范本专业,而另外三位则是跨专业,本科学习的不是师范专业。虽然教育背景和教育经历有所差异,但是研究对象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是饱满和高涨的。与本科阶段不同,只有在反复经历教育实践后,实习教师做出的选择更加成熟和理性,更认同教师角色,才会选择教师作为未来的职业。因此多数实习教师职业认同度比较高,拥有职业信仰,希望通过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
第二,实习教师对工作持乐观态度,自我效能感普遍较高。有限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给实习教师适应教师角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阻碍。但是换个角度分析,教育实践经历不足也不全然是件坏事。教育实践经历既包括了成功的教学案例,当然也包括失败的经验总结。实习教师初入职场,还没有尝试到多次失败的打击,因此实习教师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都会出现自我效能感普遍较高的现象,对于实习工作保持热情、积极的态度,就算遇到困难也会乐观面对,对未来的教师职业生涯抱有美好的期待和憧憬。
第三,实习教师可塑性高。在教师群体中扮演着新人角色,初步迈进教师职业生涯道路,教师专业发展刚刚起步,在该阶段实习教师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实习教师的专业发展易受到工作环境和教育实践的影响。实习教师的可塑性随着实践机会的增多而降低,逐渐形成稳定的教师发展状态。实习阶段是实习教师提升教育技能,修炼教师素养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实习教师要抓住可塑性优势,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体验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紧跟时代潮流,与教育新理念接轨。
R 要素意指抗逆力(resilience)、储能(reserves)、资源(resources)、智谋(resourcefulness)。将这四大类别进行整合归类,可以挖掘出实习教师的抗逆力优势、知识储备深厚优势以及环境资源丰富优势。
抗逆力是个体的一种潜能,不仅可以用来描述个体稳定的用来保护自身免受苦难和挫折的负面影响的特征和能力,同时抗逆力也是可以培养和提升的,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在生命周期中可以得到提升的健康发展的正常部分。[2]实习教师并不是温室里盛开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实习教师在实习过程中也会产生抗逆力,抗逆力保护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实习的挑战对其的伤害。
本科毕业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来充实自己。学历高代表了接受的教育程度深,学习的积累自然深厚。实习教师具备教学前沿理论知识,为未来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实习教师在校期间学习过大量的新理论和新知识,紧跟时代潮流,符合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通过访谈发现实习教师的书籍阅读量是可观的,在日常学习和暑假期间,实习教师会根据大学导师的书单进行一些精读,阅读的书籍都是和本专业相关或者拓展类的名著,这些名著弥补了实习教师在课堂中无法学习的知识的空白,进一步完善其知识脉络,使实习教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
优势视角认为,环境中充满着优势资源。[3]实习教师周边的环境资源也是其可以利用的优势之一。身为研究生,实习教师可以享受高等教育的资源。实习教师作为实习中学的成员,参与教育实习后,便于收集研究数据,有助于实习教师开展真正的教育行动研究。双重身份的实习教师拥有双倍的学校资源,这种资源优势有助于实习教师从理论和实际上更深入的体验教师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其应对教师角色度过危机。
本研究根据塞勒伯教授提出的关于优势视角的CPR 要素模型,尝试利用实习教师自身优势探讨应对角色适应问题的方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具体策略。
第一,实习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学工具及网络弥补讲授缺陷。实习教师D 讲授化学方程式时太过抽象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听懂,其并没有继续采用语言形式,发挥了自己PPT 制作能力强的优势,把化学方程式的变化制作成了小动画,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实习教师在课堂讲授遇到难题时,可以选择其他形式来解决,多形式的教学工具和网络上积累的素材应该得到广泛的利用。知识的讲授可以呈现出多种形式,语言只是其中的一种。实习教师因为经验不足、课上紧张、学生影响等原因,语言对知识的讲解不一定到位和深入。即使实习教师不断斟酌和改进课堂用语,效果也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实习教师需要另辟蹊径弥补教学不足。
第二,实习教师要勇于尝试多元化教学方法。师范教育逐渐向教育潮流接轨,情境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案例探究等新型教学法作为讲授法的补充开始被实习教师习得和运用。“我把学生分为了三组,一组讨论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变化,一组讨论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一组讨论改革开放后自己家的变化。”实习教师A 采用了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自主发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探索中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将情境教学、小组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讲授法进行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深化课堂教学效果,增强隐性教育功能。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活动参与度,为实习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降低难度。
针对角色适应的问题,实习教师需要激活P 元素,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并激活抗逆力保护机制。
首先,实习教师要厘清角色定位。实习教师角色定位模糊并不意味着“学生”和“教师”角色的必然冲突,在出现角色混乱的时候,实习教师要对自身进行心理暗示,自己想成为一名教师,对该职业有很强的归属感。通过职业认同感加强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认识,以真正的教师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教育活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感受角色的真谛和魅力。
其次,实习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激活抗逆力保护机制。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不断地告诫自己:“我现在是一名人民教师。”暗示和打气会给予实习教师勇气,提升其自信心。另外其他指导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实习教师表扬和鼓励,提升实习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激活其抗逆力保护机制,利用自身的力量度过角色适应的阵痛期。
在参与实习活动后,实习教师会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环境,环境充满着资源和关系网,人际关系问题处理不当会加剧角色适应不良的问题。
实习教师要合理利用大学资源。在开始实习工作之前,实习教师都接受了统一的体系完整的师范教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理论基础,因此实习教师有能力承担起高中教学的重任。第一,作为师范院校,大学会经常举办教育讲座和研讨活动,实习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参与。第二,大学校园的图书馆馆藏丰富、数量齐全,实习教师在备课时遇到相关知识需要查阅文献,可以利用图书馆和数据库。第三,实习教师可以向自己的大学导师请教,大学导师作为研究人员对中学教育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实习教师可以从中获得灵感和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思路,将中学课堂与所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实习教师还要积极参与中学活动。实习教师应充分利用机会和资源,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会议。在活动中实习教师可以获得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一手信息,更加深入实习学校内部,了解教育教学现状。另外实习教师还要积极参与班级的教学工作和日常活动,向同行学习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经验,有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交流,在学习中不断习得教师身份,提高教学技术。实习教师要不断思考,适时地指出对方的不足和缺陷,相互学习能够更有力地促进双方的成长和发展,达成双赢的局面。
结合笔者经历,本研究发现实习教师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身就是在这个阶段会遇到的,具有必然性。比如,实习教师经验欠缺、权威不足、班级管理能力不够等问题,在一段时间内都会伴随实习教师,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根除的。但是实习教师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以另辟蹊径,去挖掘自身的优势,当优势被放大,那么自身的劣势就会随之缩小,弥补教学上的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