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争议到共识:非遗研培的再认识与实践*

2021-11-26 16:15巫宇军
文化遗产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文艺人计划

巫宇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称“研培计划”)自2015年启动以来,社会影响日大,范围逐年拓展,被作为我国文化领域一项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列入《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研培计划此时正探索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的研培,为此增大了曲艺类非遗研培力度,于2020年选择4所高校开展曲艺类项目研培,赣南师范大学的客家古文研修班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研培计划自启动伊始即引发学界激烈论争,争议至今仍未停止。存在争议,说明研培计划尚有待完善处,可能存在风险。而且以往研培对象以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为主,曲艺类项目仅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石河子大学两所高校做过初步探索,经验尚浅。因此,寻找合适方式,最大限度降低或规避风险,使研培获得最大效益,是新开展的曲艺类项目,尤其是初次承担此类研培任务的高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本文以赣南师范大学“202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古文’传承人群研修班”为案例,分析总结其研培实践所得经验和所遇问题,以期将来对曲艺类非遗研培的理性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 学术争鸣与共识

为全面廓清学界观点,尤其是批评者的意见,以认清问题,规避风险,赣南师大研培工作组(下称“工作组”)在举办研修班之前,先就学界对研培计划的争论作为关注重点。经梳理得知,主要存在三方观点:拥护研培计划的“正方”、质疑研培计划的“反方”、对正反方各有褒贬的“中立方”,争论冲突主要来自正反方的意见。深入研究发现,表面看,正反方意见截然相反,观点针锋相对,双方措辞激烈,水火不容,但若抛开各方情绪化的表达和比喻准确与否的纠缠,仔细分析其言下之意即可看到,双方观点并无实质性冲突,甚至在以下几个最主要的争议点上有高度共识。

首先是目标一致,均着眼未来,希望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能传承延续。反方质疑研培计划倡导的创新,常被理解为死守传统,不思未来发展存亡。正方强调非遗须适应现代社会而有所改变,多被批判为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其实双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根本目标并无二致,即都希望非遗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反方乃文化危机思维。他们认为,由于近代以来我国过度批判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严重缺失,以致当代人对许多非遗项目的性质、特点、价值、内在规律等知之甚少。因此,若在缺乏全面深入了解的情况下随意“创新”,很可能在无知之中使得许多本已濒危的非遗项目加速变异消亡,那就不再有未来。正方则是文化生存思维,其核心观点是如果非遗现在都无法生存,何谈振兴未来?

其次,均不排斥培训。表面看,反方似乎强烈反对传承人培训,但细致分析不难发现其并未全然否定研培计划,如反方代表苑利认为培训是解决传承人缺乏遗产意识、精品意识和原生意识的有效途径,应将传承人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须进行制度设计、理念更新,更需针对问题有的放矢(1)苑利:《救命的“脐带血”千万要保住》,《光明日报》2016年1月22日第5版。。反方另一代表陈竟更早在1992年就提出“民间艺术家进校园”的口号并付诸行动,有数十年培训经验,已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2)陈竟:《谈谈非遗教育中的有关问题——对高校非遗人群培训研习班的探讨》,《文化遗产》2016年第5期。应该说,反方并非反对研培本身,而是就研培计划中他们认为不合理的部分提出批评,或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均不认为非遗绝不能改变。有学者认为,这场争论是变与不变之争,正方主张变,反方主张不变。其实反方对非遗能否变、如何变有深入思考,也给传承人的主观发挥留下了很大空间。如苑利认为秉持传统和不断创新并不冲突,只要确保非遗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和使用原料“原汁原味”,其他方面变动均可接受。(3)苑利:《救命的“脐带血”千万要保住》。笔者以为,对反方强调的“不变”,应理解为其在变的问题上更慎重,需满足一定前提条件,而非完全拒绝改变。

第四,均反对大规模改造非遗。对非遗大规模改造,尤其对传承人所传技艺实施大规模改造是反方对研培计划最主要的批判点。对此正方并未正面回应,只是从多种角度解释非遗流变的必然性以及调整和适应的必要性。这种回避恰恰反映出正方同样不认可对非遗进行大规模改造。不仅于此,正方代表陈岸瑛还强调研培应“以传统文化为本位,以传承人群为主体”(4)陈岸瑛:《时代转折中的非遗传承与传统复兴》,《装饰》2016年第12期。,张毅也强调研培应“秉承传统、不失其本”(5)张毅:《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2016年第5期。。

争论的产生虽主要源于正反方看问题的视角及立场不同,但论争中各方指出的非遗保护领域存在的多个问题却是研培计划实施者必须面对、思考乃至反省的:一、以往长期批判传统,特别是教育体系过度西化,导致当今国人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对传统缺乏基本的认知力、理解力是不得不承认和正视的现实。二、非遗保护经20年努力,仍未找到解决活态传承、后继乏人等难题的理想方法,研培计划能否探索出新途径?三、非遗保护与人的生存关系问题至今仍是困扰非遗保护的难题,研培计划如何把握尺度?四、研培计划在初期因理念和操作层面考虑不够周全,以致存在一定程度大规模改造非遗的现象,该如何避免?

二、 研培理念及政策的演变

面对学界的争论和存在问题,政府如何决断?工作组接下来将目光投向研培计划的相关文件。通过梳理和研究研培计划发展沿革发现,政府对推行该计划是相当谨慎和开明的,充分听取和吸收了各方意见,勇于纠错,一直在修正和完善相关理念和要求。短短几年,有些做法已形成较规范的程式化操作,理念日渐清晰和统一。具言如下。

(一) 由点及面,稳慎推进。研培计划最具范式意义的做法是:凡开展新类型的研培,均采取“点→簇→面”方式,先试点摸索积累检验,再逐步扩大范围。如:最早仅选择一所高校进行试验。取得经验,得到较好反响后,组织两个考察组,走访东、西两线20所高校,调研各方需求及情况。然后制定原则,明确宗旨,确定方案,召开协调会宣讲和部署,再启动研培计划。启动时先选择23所高校试点,评估结果良好才正式实施。实施过程同样循序渐进,参与高校数量缓慢扩大,首批57所,其后逐年递增。不同非遗类型的研培也遵循“点→簇→面”方式开展。如传统戏剧2016年只选择上海戏剧学院试点,2017年增为4所高校。曲艺类亦然,2018年只选择天津艺术职业学院试点,2019年增至2所,2020年4所。研培计划除按以上方式逐步推进,门类选择也特别慎重,先选择与现代社会更易契合、可采用生产性保护的传统手工艺项目探索,之后增选的传统戏剧、曲艺等表演艺术类项目也有较明显的经济、市场属性。

(二) 充分听取意见。整个研培过程,政府都十分重视学术界和传承群体的意见,每次试点都广泛收集各方建议,许多转化成了具体的规定。如研培计划一开始并无以“秉承传统、不失其本”为基础的要求,完成试点后才根据反馈意见加入。再如学界2016年关于非遗保护伦理问题的讨论,2017年便以工作原则的形式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学术争鸣对研培计划也起到了重要的提醒和引导作用。如陈竟2016年批评早期研培学员“大多是非遗爱好者、经营者。有的人甚至是对非遗一无所知的商人”,(6)陈竟:《谈谈非遗教育中的有关问题——对高校非遗人群培训研习班的探讨》。2017年就规定,研培人员不包括爱好者和不直接持有传统技艺的研究者。许多学者严厉批评研培中不少接受西式教育的授课教师对学员的传统知识和审美观产生了严重干扰和影响,2017年正式实施时便删除了提高传承人群“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学习/创新能力”(7)详见《关于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http://114.255.59.52/zgfyzt/gzwj/201507/821e451df26a48cb9043723951f80baf.shtml;《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http://zwgk.mct.gov.cn/zfxxgkml/fwzwhyc/202012/t20201206_916836.html,访问日期:2021年5月12日。的要求。

(三) 不断完善制度。研培初期,无论理念还是目标、工作原则、课程设置、学员类型、管理、评估等具体的操作层面,都处于粗略、模糊甚至缺失状态,随研培计划推进,不断明晰和完善。如理念方面,由试点期无保持传承的要求;到正式实施初期提出要“秉承传统、不失其本”,专业课程须把握非遗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地方和民族文化等基本原则;再到推广期提升为四大工作原则。(8)即:遵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基本理念、原则和要求。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尊重非遗项目的基本文化内涵,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尊重传承人群保护、传承、发展和再创造的权利。重视青年人在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保持和扩大传承人群。研培目标由早期的提高传承人群“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学习/创新能力”,2017年删改为 “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8年调整补充为“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课程内容方面,2015年仅笼统提出课程包括基础文化理论知识、专业基础课程、应用类课程、交流互动;2017年明确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三大课程板块,并提出了具体要求;2018年进一步强调要注重原理的讲解和分析。研培形式由初期的研修、普及培训到后来增设研习类。培训对象由初期以传承人和从业者为主,定位较模糊,到明确规定“不包括爱好者和不直接持有传统技艺的研究者”,再逐渐调整扩展至相关管理人员。其它方面也逐渐完善和体系化。

由上可见,研培计划实际是政府、知识界、传承群体等多方协作,共同协商推进的。作为组织者、主导者的政府,在面对研培计划这个新生事物时慎重、兼听、开明、包容、客观的态度起到了良好导向作用,有效地协调好了知识界、传承群体及社会各方的资源和关系,使这个原本并不完善的计划逐渐成熟。

三、研培实践与探索创新

(一) 确立原则、目标、方法

经以上梳理和分析,工作组对研培计划有了新认识,明确了方向,重新提炼和总结研培计划的原则、目标和方法为“不失其本,扩大传承,因事制宜,探索创新”,并以此指导客家古文研培实践。

“不失其本”是研培计划的基本原则、前提和核心,贯穿研培计划始终,是研培计划一切行为的准绳,是检验、评估研培成效的第一准则。这一点也深为学界认同并不断强调。如宋俊华指出:“在非遗传承人群培训中,最容易引发的风险是对非遗传承的忽视。培训者和被培训者急于创新非遗、传播非遗的心理,容易导致对非遗内在传承规律的忽视,导致重发展轻传承现象的发生。”(9)宋俊华:《非遗保护的伦理原则与非遗传承人群培训》,《文化遗产》2017年第4期。换言之,不失其本最易被忽视,风险最大。

“扩大传承”是研培计划的核心目标。研培计划之所以提出,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通过包括开拓思维、解放思想在内的各种手段,有效扩大传承群体,以解决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传承人群得到扩容,后继乏人问题就有可能缓解。

“因事制宜,探索创新”是方法手段层面的指导性原则。只要不违背不失其本原则,能扩大传承,研培承办者可以,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寻求最恰当的方法进行培训。任何一种制度的完善都需来自实践一线的真实经验,尤其作为新生事物的研培计划。对于尚处试点阶段的曲艺类研培而言,更应大胆尝新。试点高校有责任对新门类的研培方式进行探索和检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为研培方案的完善提供经验和建议。

(二)前期调研及现状分析

明晰研培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后,工作组进入实质性的研培工作。首先是全面调研。

据《中国曲艺志·江西卷》及相关文献记载,客家古文是广泛流传于赣、粤、闽客家聚居地的一种民间曲艺艺术,清道光年间已盛行于江西南部各县市,以演唱古代戏文故事为主,故名“古文”,又称“赣南古文”(10)有的地区称道情、竹板歌、渔鼓等。。采用当地客家方言演唱,唱中夹说,说中有唱,灵活自然,曲调优美,语言生动,内容感人。伴奏乐器常见的有勾筒、竹板、渔鼓、二胡等。因方言、演唱风格、伴奏乐器等不同形成了多种流派,常冠以地名区分,如于都古文、赣县古文等。从事者多为盲人,藉此谋生。古文艺人多为师徒传承,有完整的传承脉络。

长期以来,客家古文因鲜明的地方特色、诙谐易懂的客家方言、高超的演唱技巧、丰富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人文内涵深受当地百姓欢迎,无论逢年过节办喜事,还是茶余饭后农闲时,人们都会自发凑钱雇请古文艺人演唱。地点几无限制,晒谷场、田间地头、矿棚、茶馆、农场、祠堂、树底下、庭院内、学校等都能见到,演唱现场常人头攒动、听众盈门。演唱以“本”为单位,按曲目大小、时间长短论价。

传统曲目分正本、小曲两类。正本多是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篇幅很长,每本须演唱三四小时,长者十几小时,需分几天演唱,小曲一般也要半小时。据说仅大本就有108本。近代以来还出现了许多反映革命事件、英雄人物、时代风气等题材的新唱本。经长期创造、积累,客家古文已形成庞大的曲目体系。由于古文艺人多为盲人,故无谱本流传,主要靠口头传承。

然而,工作组考察发现,客家古文以往的繁荣景象今已不复存在,处于极度濒危境地,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演唱活动基本消失。目前仅见于都“雩山韵剧团”仍有活动,以演出布袋木偶戏为主,兼及于都古文,还有赣州市区一酒楼雇请一宁都艺人偶尔表演古文,赣南其余县市百姓生活中已不见客家古文踪迹。采访中,多数受访者表示不知“客家古文”为何物。可以说客家古文这独具特色、有着完整体系、曾大受欢迎的文化现象已从赣南人的视野和脑海中消失。二、从业者凋零。工作组通过多种渠道查访,开班前也只找到5个古文艺人,多数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不再演唱古文,有的改行算命、按摩,有的歇业在家。三、曲本大多遗忘。因长期不从事古文演唱,不少艺人原来掌握三十多个曲本,现只能记起三四个。

(三) 研培形式与学员招生的调适

客家古文极度濒危给研培形式的选择和学员招生造成了巨大困难。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要求,研培分研修、研习、培训三种形式,不同形式对应的人群和培训内容、目的、人数、时长均不同(11)详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文化和旅游部网站,http://zwgk.mct.gov.cn/zfxxgkml/fwzwhyc/202012/W020180503343692369287.doc,访问日期:2021年5月12日。。工作组采取了公开招生、各级文化部门推荐、专家举荐、友朋介绍、主动上门动员等多种方式,但生源无论人数,还是身份都无法达到上述任何一种形式的要求。为此,工作组会同文化主管部门、古文艺人、非遗专家及部分学员专门研究,最终确定,在严格遵循研培计划基本理念和原则前提下,对培养目标、研培形式和学员身份进行适当调整。

研培目标调整为扩大客家古文影响,扩容传承人群,改善文化生态。研培形式综合了研修与培训两种形式,人数定为20人,时间一个月。因存在方言差异,学员招收遵循“跟项目、整建制、成氛围”原则,确保每个授课古文艺人所在地都有学员,以利培训结束后交流和继续学习,形成持续的学习研讨氛围和集聚效应。学员身份不再受限于原有规定,重点吸收四类人群:

1.有古文基础的学徒或从业者;

2.基层文化管理人员;

3.教师;

4.有音乐基础、对客家古文有浓厚兴趣者。

将文化馆站等基层文化管理人员纳入培训,主要是考虑到他们与基层百姓接触最密切最频繁,直接干预基层百姓文化生活,提升他们对客家古文的认识及技能,增强其非遗保护意识,提高相关理论认知水平,将有助于客家古文的再发现、再挖掘及管理、宣传和研究。教师经培训,可将客家古文融入教学之中。就客家古文而言,爱好者兼有传承人群和受众群体双重属性,是实现扩大影响、扩容人群、改善生态等研培目标的重要依托,不应排斥,应广泛吸收。最终招得20名学员,其中学徒或从业者2人,文化管理人员6人,高校教师3人,中小学教师3人,爱好者6人。

(四) 课程设置及教师遴选

根据客家古文的表演艺术属性、学员知识及技能情况和需求,结合研培方案要求,工作组对课程内容作了适应性调整,设置“理论、技能、表演”三大模块。理论模块包括非遗保护基础知识与前沿理念、音乐基础知识(侧重曲艺)、客家古文文化知识(历史、特点、价值等)。技能模块包括客家古文演唱、勾筒、二胡、渔鼓、即兴创编、表演等唱、奏、演基本技能的学习、训练。表演模块是在专家指导下,通过实训排练方式提升学员理论和技能两模块的综合运用能力,达到演出并吸引观众的水平。授课方式采用专题讲座、课程教学、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排练等形式。

授课教师依据“对口、专业、精深”原则遴选,包括四个层次:非遗保护及曲艺领域全国知名学者、省内客家古文资深研究者及表演艺术家、客家古文传承人及著名艺人、赣南师大音乐学院传统音乐文化基础扎实的副高以上专业教师。其中理论模块由学者主讲,技能模块以古文艺人为主、资深专家为辅进行教授,表演模块由对古文有较深入研究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指导。

(五) 培训及演出效果

客家古文研修班2020年8月22日开班,9月20日举办结业汇报演出,表演了9个经典古文选段,5个新创编作品,演出既传统又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演出效果及现场反响超出预期,有些现象令人印象深刻:一、培育出了传统古文优质人才。如戏曲演员钟先跃表演的瑞金古文经典唱段《劝妹歌》传统风味浓厚,表演惟妙惟肖、诙谐幽默,有典型传统古文风格和意味,深得瑞金古文神韵。二、学员传统底蕴越深厚,其新创作品传统特性越强。如农民剧团黄小玲创编的《小玲学古文》在句式结构、内容表现、语言表达、音韵处理、现场表演等方面都较好地继承了古文的传统。三、部分学员创编的作品有新的探索。如擅长现代作曲的教师郑定创作的《竹木歌》尝试将传统古文融入现代作品,有较明显现代气息。四、表演形式有创新。如学员合作演出的《闹洞房》用角色扮演与说唱结合的方式呈现古文内容,现场气氛热烈,是对传统古文单人坐唱、双人说唱两种形式的拓展试验。

更可喜的是:一、研培唤醒了许多学员的古文记忆,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等渠道传播的研培信息也唤醒了许多赣南人的古文记忆,许多地区反馈发现了古文艺人及演出的新线索。二、部分古文艺人在学员中物色到了理想的传承人。三、至少6名学员明确表示回去后即向当地古文艺人拜师学艺。

由扩大传承角度看,可认为本次研培目标已初步实现。但学员们的热情最终能否落实兑现,还须后续回访调查方知。

四、 研培反思:问题、启示和建议

不过,研培过程也有不少问题引人深思,值得提出来再讨论。

(一) 基层人员、传承人群的非遗基础知识严重不足。

研培中,笔者担任非遗基础知识课程的讲授,原以为会是老生常谈,因我国非遗保护已历时20年,其中最成功、成效最显著的便是宣传。现非遗保护不仅是全民共识,还与国家发展和国家政策深度嵌合,按理人们对非遗应有相当认识。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讲授和讨论中,笔者发现学员的非遗保护基本知识严重匮乏,模糊认识、个人偏见、理解不到位甚至误识屡见不鲜。如笔者提到,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未想学员们争相发言,纷纷表达愤慨和不满,一如当年国内媒体、学界和民间舆论的反应。这说明今天仍和十几年前一样,人们对非遗的共享性缺乏基本认识。此类现象表明非遗的基本特性,保护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等迄今还主要停留在学术界,并未有效向社会普及、传递。这不能不引起警惕。我们现在强调尊重文化持有人的需求,假如其缺乏基本的非遗保护理念,或持有错误的观念,那么他的需求很可能是破坏而不是传承。非遗研培则是一个良好的平台,可让学者和基层人群密切接触、深度交流,能使传承人群真切地、结合实际地迅速掌握和准确理解非遗保护相关知识。故非遗基础知识教学应是研培重点,须进一步加强。

(二) 基础研究缺失,以致“不知其本”,故难“不失其本”。

“不失其本”是研培计划第一原则,却也是整个研培过程最令人困惑,最难把握和判断的原则。究其原因,主要是研培前工作组未能对客家古文做系统深入研究。尽管学界有15篇相关论文,但多是描述性介绍或居于客位的表层研究,未深入古文艺人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对其演绎、创编古文的思维及方法,吸引和稳定受众的原因及策略,承传中哪些可变、哪些不可变,以及客家古文本质特点、生命力所在和生存演变的内在规律等均未揭示。几位传授技能的古文艺人也无法对自己进行深入剖析,在有限时间里只能零碎、简单地谈谈经验。

不知其“本”就无法判断是否做到“不失其本”,哪些该坚持,哪些可改变,无法评价哪种方式既能保持传统,又能活态传承和发展,只能凭个人经验、认知进行选择、判断和评价。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培训是盲目的。由此笔者深感全面深入的基础研究对研培而言是重要、必要和紧迫的,必须先行。

(三) 创新是否有助于曲艺类非遗摆脱生存困境?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当今式微,是因其从形式到内容都与现代社会不合拍,须创新以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和文化品位。

客家古文研修班学员身份多元,有山歌手、戏曲演员、音乐教师、作曲家、文艺工作者等,都有良好的艺术功底和艺术感觉,许多还擅长创作,学习古文后拿出了新创作品。但最后却意外地发现,不管是新创作品还是经典唱段,越接近传统,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越强,这种差距还与专业背景有关。戏曲演员出身的钟先跃所唱古文与传统最为接近,最受欢迎;其次是山歌队员;再次是接受现代音乐教育的学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

首先,客家古文这样的曲艺类传统文化并不缺乏创新性,适应时代和受众,不断创新正是其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研培聘请的古文艺人来自四个地方,所唱文本内容和性质无实质性区别,但唱腔、节奏、旋律、调性乃至情感表达方式却差异显著。宁都的带有明显道教声腔,显然受当地较浓厚的道教氛围影响,故又称道情。瑞金的音乐取自当地采茶戏莲花落。于都艺人经历丰富,去过许多地方,吸收了多种音乐元素。吉安的是20世纪70年代在盲人宣传队中习得,个人特点较突出。情感方面,非盲艺人的偏欢快,肢体动作较多,会根据观众反应不断变化和调整节奏、速度、轻重及动作,以迎合取悦和吸引观众,有较明显调笑娱乐倾向。盲艺人肢体动作少,音乐深沉悠长,其细腻丰富的音乐情感具有触动人心的作用,最为感人。语言方面,都采用当地方言,常巧妙嵌入当地人耳熟能详、贴近生活和时代的谚语或语汇,即使是盲艺人,也会加入大量与时下社会事件相关和符合当下语境的内容。由上可见,同样的古文唱本,艺人们会根据时期、地区、受众和个人特点不同而进行再创造,衍生出不同版本。换言之,创造性和自然流变性是其基本属性。

其次,客家古文经长期发展积淀,已形成独特的艺术和文化特质,这种特质有着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稳定、恒久的感染力,是其得能成为独立品类的主要原因。虽然艺人演唱差别明显,但不管差别多大,是否盲人,操何种方言,他们所唱始终有种共同的、古文特有的意味,能轻易识别出来。甚至一个新文本,经他们一唱,也是典型的古文味,听来依然感人至深,直击灵魂。说明这些经历史和社会选择流传下来的文本和唱腔具有超越时空的经典价值。

然而,尽管学员们有良好的音乐感知力、领悟力和模仿能力,尤其作曲家,听完一曲古文马上能提炼出其音乐的核心要素。但古文特有的艺术文化特质却是所有学员最难模仿和习得的。学员即使完全掌握了古文的文本、旋律、节奏,尽力模仿艺人,仍难唱出古文的意味和感染力。几位音乐专业出身的学员均表示难以理解客家古文,感觉所学专业根本用不上,知识非常贫乏,尤其是难以将情感融入进去。文化间的距离及理解力不同或许就是不同专业背景所唱古文产生差距的原因。

既然客家古文能适应时代,为何还会凋敝?是否还可能复兴?研培中学员反馈的信息或可给我们一些启发。

研培座谈时,一个石城学员说当地过去有五六个人会唱古文,今只剩一盲艺人,已近三十年没唱,他不想再唱。因为他对此“感到非常羞耻,认为过去唱这个好丢人。现在他经济有很大提高,国家对残疾人有救助,有低保。他生活过得好了,不想唱了。”

一个瑞金学员谈到:她不敢告诉家人参加古文培训,因当地人认为学古文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很土的人,是为了讨生活”。现在生活好了,古文艺人也不再唱。如瑞金著名盲艺人曾健发生现不再靠唱古文讨生活,而以看风水,看相为生,他靠这个在城里买了房子。由于生活环境改变,没有了氛围,没有人听他的客家古文。以前“在乡下有受众群体,每到干完农活之后,他们都会坐在一起,聊聊天,听他唱古文,他很乐意。”

钟先跃说他研培期间拍了几个古文抖音,三天内点击达十多万,很多评论说古文抖音勾起了他们童年时的回忆,非常希望听他现场唱。曾健发生儿子看到抖音后,两次主动打电话给他,说他爸遇到了知音,邀请他到家里与其父交流,还说“我如果不在家,你随时来我随时赶回去。如果我爸不肯,我也说服他。”钟先跃很感慨,认为“我们的百姓,还是非常向往那种文化,非常想听那种古文,非常欣赏那种艺术。”他表示回去后一定找曾健发生学习客家古文。

根据以上分析和线索,笔者认为:

1.客家古文凋落主要来自内因,即古文艺人失去了动力。动力的缺失来自两方面,一是生活状况改变,不再需要以此维生,二是过去低下的社会地位留下的巨大心理阴影是他们重唱古文最大的阻力。但实际上现多数艺人经济状况也只能维持基本生存,因此只要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有所改善,尤其社会地位提高,将有可能重新激发其动力。

2.客家古文受众群体并不会随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缺乏接触机会。凭借客家古文特有的文化艺术感染力和强大的创造力及适应能力,只要提供平台,创造机缘,受众应能重新聚集和形成。

3.对客家古文而言,创新与传承是一体两面的,并无矛盾,但长期的文化隔断使得文化理解出现了障碍,因而传承更为困难,也更重要和紧迫。应作为研培重点。

4.创新方面,接受现代教育者与古文艺人各有所长,前者在利用新媒体等新技术手段进行传播方面有优势,但内在的文化艺术创造力目前不如古文艺人。研培中须把握好度。

由此看,研培计划若能坚持“不失其本,扩大传承”原则,应有可能改变非遗文化生态,突破非遗保护瓶颈。

(四) 研培方案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根据客家古文的研培实践可看出,随着研培不断深入,范围不断扩大,情况越来越复杂,过去可行的一些经验也逐渐显出适用的有限性。为使研培有更广的适用性,建议在以下几方面改进和完善研培方案。

1.方案应建立高适应性的框架体系。顶层设计应侧重方向性、原则性、指导性,只对基础性、方向性、普适性的问题作具体规定,如研培应强化非遗基础知识教育,须有较深入的基础研究支撑等。对存在个体差异的内容,如研培的具体目标,可由承办者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自行调整。这种架构既能确保总原则、总方向、总目标实现,又有弹性和灵活性。

2.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目前研培方案的评价标准还很模糊,应尽快建立起具体明确、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应对日益增多的研培项目。评价体系还须结合实际,对完全不具备再生能力的项目,应充分肯定“静态保护+资源利用”模式的合法性,不应用活态传承的标准苛求。

3.建立类型库和案例库。由于非遗类型及其生存状况非常多样和复杂,建议提取同类项,按性质相近或生存状况相似等标准分类,配设类型标签,实现类型化,建立类型库。针对不同类型,配以较成功的研培案例,供后来者参考,助其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研培模式,少走弯路,或启发思维、拓展思路,使研培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更大效益,同时防止一刀切带来的次生破坏。

五、 结语

研培计划经几年实践和调整改进,人们的质疑逐渐减少,共识日益增多,希望参与的高校和传承人群越来越多。但非遗保护所涉领域实在太过广阔,差异无所不在,不仅有中西、门类、学科、专业、项目之别,还有地区、个体等差异,相应的保护方法和理念也千差万别,甚至截然相反。研培计划是这些复杂现象和问题的再次交汇、碰撞。面对这些差异甚至矛盾,笔者认为以下两方面应特别注意:

第一,强化基础研究。纵观所有争议,核心问题其实都源于基础研究缺失,以致缺乏基本的文化自知,因为基础研究是获得文化自知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反方尽管看到了问题,但多口头强调,基础研究行动力不足,未能真正把握非遗项目本质,以致在活态传承层面长期不前,缺乏良策。正方虽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但基础研究不扎实,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甚至过于自信、对传统缺乏基本的敬畏之心,往往不自觉地破坏了传统文化的根脉。实际上,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知,多数争论及问题自然消弭。

第二,不应强求同一,应和而不同。不应简单地用创新否定守护,也不应简单地以坚守抵制创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不单适用于宏观文化之间,也应体现在细微之处。只有怀着理解和包容之心,才能以平和心态看到对方的价值及其存在的合理性,才能透过表面的许多差异、矛盾看到深层的共性与共识,才能携手共进,各尽其责、各展所能,使非遗保护稳健、持续地推进和深入。

猜你喜欢
古文艺人计划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