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剧《白毛女》的艺术特色

2021-11-26 15:01:41丁若馨高居鹏
黄河之声 2021年11期
关键词:郭兰英喜儿彭丽媛

丁若馨/高居鹏

引 言

《白毛女》作为我国新民族歌剧的“里程碑”,为以后歌剧创作做了示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白毛女》这部歌剧创作背景是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根据这个讲话并以晋察冀边区流传的一个传说为故事题材创作了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论文从四个部分来论述。

一、《白毛女》——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

(一)《白毛女》的故事背景

《白毛女》以晋察冀边区西部山区流传的一个凄凉动人的传说为素材,又与革命现实相结合。主要情节是:河北某山村一户佃农杨白劳的女儿喜儿自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杨白劳因生活所迫向地主黄世仁借了高利贷,之后外出逃债。喜儿因为聪明美貌被黄世仁看中,黄世仁以卖女还债为名将杨白劳逼死后,喜儿也被抢进黄家,受尽百般虐待,幸被同住的女仆相救,逃入深山栖身山洞,以庙里贡品和野果为食,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因为长期不吃盐,头发都变白了。当她深夜在山林间奔跑时,附近村民风传看见了“白毛仙姑”。后来八路为了破除迷信,与当地村干部一起进山,在山洞里发现了喜儿,这才揭发了地主的罪行。因为故事感人,很快就传入陕甘宁边区等地。

(二)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

《白毛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创作完成的宣扬红色文化的第一部歌剧。剧本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热烈歌颂了光明的新社会,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指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1941年,作家林漫托人将自己写的小说《白毛女人》带给“鲁艺”的院长周扬。白毛女故事传入后,引起“鲁艺”师生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就将白毛女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一部民族新歌剧。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克等作曲。1945年,“鲁艺”在中央党校礼堂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了首次演出。《白毛女》的演出成为延安人民生活的头等大事,它吸引了千百万的劳动人民,成为延安街头巷尾的话题。

(三)《白毛女》诞生的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白毛女》的诞生,是我国歌剧历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歌剧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白毛女》作为中国歌剧新形势的起点,为以后创作的歌剧开辟了一种新的形式。歌剧改变了之前戏曲的表演形式,采用新型的表演形式和歌唱方式,使中国歌剧走上一条新的道路。《白毛女》在不断的演出过程中吸取了党中央、许多文学艺术家以及人民群众的意见,不断改进、创新,为以后歌剧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以后歌剧的创作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歌剧《白毛女》的艺术特色

(一)《白毛女》在音乐设计上的艺术特色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白毛女》在音乐设计上,不仅借鉴了秧歌剧、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吸取了民间的戏剧特色,还借鉴了中国的旧歌剧和外国的歌剧,不断融合创新,最后写出了《白毛女》这部民族新歌剧。

歌曲的创作借鉴了河北民歌、河北梆子的唱腔和伴奏、山西梆子等民族音乐,重组创新出来的。传统的旧歌剧表现怨恨的曲调通常都是幽怨低沉的,而《白毛女》则用高亢、轻快的曲调叙述怨恨。例如,大家最熟悉的《白毛女》选段《北风吹》,用婉转的曲调表现喜儿盼望爹爹回家过年的急切心情,作者用河北民歌的欢快曲调所谱写的“北风吹,雪花飘”来表现喜儿的天真和期待。运用深沉、低昂的山西民歌塑造杨白劳的音乐形象。歌曲还借鉴了外国歌剧的合唱、伴唱、重唱以及伴奏等新形式。例如,喜儿被救出来后,群众唱的《太阳出来了》就是运用了合唱,很好的表达出了宏伟豪迈的气势,将所要表达的阶级感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二)《白毛女》在歌剧表演上的艺术特色

《白毛女》这部歌剧跟之前歌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唱有跳,不仅唱的方面改进了,在舞台表演上增加了许多舞蹈动作,这个歌剧把秧歌剧提升到了舞台歌剧。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要感受角色内心情绪的变化,研究角色的内心。还要能够快速的切换情绪,熟练掌握每幕每场的性格变化以及情绪变化。

《白毛女》作为中国歌剧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仅要在演员的内心揣摩和演唱形式上做出创新,还要在舞蹈动作上有所改变。《白毛女》的舞蹈动作借鉴学习了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和舞蹈身段,还学习借鉴了戏剧的表演方式。新歌剧要打破以往戏曲单一、“拘束”的动作,应该更多的贴切实际,贴近生活,运用民间舞蹈动作,使整个舞蹈表演看着就像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动作一样自然。

(三)《白毛女》在唱腔及乐器演奏上的艺术特色

《白毛女》在唱腔上不仅运用了戏剧的道白和吟诵,而且还运用了咏叹调。《白毛女》受河北地区音乐的影响较深,所以大部分歌曲带有明显的河北民歌风格,河北民歌侧重表现表现显示生活情境,歌曲的故事性和抒情性十分浓厚,显现出了情绪化和情景化的特点。在唱腔上大量运用哭腔,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冤屈和悲愤之情,既生动又写实。在咬字上,运用了少许西洋的发音,这样使歌曲的演唱更具有现代感和张力。《白毛女》的对白十分大众化,非常自然、纯朴,使用民间谚语、俗语和歇后语,歌词简练,采用押韵的方式,使得歌词琅琅上口,而且运用了比兴、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段,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歌曲还使用了下滑音、颤音和倚音等装饰音,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比如,“闪电哪快撕开黑云头,响雷啊你劈开天河口”中的“哪”和“啊”运用了倚音,表达出主人公喜儿内心的焦急与悲愤。“难道是劈雷闪电你发了抖”一句运用了三连音,表现出急促、愤怒的心情。

在器乐表演上,仅靠传统的民族乐器伴奏对于《白毛女》这部新歌剧来说有些单调,所以《白毛女》的伴奏适当运用了西洋乐器,与传统的民族乐器结合起来更有表现力、更加生动。该剧大量借鉴民歌曲调,通过器乐伴奏多样化了我国戏曲音调。

三、四代“白毛女”各自的演绎风格

(一)一代“白毛女”——王昆

作为第一代“白毛女”喜儿的扮演者,王昆所运用的演唱方式以土嗓唱法演唱风格为主,以民间唱法为基础,吸收戏曲唱腔和咬字的优势,又加入了民歌的演唱形式,将民歌和戏曲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她独特的演唱方式。王昆的演唱在保持本色、纯朴、自然的同时,行腔高亢、嘹亮、通畅,而且在演唱中始终保持着激昂的情绪。王昆的演绎为以后“白毛女”的改进和创作提供了原始资料。

(二)二代“白毛女”——郭兰英

郭兰英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一辈子演过好多戏,可总演不够的是《白毛女》,演喜儿的时候,那哭是真哭啊,舞台上说的简直就是我自己。”郭兰英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民族声乐歌唱家,她的演唱方式以中国的戏曲唱法为基础,发扬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咬字吐字”“润腔”的特点。郭兰英基本继承了第一代“白毛女”王昆的演唱形式——以戏曲唱腔为主。因为郭兰英所处的年代与第一代“白毛女”王昆饰演时的年代相差不远,所以唱腔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在舞台表演上郭兰英将舞蹈动作更夸张、更形象的表现出来,使《白毛女》更富有生机与活力。郭兰英还亲自指导第四代“白毛女”雷佳,如何将角色更形象更真实的表演出来。

(三)三代“白毛女”——彭丽媛

彭丽媛饰演的我国的第三代“白毛女”也是最经典的、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代。彭丽媛的演唱方式为中西结合唱法,变之前的演唱形式为唱歌剧。在咬字和发声方式上更多借鉴西方的歌剧咬字方法,使歌曲听起来更具有现代感。彭丽媛不仅在歌唱形式上与之前的两代有较大的不同,而且在舞台表演上更加精心钻研琢磨,表演上增加了许多现代舞蹈动作,使得《白毛女》不同于之前的形式,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因为彭丽媛生活的年代与之前两代相差了一定的时间,所以她对《白毛女》的认识和理解赋予了新时代的特色。彭丽媛饰演的“白毛女”之所以让人印象最为深刻,不仅是运用了新的歌唱形式和表演形式,而且也与她坚持不懈的练习、惊人的音乐天赋和多年的舞台经验密不可分。

(四)四代“白毛女”——雷佳

雷佳作为第四代“白毛女”,继承和发展了前三代“白毛女”,吸收了以前的经验,不断的与时俱进,成为了第四代、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白毛女”。第四代“白毛女”雷佳运用的歌唱方式主要是中国唱法,她的歌声被赞兼具民族、美声、戏曲之美。她演唱的《恨似高山仇似海》展现出她强大的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咬字清晰,气息稳定,情感饱满,她将“白毛女”表现的淋漓尽致,观众都为之动容。为了能更好地再次塑造白毛女,雷佳还和剧组去到河北平山县老区体验生活,也去了当年创编《白毛女》的鲁艺。第四代“白毛女”雷佳,是距离现在最近的,所以她的演绎更具有现代的意义,她重新诠释了《白毛女》,为《白毛女》添注了一股新的血液。

因为四代“白毛女”所处时代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演绎风格。但是后一代的“白毛女”会传承前一代的优点,并不断改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二代“白毛女”郭兰英传承了一代“白毛女”王昆的演唱方法,但是在舞蹈动作上表现得更夸张。三代“白毛女”彭丽媛传承了二代“白毛女”的戏曲演唱方式,但是融入了西方歌剧的唱法,加入了许多现代舞蹈动作,所以相较于上一代有较大的改变。第四代“白毛女”雷佳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将演唱方式变为中国唱法,形成了新的《白毛女》。

四、学习《白毛女》选段的心得体会

这一部分是我根据自己学习《白毛女》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的亲身经历,来叙述的心得体会。我学习过《白毛女》的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我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在网上搜索了关于这首歌曲的故事情节以及视频观看,来体会歌曲的情感。在演唱的时候要通过唱腔和表演表达出来。《恨似高山仇似海》讲述的是喜儿下定决心要向地主黄世仁报仇,以及控诉命运的不公。《恨似高山仇似海》是全剧的高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歌词通俗易懂,自然地叙述自己的遭遇。演唱歌曲时,咬字要清晰,要快咬慢发,这样能表现出坚定的情绪和深深的仇恨。

“路断星灭我等待”中“我等待”这三个字要运用少许哭腔,要表达出喜儿内心的冤以及喜儿为了报仇所受的苦。“你可知道我有千重恨,你可知道我有万重仇”中“恨”和“仇”这两个字要着重咬字,突出内心的恨和仇。“我受苦受罪白了头……老天爷睁眼,我要报仇”这一段在演唱时要运用哭腔,表达出内心的冤和苦,其中的“苦撑苦熬天天盼”讲述了喜儿在山洞里所遭受的苦,以及盼望有人能早日将她解救出来的心情。“喜儿怎么变成这摸样”到“问天问地都不应”运用了控诉式的说唱,情感由浅到深,将喜儿的悲痛、怨恨以及要复仇的心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为什么问你你你你你你不做声……我我我我我我浑身发了白”这两句中的多个“你”和“我”表现出主人公内心激动的、愤怒的感情,在演唱时感情要由弱渐强。“好,我就是鬼,我是屈死的鬼,我是冤死的鬼,我是不死的鬼”这一段是歌曲的结尾,也是全曲情感抒发的最高潮,“好”在演唱的时候运用了“念”的形式,铿锵有力,要表达出内心的被愤怒,要说出内心的坚定,表现出要跟地主阶级抗争到底的决心。全曲运用大量的哭腔,要变现出喜儿内心的悲愤与冤屈之情。

通过演唱这首歌曲,我不仅对这首歌有了全新了理解,也对《白毛女》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演唱的时候能更好的把握歌曲的情感以及咬字的轻重,更好的理解了《白毛》的“里程碑”地位。■

猜你喜欢
郭兰英喜儿彭丽媛
郭兰英:传奇的人民艺术家
憨福
小小说月刊(2021年5期)2021-05-18 02:44:03
白毛女(第一幕节选)
一代“女神”郭兰英
华声文萃(2019年9期)2019-09-10 07:22:44
一代“女神”郭兰英
青年彭丽媛
环球人物(2018年9期)2018-04-01 07:35:16
郭兰英每天坚持的“养生心态”
马可:衣以载道——彭丽媛的御用服装设计师
金色年华(2016年10期)2016-02-28 01:41:58
彭丽媛探访患艾学生往事
著名歌唱家彭丽媛(1984年)
海峡影艺(2013年3期)2013-11-30 08: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