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嘉
近年来,中学器乐教学逐渐成为了学校音乐课程的基本形式。学习器乐能帮助中学生提升音乐的“双基”素养,更能通过艺术实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我国普通中学器乐教学的发展,也受到中国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教学模式与实践形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自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及实施以来,器乐教学不仅存在于学校艺术实践等课外活动中,而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逐渐走进中学的音乐课堂。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各地的器乐教学也受地域、思想观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在新课标指导下开展的课堂器乐教学总体来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重视培养基本技能。中学器乐课堂教学是为了促进大多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开发。在器乐演奏学习中加强基础技能就如同为高耸的建筑物打下扎实的地基。虽然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演奏技巧,但掌握器乐演奏入门技能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而且,最基本的器乐技巧教学可以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器乐的信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学习水平。
第二是主要开展大班制集中教学。音乐课是各中学实施器乐教学的主要路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一般采用大班制集中教学的形式。中学阶段的器乐学习主要借助于音乐课堂进行,学校音乐课对于中学器乐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集体教学中能使中学生真正地从器乐演奏中提高主流的音乐审美能力,而一些基本演奏知识和技巧也成为了学生今后深入学习器乐的基础。
第三是教学乐器平价简易。由于大多数情况下中学生都是在音乐课上随堂学习乐器,在场地、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下,班级集中器乐授课选用的乐器不宜太复杂,还需要考虑到学生携带乐器的方便性。而乐器的价格是多数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想要顺利获得大多数家长对学生学习器乐的支持,课堂器乐教学初期不宜选用过于昂贵的乐器,这样能促进学校器乐教学更顺利的实施。
随着器乐教学在我国的实践推广,以及教学模式运用的多样化,更多的中学生开始接触器乐演奏,并且器乐教学在新课标及中学音乐教学大纲的指导实施下也对多个主体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发现,器乐学习对中学生产生的主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促进个体的全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锻炼其优秀的心理素质;提升其综合艺术素养;发掘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抒发学业压力等。
其次,各中学在对音乐教师进行招聘时往往会要求面试者至少能掌握一种乐器,但现阶段中学音乐教学者,仍然有一部分不能演奏除钢琴以外的其他乐器。实施中学器乐教学对促进音乐教师进修器乐技法并提高器乐教学能力有较为积极的作用,给音乐教师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挑战,使他们更好更快地了解和掌握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部分。
再者,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各地中学都积极组织开设了校内器乐演奏实践课程。课堂器乐教学的顺利实施,促进了中学特色艺术教育的发展,学生在器乐课堂中培养了较强的演奏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并且校内器乐团体的教学效果显著时,学校还可以与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器乐音乐会专场等艺术实践活动,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学校完成艺术教学目标和全方位人才培育的目的。
理论意义方面,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较弱的环节,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中学音乐教育者未能从理论高度认识器乐教学,也未能将此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等方面联系起来。因此,总结中学器乐教学现状及发展规律,发掘适合中学生器乐学习的实际操作方法,为完善中学器乐教学理论体系提供参考显得更为迫切。
现实意义方面,器乐教学可以提升中学生学习器乐演奏技能和基础音乐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也在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中学生智力潜能、健全其人格等方面发挥积极效果。但是,器乐教学的开展,也受到学生升学考试压力大、跨区域师资差异等因素影响。所以一线音乐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探索更为有效地解决对策,为中学器乐教学提供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