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范式演化及中国情境下研究展望

2021-11-26 11:56杨明海魏玉婷庄玉梅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企业

杨明海,魏玉婷,庄玉梅

(山东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言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多年来我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攻坚克难,在高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嫦娥五号”“天问一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位列全球参与排名的131 个经济体中的第14 位。但自2018 年以来,中兴、华为芯片禁售事件引发高科技领域贸易摩擦升级,资本主义国家针对我国的技术封锁、高科技公司制裁等行动强硬升级,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等现实不禁引发人们的反思: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我国应如何有效开展创新活动走出“卡脖子”技术困境,让技术创新更好的服务“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如何科学搭建并高效利用技术创新范式推进技术创新更快更强发展。

排课问题要求课程表的安排中教师、班级、课程、教室、时段等因素不发生冲突[8]。每个教师、每间教室、每个班级、每门课程这四者都是唯一的,则在同一时间同一元素不能出现两次。一张有效的课表,必须满足以下“硬约束”条件:

通过创新系统的建立企业可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合作伙伴,通过整合利用资源与知识,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与竞争优势。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创新网络的跨层次化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开展愈发依赖于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投入与高效互动,包括政府财政补贴[1]、金融体系的融资支持[2]、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与研发人才引进培养、创业创新网络良性发展等方面[3]。随着市场经济活力的增强,国有制企业与非国有制企业共同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的强劲力量[4],中小型企业在创新创业精神的推动下,凭借自身的经营管理优势成为技术创新市场的新兴力量[5]。多层次网络具有相互依赖性,跨层次的创新主体合作如个人与组织、跨地区空间、不同层次主体间的互动合作,为创新范式研究提供了更加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境。

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动力由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打破发展障碍,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既是市场需求的提供者又是技术研发生产的实践者,企业技术创新已然成为未来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保障。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驱动内涵下,企业技术创新范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产学研协调创新、创新网络、创新生态系统等基于不同理论与实践基础的合作范式,各类范式在构成要素与运作机制方面互为补充并具有各自的优势与适应情境。在创新范式的演化与推动下,企业通过市场信息掌控、合作研发提速、知识技术外溢等逐步提高企业科技技术含量,带动社会跨越发展。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范式演化脉络,指明现有理论与实践的不足之处;同时以中国情境为背景,结合先进创新范式的层次性与动态性,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突破发展提出建议。

二、企业技术创新范式演化

伴随着科技交叉渗透、企业产业边界的日益模糊、国际与地区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竞争优势的保持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6]。在资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独立创新早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开放协作才能形成持续竞争优势。迄今为止,企业技术创新范式已由最初的线性创新与创新体系,发展到当下的创新系统阶段,演化轨迹如图1 所示。其中,第一阶段为线性创新范式,以古典经济学与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以创新外部性作用为核心出发点[7];第二阶段为创新体系阶段,以国家创新系统的提出为标志[8];第三阶段为创新生态系统阶段,强调以资源整合与共生发展为基础的创新过程。

图1 企业技术创新范式演化

(一)企业封闭式创新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弗里曼基于对日本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的研究,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并指出创新不仅是产学研的合作行为,更是系统性的国家行为。学者们基于不同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与绩效水平,做了大量的理论与案例研究,并以此构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体系。国家创新系统以知识创新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关键、产品与产业创新为目的、制度创新为保证[19],由一国内部不同科学与技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受国家特定机构和政策的约束,并决定了一国技术进步的速度与方向。

(二)企业开放式创新阶段

该阶段以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为标志,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通过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供给方式升级创造新需求或挖掘潜在需求,强调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三螺旋”模式。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与知识飞速发展并广泛传播,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创新由易变难,知识依赖性逐步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壁垒开始形成。封闭式创新的良性循环被打破,基于动态、非均衡的复杂经济系统下的“管理-搜寻-环境选择”技术范式成为全新的研究方向[13]。创新体系迈入以开放式创新理论为支撑的创新2.0 阶段[14]。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在提供研发投入的同时,通过税收优惠、知识产权等框架性政策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

1.从产学研合作创新到产学研协同创新

现代产学研协同合作体系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在政府、科技中介、金融服务机构等的大力支持与协同下,开展技术研究开发、设备共享、人才培养、信息获取等活动,以加快科技进步与推动经济发展。关于现代产学研合作的起点,学术界首推20 世纪50 年代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特曼式大学”的兴起,原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主张开展大学与企业的互动合作,这一举措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开辟了“硅谷奇迹”的独特发展模式,他本人也因此被誉为“硅谷之父”;而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历史亦可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15]。

2.新兴技术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针对此类研究其目标大多定位于技术与成果产出,缺乏对于协同创新高精尖复合人才培养的深入分析,近年来国家加大应用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建立理论联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人才引进、培养与价值创造的科研创新高地,需要我们在前进中继续探索。同时,作为技术创新新兴力量的中小企业,更加期望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但激励机制与帮扶政策的缺失制约其创新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2.国家创新系统的提出与发展

熊彼特认为经济生活中的创新和发展并非由外部强加而来,创新的产生具有内生性,是由内部自行发生变化的,应用占据创新本源驱动的核心地位[9]。由此引发的创新1.0 模式也被称为封闭式创新模式,其本质是有限的内部研发力量与封闭的资金供给相结合。该阶段强调通过内部研发机构的设立进行自主研发,如惠普的中央实验室、IBM 的沃森实验室等[10]。创新驱动来自需求与科研的“双螺旋”,即在既有市场中厂商通过研发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服务体系等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7]。在企业边界封闭、知识扩散缓慢、技术外溢困难、员工流动性低、消费者与供应商专业知识缺乏、高校科研院所不被企业重视、风险投资欠发达的时代背景下[11],在企业内部研发生产销售的“良性循环”机制下,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企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推动企业获得巨大的成功[10]。政府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作用为向企业提供科研经费,在市场失灵时,通过政府介入资助自动实现市场成果转化[12]。

当前高职课堂的互动主要是一种表象互动,互动的形式要件重于实质内容。主要互动方式是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或者直接找学生回答问题。这种互动的课堂效率很差,原因是针对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大部分高职学生主动性差,懒于思考,提问无疑于问道于盲。被提问的学生张口结舌,没被点到的学生继续开小差。这种互动还是“控制-接受”模式,是一种效率低下的“表象互动”。

3.开放式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系统化创新模式与21 世纪初的网络合作创新模式基础之上,2003 年哈佛商学院的Chesbrough[23]教授首次提出开放式创新理论,该理论强调现代创新活动具有多主体参与性,企业在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内外部创意的结合与市场的商业化推广。此后西方学者们陆续对参与主体创新活动的影响情况、顾客参与在创新系统中的定位、供应商创新活动参与路径等展开讨论[24-25]。在理论与实践中,开放式创新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相关研究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迅速发展。根据技术知识相对于组织边界的流动方向,将开放式创新分为外向型创新与内向型创新两种类型[26];通过对开放式创新进行维度划分,可细化为开放式创新的广度与深度。基于以上因素对于创新绩效的作用分析在实践与理论中均未取得一致观点,并由此形成开放式创新悖论[27-28]。

开放式创新水平关系到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优化升级[29],并举开放式创新与适度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利于企业实现价值链攀升与提质增效。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且企业开放式创新与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紧密的双向赋能关系[30],合作创新的理念与模式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与采纳。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构建全球研发网络,是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式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开放式创新潜在的风险如主体协调成本、信息搜索成本[31]、核心技术泄露风险[32]等是企业成本管理与风险管控的重点领域,同样需要引起企业高度警惕。

(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阶段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动荡变化,国内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他国,逆全球化现象阻碍企业技术升级与价值链高端转型。在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各类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转,科技成果与技术生产的耦合发展以及未来领域的先机抢占成为中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越的重点所在。面对巨大的技术鸿沟,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与路径已无法满足我国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发展需求。纵观近现代全球经济科技中心转移轨迹,突破性创新及其连锁反应所形成的新兴产业与产业集群,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根本内核[43]。立足中国情境,以突破性技术创新为切入点,丰富研究层次,系统性把握技术创新产生演化的路径与机制;探讨创新过程多主体多层次动态系统建设,尤其突出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与创新人才培养激励研究;梳理“知识—技术—生产”转化流程壁垒,实现知识创造与技术生产协同发展;关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以优化能源结构、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基于创新系统、演化经济学和生态学等理论从生态位视角、供需视角、国家层面等不同角度对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概念界定丰富了其理论内涵[33];针对生态系统各类特征的相关研究,多方位展现了参与主体的运行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因其相对较高的技术创新诉求,对于创新生态系统具有更强的依赖性,针对此类企业的系统研究贯穿理论发展的全过程。

1.围绕生态系统特征开展的技术创新研究

【大意】书刚开始读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疑问;读着读着,就会慢慢发现一些问题;读到一半的时候,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再往下读的时候,疑问就会慢慢被解决,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最后所遇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这才能称得上是学习。读书不会产生疑问的人,需要教给他独立思考的方法,使他产生疑问,有了疑问,就会千方百计地解决疑问,这样才能进步。

生态学内的生态系统是于相应的时间与空间内,于各类生物、生物群和其无机环境间经“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彼此作用的统一整体。企业生态位是一种静态特征,主要包括生态位宽度、重叠度与态势[37]。生态位宽度是指企业对于资源的占有情况,企业在技术创新系统中的生态位越宽,越利于其将知识进行深度融合与集成,构建多样化的技术知识体系[38]。生态位重叠度指两个生态系统在生态位上的相近程度,企业与外部组织越相似竞争就愈发激烈。相关研究也表明,企业通过避免选择相似度较高的合作伙伴实现与外部组织的技术知识互补,从而实现技术协同创新[39]。生态位态势代表了企业的现有能力与未来发展潜力,在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具备强大的生态位态势的企业更加重视对技术、知识资源的存储,通过“虹吸效应”吸引优质创新主体的加入[38]。

从企业规模角度出发,大企业与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各自具有独特的生态位优势。就大企业而言,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级公司,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研发生产与产品市场检验时效;就小企业而言,实现技术创新高度聚焦,专注独特核心能力研发,兼顾跨行业客户开拓,也能够实现理想的商业收益[40]。随着技术研发难度的提升,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对于多样创新生态系统的依赖性逐步提高。营造相关技术多元化创新生态系统与非相关技术多元化创新生态系统,在不同的路径机制作用下均能够促进企业核心技术的开发并借此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更是明确了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中心地位。伴随着产学研合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却呈现缓慢发展的态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理论受短期利益驱动,企业与学研机构未将合作提升到战略高度,仅仅关注特定时期的资源与技术难题。通过将外部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以创造价值、增强竞争力。而侧重知识、资源、绩效等全面整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强调多元主体的深度合作与整合[16],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关键还在于组织内部的知识学习以及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吸收、利用与创造[17]。产学研协同创新理念的推广,推动了技术输出增长,形成了多元化的创新模式。按照参与主体不同可分为企业主导模式与学研主导模式,按照合作程度划分为技术转让、联合攻关、内部一体化等模式[18]。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以技术为纽带,面向客户需求,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生共存共进化的创新体系,通常以平台企业为核心,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架构的技术平台开展配套兼容的技术研发,相关技术标准也由技术领导者发起和制定[41]。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技术创新系统除具有合作共赢的性质外,还具有技术严格标准化、系统高度复杂性、技术模块化等特征,以上特征的存在引发了传统管理风险以外的机构性风险、依赖性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典型合作风险[42]。

我今年80多岁,尿酸一直偏高,需要经常大量饮水稀释尿液,有文章说微量元素、电解质会因喝水多而大量流失,是否如此?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 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已有研究主要针对特定行业与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开展探讨,这表明基于演化视角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更加精准的定量检验辅证。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生态系统驱动人才、技术与产业发展,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市场竞争模式。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与企业技术创新短板,需要强化政府、科研院所、市场消费者等主体在创新生态系统背景下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在当今我国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愈加明显,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加强,但大学与产业部门的协同关系却出现解耦迹象。在创新战略体系中,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高新技术领域创新的源泉;相比之下,我国企业长期位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领域,双方知识结构不匹配并缺乏共同的利益需求,双方难以在价值链上游的基础研发领域开展有效合作[20]。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失衡将导致学研机构的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需求脱节,造成“创新绩效假象”。创新技术的转移、扩散与应用是经济体获得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过分强调研发因素而忽视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转化阻碍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协调演进[21]。打造中国式创新需要重新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科学性,摆脱对发达国家创新制度的盲目追随[22];基于国家全面发展,考虑特定历史、经济与社会环境问题,实现教育政策、社会发展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融合。

三、中国情境下研究展望

21 世纪以来,组织资源的有限性限制创新发展,创新实践日益突出“用户导向创新”的重要作用,企业创新由关注系统中要素构成向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间的动态过程转变[33],形成了“政—产—学—用”四螺旋创新范式[7]。技术创新既是一个交互过程又是一个社会生态过程,企业核心技术通常扎根于特定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中[34]。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互补性的多层次网络,核心业务层通过向外扩展将各类组成要素统一到一个“中心—外围”的结构框架中[35],并围绕核心企业或平台进行架构设计。领先用户与消费者可通过线上平台社区参与价值共创,企业内部创新研发部门与小微主体亦可作为独立个体参与其中,焦点企业针对不同生态位参与者采取相应的协调机制[36]。

(一)丰富突破性创新研究层次

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多维属性,在技术层面通过摆脱原有知识技术建立新颖的科学原理,重塑产业格局;在市场层面随着技术改进,通过逐步提高主流客户关注体验水平,创造全新市场;在组织层面突破性创新能够破除原始路径依赖与结构束缚,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并显著影响企业绩效[44]。理论研究与产品开发实践均表明,成功的技术创新是一系列系统化工作的有机结合,面临包括“模糊前端”识别能力、市场与商业模式研究、项目实际运营等在内的多种挑战[45]。处于开放式创新背景下的企业,面对自身创新能力的有限性,更多地采用跨界搜索[46]、建立创新网络联盟等方式进行模糊前端识别,在充分把握新旧技术轨道转化机会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技术跨越与突破性创新。与此同时,突破性创新的本质在于获得垄断利润与市场份额,企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确定创新方向,敏捷捕捉消费者对于技术前沿的潜在需求[47]。尤其在突破性创新产品投入市场的初期,市场规模小、获利率低、消费者的新产品偏好预估难度极大,企业无法采用主流产品研发与市场销售规则,导致突破性创新失败率急速上升。

多年后提及此事,里根也备感懊恼,他曾对一位好友回忆说,“我当时真的并没有想过要在5分钟后轰炸苏联”,“我以为此时麦克风还没与导播室连线呢。话一出口,我也意识到,自己玩得委实过火,这太不应该了”。

目前企业创新已进入创新生态系统阶段,创新生态系统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创新网络组织[48]。面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复杂属性与实践困境,通过探寻各环节共性障碍以提升整体认知能力,结合成功案例提炼促进机制;根据行业或区域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各自领域突破性创新从创意研发到商业化的流程运作与参与主体互动情况,探析其内在机理路径,以期科学把握创新规律,增强理论与管理指导的针对性。

基于商务部的结论,法院推测了为了解决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商品补贴的问题商务部在未来可能采取的行动。其中一点是通过采取“非市场经济方法”来征收反倾销税,在这一基础上征收反补贴税,同时,对反倾销税采取“细微的调整”来抵消对同一企业进行双重征税的问题。法院注意到了商务部将要实施的措施可能会引起更多的问题与纠纷,正如其所说“这种措施是否会造成与法规的直接冲突”或者“这种措施从根本上是否为不公平的,因而造成对法规不公正的解释或者滥用”[2](P1290)。然而,法院并没有对这一话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或者分析,原因是这一问题与原告所受到的损失无关。

晨起8:00-10:00真空采血法采集肘部静脉血5 mL,立即送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乳胶颗粒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检测RBP4。

(二)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力度

在我国国家创新系统背景下,大量技术开发是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结果,因此如何进行项目选择、培育与管理,进而实现产业化是一个重要的学术与管理难题[49]。同时,企业通过政治网络的建立能够克服资源约束与组织劣势,增强创新能力[50]。在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情况下,政府作为制度创新者,承担着为创新主体提供保障与支撑的作用。探讨政府如何结合地区、行业等具体情况推动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制定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政策等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当市场失灵时,企业受制于自身能力、研发活动滞后,产学研合作层次低、缺乏共建研发机构等长期稳定合作组织,技术市场不成熟、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率低下。处于创新生态系统背景下的政府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在关键领域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实现共性知识突破;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制定扶持政策,激发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创新积极性与产业支持性;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障碍等仍将被视作今后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

(三)注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激励

创新是基础研究长期积累的结果,人才作为知识创造与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多主体、多层次的互动系统建设。就国家社会层面而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化基础学科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以及完善支持创新的法律制度。欧美国家通过立法增加基础学科资助力度,开展贯穿学习生涯的创新创业培训课程等,打造了坚实的国家基础学科基石,营造了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在企业层面创新人才具有高流动性、高需求性、产出控制难度性大以及隐性知识溢出风险,而我国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又多趋于形式化,人才培养决策缺乏合理的科学指导,尚未形成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缺失,人才流动成本低,人才管理机制落后,风险评估系统动力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51]。随着我国对于基础学科重视程度的提高,教育改革带动创新氛围的提升,在中国国情下、在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管理、激励路径系统建设需要更加丰富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

(四)实现“知识—技术—生产”协同发展

创新发展的核心之一在于明确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激发各自活力,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促进科技经济顺畅发展。受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知识技术创新以学研机构为主且企业参与度低,导致研究成果持续攀升而技术产业转化率低下。政府作为创新体系中研发资金的主要来源,在掌握现有信息的情况下该如何通过研发资金分配比例调整、专项扶持政策制定等行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学研机构作为知识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在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面向企业的知识转移效率。科技中介如何发挥主体间桥梁作用,提高学研机构知识发送能力、企业知识接收能力以及知识成果供需双方的知识转移意愿,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讲,创新包括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生产制造以及商业化的过程,适度增加对于创新前端识别、研发生产过程评价的综合能力考核,能够更加全面科学的展现创新能力的全貌。通过注重“知识—技术—生产”转化率提升,引导各主体积极参与技术创新,以期更加真实、全面反映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产学研合作互动,切实提高创新能力。

(五)发展绿色低碳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

面对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高碳排放的国际焦点问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必将以实际行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应有的努力。广义的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生活生产方式、价值观念与国家利益的全球性革命,属于突破性创新范畴的低碳技术研发风险属于高等级风险[52],且高耗能产业的“碳锁定”效应抑制了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市场与法律政策机制的不完善进一步加大了以企业与市场的低碳技术创新压力[53]。纵览英国、美国与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低碳技术研发经验,在国家政府政策引导下,通过跨国合作与研发网络的建立进行研发资源整合,突破基础研究瓶颈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与环保产品购买意向,推广企业低碳技术应用等因素共同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普及与提升[54]。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各项环保低碳工作的推进,如何带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在国家战略规划的导向下,制定科学有效的支持政策;通过知识学习与吸收能力,提升科研创新技术转化能力;逐步满足市场需求,进而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创新的热点领域。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