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月颖 冯芮华 王 溪 李亚子 李 建
1921年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卫生事业的公益属性,持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本文选择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政策、事件,以点带面,梳理不同时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特点,总结基本理念、重点工作和措施、政策影响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对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康中国建设以及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强调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是巩固好根据地的三大措施之一[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设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军队的医疗救护和群众的疾病预防,军民鱼水一家亲,有力保障了武装革命的胜利。
1.自力更生加强红军医院和工农医院建设: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和中央苏区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医疗卫生系统。秋收起义队伍经过“三湾改编”后,于1927年10月建立茅坪红军医院,是红军历史上成立最早的医院[3]。1929年5月,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苏区刘家园成立红军总医院,1931年,红二方面军在湘鄂西根据地成立邓家墩红军总医院和4所分院[4]。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组建陕北红军医院(亦称永坪医院),并设两所分院[5]。地方苏维埃政府也十分重视边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1933年8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总医院,医护人员达420余人,总床位1000余张[6]。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战场,各自建立相对独立的红军医院。陕甘宁边区三大医疗系统包括中央卫生系统,有延安中央医院、中央门诊部等;军委卫生系统,有八路军军医院(即后来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各军分区部队医院等;边区系统,包括边区医院、门诊等[7]。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大规模战争需要,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系统全面实行军事建制。1947年初,将原来的延安中央医院、和平医院等整编为7所后方医院,战争爆发后,保留3所后方医院,其余随野战军作战,整编为4所野战医院。加强军队和苏区医院建设保证了军队战斗力和根据地生产力,成为中国武装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
2.不断完善医疗卫生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1928年,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开始配置医疗卫生人员,明确团设卫生队,营设卫生员。同时红军不断加强制度建设,1932年,红一方面军第三次卫生工作会议,确立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并颁布了《关于卫生工作的决议案》,明确了医院环境建设、感染防控等工作制度[8]。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发布红军编制表,形成了军设卫生部,师团设卫生队的模式。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组建军委总卫生部,下辖3个师分别设有军医处。1937年10月,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公布了《暂行卫生法规》,对各抗战部队的卫生制度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1941年5月,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提出《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要求“增进医疗设备,欢迎医务人才,减轻人民疾苦,救济外来灾民难民”[9]。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卫生工作人员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加强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成为卫生工作高效运行的关键。部队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开启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制定了诸如《解放军暂行卫生法规》、《传染病预防条例》、《编制制度职责》、《卫生机关药品器材配备标准》、《部队各级医政工作职责暂行条例》等文件[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断加强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建设水平,奠定了解放战争大规模作战的需要。
3.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和物资供应保障:革命初期,医疗资源极其匮乏,红军医院、工农医院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中西医结合、研制简单的药品和器械,医生自主研制急需的西药,制造简易的替代器械,如用白酒与漂白粉混合,通过蒸馏制成“氯仿”麻醉剂,确保顺利实施手术[11]。大力开展卫生技术人员招聘和培训也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1930年3月,中共中央向各省委发出通告,以优厚条件招聘医学人才[8]。同时加强学校医学教育,1931年11月,组织筹建红军军医学校,首批学员25名,1933年更名为红军卫生学校[12]。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时,累计培养学员686名,成为红军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力量[13]。红军卫生学校随军长征后,1937年整编为八路军卫生学校,1940年9月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学校宗旨是“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为革命工作、为大众服务的卫生干部”。另外,医院开展培训班也是培训医务人员的重要途径。据统计,1939~1945年,中央医院培养出105名护士、115名进修和实习医生、23名检验员、25名药剂员[14]。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提高了卫生人员的招聘条件和培训水平。1946年,延安中国医科大学迁往东北地区,与东北军医大学合并,成立新的中国医科大学,随后建立4所分校,加大部分专业卫生人员培训,特别是战伤急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医疗卫生资源和技术人才缺乏是革命战争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医院和工农医院同时承担人才培训、自力更生开展药品和器械研制等任务,发挥了核心和领导作用。
4.坚持平战结合向军民提供医防融合服务:土地革命时期,坚持“为军民服务”的原则,战争激烈时,工农医院根据需要服务军队、参与战时紧急救治;形势平缓时,军队医院服务苏区群众。加强疾病预防也是医疗工作的重点,1932年10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开展卫生防疫运动的训令》,要求所有人员讲究卫生、改善环境,消灭疟疾、痢疾等流行疾病,积极开展禁烟运动,禁止吸食大烟,大大提高了居民健康水平[15]。抗日战争时期,坚持“预防第一,减少疾病,增加生产劳动力”的原则,1941年发布《干部保健条例》等文件,要求培养健康习惯、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教育和保育工作,保障军民健康[16]。陕甘宁边区各县、区、乡普遍开展了卫生清洁运动,破除迷信,打击巫神,降低了传染病发生率和病死率。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卫生工作进一步拓展到了城市,解放城市后立即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医疗机构重建,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时刻不放松对传染病的预防,加强群众性防疫工作,实行预防性接种。一旦发生疫情,采取封锁疫区行人及车辆,实施公共场所免费消毒、早发现、早报告等措施。同时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医疗卫生工作的系统性、制度性显著增强。平战结合、医防融合是本时期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特点,对于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解决传染病问题,提高群众和军队健康水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强调“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17]。卫生部门坚持“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18]。重构医疗卫生体系,从建医院向发展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转变,取得很大成就,被世界银行誉为成功的“卫生革命”,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发展中国家的范例”[19]。
1. 建立健全专业医疗卫生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一批原有的私立医院,组建了一批新的教学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同时明确了医疗卫生事业属于“人民的福利事业”,对医疗机构实行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控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统一定价,通过补贴药厂、医疗机构,使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20]。农村地区建设三级服务体系,到1952年底,全国的县级卫生机构已从1949年的1400余所增加到2123所,遍及全国90%以上的地区[21]。同时大力加强城市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工矿、机关、学校普遍建立了医院或者医务室,1953年中央6个工业部、铁道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系统所属医院共有床位3.83万余张[22];大中城市建立了街道医院、门诊部和居民委员会的群防站、红十字卫生站等。本时期的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是利用一切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卫生部门、军队、行业三大医疗系统。到1978年,全国医院达到9293个,乡镇卫生院55018个,门诊部(所)94395个,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达到204.17万张和246.39万人,是建国初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图1)[23]。
图1 1949~1978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
2.贯彻中央指示面向农村开展巡回医疗:建国后,我国城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立起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比较突出,69%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分布在城市[24]。为解决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 1965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问题的报告》要求,巡回医疗队培训当地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疾病防控。随即在北京组成第一批12支巡回医疗队,分赴湖南省湘阴县及北京通县开展巡回医疗[25]。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同志发出“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六二六”指示,大批城市医务人员和医科院校毕业生被抽调或分配到农村长期工作;协助建设公社卫生院、合作医疗站。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约有赤脚医生160万,卫生员350万,接生员70万;多数赤脚医生可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掌握常用药物使用、针灸急救技术和消毒知识,甚至可开展小型外科手术;合作医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90%以上[26]。本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通过巡回医疗和城市支援等形式,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合作医疗、农村保健站和赤脚医生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三大支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后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薄弱、资源配置不均的情况尚未完全改变(图2)[23]。
图2 1949~1978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3.实施卫生援助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建国初期,中国的国际发展空间受到帝国主义挤压,话语权有限,利用卫生援助提高国际影响力成为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1962年7月,阿尔及利亚独立,法国殖民医疗队撤出,民众陷入无医无药困境,新政府向国际社会寻求帮助。1963年,中国率先向阿尔及利亚派出医疗队,从此开启了医疗援非序幕。20世纪70年代,中国卫生援非工作迅速发展,影响力不断提高,大量非洲国家要求中国提供医疗援助。虽然当时条件有限,国家仍然克服困难、加大援非力度。根据197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中国共向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索马里、几内亚等25个非洲国家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派遣了医疗队[27]。中国医疗队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诊治当地病人,抢救危重病人,援建医院、卫生中心和医疗器械厂,为祖国赢得了声誉,团结了广大不发达国家,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地位、提高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4. 促进医学科研教育和医药工业发展:在党的领导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发展医学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967年5月,国务院成立全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领导小组,制定研制规划、组建科研队伍,于1972年底研发出青蒿素,极大地降低了全球疟疾患者的病死率。全国高等医学院和医药科研机构也得到巨大发展,专业卫生人员数量大幅增加,1949~1956年,培养了高等医药学校学生27425人,是过去20年的3倍多[28]。同时有序发展医药工业,解决药品和器械依靠进口、不能自给自足的问题,为新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医疗卫生工作从满足基本向更好更快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不断改革完善,初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好地满足了人民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1.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供给能力:改革开放后,医疗卫生系统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卫生系统活力[29]。1985年4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的通知》提出,放宽政策,多方集资,搞活卫生工作;新服务项目可按成本收费;医疗条件好可适当提高收费等[30]。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激励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速度显著提高。20世纪80年代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兴起,进入了“数字化医院”建设时代[31];CT等大型设施设备配置率不断提高,医疗专用设备总值迅速增长[32]。2000年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33]。2004年,我国建成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信息平均报告时间大幅缩短。改革开放后,利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医疗技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经过30多年发展,2012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572.4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667.55万人,基本解决了卫生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图3)[23]。
图3 1980~2012年我国医疗机构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
2.发展社会办医,构建多元医疗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会办医是改革开放后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工作。1980年国务院批准了《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使个体行医合法化,填补了农村地区由于合作医疗保健制度解体带来的服务空白,1986年个体开业医疗门诊服务达到4亿多人次[34]。1997年启动的卫生改革提出坚持政府和集体主导、社会力量作为补充的基本原则。随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医疗卫生事业、放宽准入条件、优化发展环境、促进资源流动、加强民办医疗监管等政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医疗卫生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也是本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特点。民营医院的数量由2005年的3220个增加到2012年的9786个,民营医院的床位数量由14.41万张增加到58.22万张(图4)[23]。
图4 2005~2012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和床位数量
3.加强法制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法制化管理是医疗卫生事业有序、良好发展的关键和基础。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新的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200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四条增加“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后续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制定了药品管理法、国境卫生检疫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食品卫生法、献血法、执业医师法、职业病防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支撑条件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医疗卫生工作立法,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有效规范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标志着我国医疗卫生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4. 开展维护公益性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基于不同的发展背景,党领导了1985年、1997年和2009年3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1985年,发布《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的通知》,标志着第一阶段的改革工作启动,主要目的是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卫生系统活力,增加医疗卫生供应,满足居民需求。同时,卫生费用增长过快,“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渐凸显,1980年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36.2%,最低时下降到15.47%。而居民个人负担则由21.2%增加到最高时的60%左右(图5)[23]。为了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之间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启动了后续两次医改工作。1997年的卫生改革将建立健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改革药品流通体制等作为改革重点。1998年启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2006年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2007年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补齐社会保障体系最后一块短板。2009年3月启动的卫生改革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重点工作包括免费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后续两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减轻群众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采取了系统化的措施,包括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卫生总费用中居民个人负担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图5)[23]。
图5 中国卫生总费用政府支出和个人支出占比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各项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推进系统协同与整合,深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1.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贯彻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并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针对健康问题和风险因素,《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实施健康知识普及等15项行动计划,健康治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交通伤害防控等,初步构建了大卫生大健康的治理模式。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监测,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稳步提升,2019年达到19.17%,比2018年提升2.11个百分点。该时期重新明确了医疗卫生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政府承担的重要责任,逐步改变了改革开放后过多依靠社会的局面。
2.深化医改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熟定型: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跨区域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4种类型医疗联合体建设,结合医药、医保改革联动,推进公卫、医疗系统协作,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疾病监测预警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基本医疗保障补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和疫苗接种费用,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稳定器和缓冲器。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2015年实施“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药品耗材招标采购,医保部门组织实施国家价格谈判,跨区域联合集中带量采购。2017年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实施近40年的政策得到扭转。2020年完成神经等8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科等12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不断加大政府投入,202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达到74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550元,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得到更好体现。通过系列改革举措,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更加明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更加合理。
3.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医疗卫生体系治理现代化工作得到充分重视。在推进制度和管理体系整合方面,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进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统一管理。2018年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整合多部门职能,明确了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职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强大的指挥棒,将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推进法制化管理方面,2016年2月通过并公布的《中医药法》,2019年12月通过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标志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治理迈上新的台阶。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制定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和规范,完善相关的医保报销政策。2020年全国已有900家互联网医院,55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可以提供线上服务[35]。在加强政策实施监督与考核方面,将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公立医院考核制度,有力推进了政策落实。该时期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向法制化、现代化迈进,治理效率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政策执行力度显著增强。
4.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参与全球治理: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卫生外交和援助工作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2020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等一系列举措[36]。截至2020年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包括普通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37]。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由国内走向国际,致力于维护全人类健康,在全球卫生治理的影响力显著提高。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中,始终将维护人民健康放在重要地位,坚持预防为主、医防融合的工作方针,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医疗卫生治理理念和策略不断完善、发展和丰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坚持人民健康至上的基本发展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中,将维护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和优先领域。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将建设红军医院作为巩固根据地的三大措施之一,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医疗卫生体系,为人民提供医疗、疾病预防、环境改造、控制吸食鸦片等综合性服务,有效保证了武装斗争工作的胜利。建国初期,将医疗卫生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采用计划经济模式,完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创造性地建设合作医疗、培养赤脚医生、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充分保证医疗卫生工作的公益性和福利性,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较低的投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后,采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不断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维护公益性、促进可持续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明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和服务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有效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参与全球治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2.坚持医防融合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治理格局: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坚持医疗、预防、教学等融合发展。红军医院不仅承担军队和当地居民的医疗救治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卫生运动,加强宣传动员,培养战士和群众良好的卫生习惯,大大降低了非战斗减员和影响,促进了生产,保证自给自足。建国后,为了应对传染病和细菌战的威胁,在加强三级医疗预防体系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整治,开展预防接种,保证了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后,不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制定法律规范,保证了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医疗与预防、体育、教育、养老、环境改善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新的卫生健康治理格局正在形成。
3. 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基本策略:武装斗争时期,红军医院的伤病运送、衣物清洗、伙食保障等后勤服务,大部分由群众承担,战争最为艰难的时刻,将伤病员寄放在群众家中疗养。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疾病的预防接种,有效应对和防控传染病的暴发。改革开放后,大力实施和推广预防接种,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动员全社会参与健康管理,倡导人人自主自律,共建共享。面对新发传染病,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疫情防控的科普,居民遵守并配合戴口罩、勤洗手、少聚会、多通风等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开展隔离防护和疫苗接种,自觉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争中来,我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领导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解决传染病高发、军队伤病问题,到为全体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从广大人民群众病无所医到病有良医;从陕甘宁根据地卫生治理到全球健康治理,积极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共产党的医疗卫生治理理念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