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孜敏/岱山县公路管理局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加快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如何识才、爱才、育才、用才,以及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新时代,档案工作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完善等问题,档案工作队伍素质还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但对人才的培养相对其他行业则显得较为沉寂,不少档案部门至今尚无比较完善的举措。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笔者综合分析近几年档案事业年报统计和人才队伍调查数据,发现岱山县档案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历、专业、职称构成不合理,高素质专业人才较少。全县84家单位93名档案员,学历分布是:大学47人,占50.5%;大专38人,占40.9%;中专4人,占4.3%;高中4人,占4.3%,没有档案专业毕业人员。近3年新上岗档案员占总数36%,临聘人员占总数50%,无档案资格证书的占75%。从职称结构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偏少,尤其是缺少具有战略眼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有些单位的专业人才已经出现“断档”,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现状堪忧。
二是兼职人员偏多,人才队伍不稳定。经笔者对多数单位档案工作调查发现,全县档案队伍建设工作推进较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档案队伍普遍存在兼职过多。档案工作大部分来自单位的办公室或综合科室,而这些人员成为了档案工作的兼职人员,除了档案之外的其他工作会需要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很难专心从事档案工作。二是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人才流动性较大。由于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发展空间不足,个人成长通道相对狭窄,导致档案馆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三是专业化程度不高。非专业人员出身,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最终影响档案工作的开展。
三是综合能力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随着档案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当前正处于多领域、多部门、多学科跨界融合的大数据、智能化、网络互联的新时代,档案人才队伍综合能力明显不足,档案工作已不是简单的收集、保管、利用档案,而是收集有质、保管有效、利用有速,呈现更加专业化、跨界特征更明显的特征。
四是创新能力不强,复合型高端人才奇缺。创新是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社会档案意识提升,无论是档案形成者还是档案利用者,其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岱山档案部门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日益广泛,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2018年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同志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调研时强调,做好档案工作,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要站在档案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把人才培养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培养机制,加大培养力度,搞好梯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档案事业相适应的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以人才培养带动队伍建设,促进档案事业长远发展、科学发展。
狠抓培训工作,注重实践锻炼培养新世纪的优秀档案人才,必须立足现有人员的基础,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一是加强全县基层档案员队伍建设。通过集中培训、线上答疑、上门指导等方式,选择合适的教材、案例,确定科学的培训目标进行培训,围绕档案整理、保护、数字化等重要环节,不断提高基层档案员的实操能力。
二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内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指导方针。把热爱档案工作的人员送到高等院校进修,让管理人员更好地接触各种先进知识和技巧,还可以鼓励档案人员以自学、函授、电大等形式进行继续教育,大搞“技术练兵”活动,不断为档案人员充电;也可每年聘请专家为全县档案系统授课,以及组织档案人员赴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和服务理念。
三是在档案工作者中要选择一些工作经验丰富、技术扎实、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都非常好的档案人才组成有针对性的课题小组,深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寻找新途径,拓展新方法。
为进一步适应网络时代,档案管理人才首先需要建立起正确的职业技能革新观念,正视网络技术在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性,并将网络技能的学习纳入职业技能升级项目当中,在学习信息操作技术的同时,可结合档案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架构,以创新性思维看待管理技术的变迁,从而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最终提升。其次,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在实践中提升应用技能。除知识层面巩固学习外,档案管理人才还可结合自身实践认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作规律,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使其成为后期工作模式调整的依据,从而发掘自身的创造性潜力。
第一,创新人才筛选机制。通过明确人才标准来设置门槛,基于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在人才筛选机制上也应严格以标准要求为依据,根据档案部门不同岗位构造、要求,分别拟定对应的人才筛选标准,在专业相符的前提下完成档案管理人才的技能优化。如,在管理层人才的筛选中,应重点考核战略眼光、全局意识及决策水平等因素,在技术层人才的筛选中,则应重点考核网络操作技能、数据应用技能、档案管理技能等因素。总之,档案管理人才可细分为不同岗位人才,不同岗位下的人才需求也各有差异,可通过把握其中的差异点,针对人才引进机制进行创新重构,从而达成新时期档案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适应新形势对档案人才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组织开展“以学促做”“比学赶超”等活动,创新建立“师傅带徒弟”培养机制,支持参加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学术造诣和职业素养。同时通过组织开展专业人才、专家和业务骨干推荐选拔等工作,建设好档案人才队伍。
第三,创新人才交流机制,加强与省内其他地市档案部门开展人才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积极参加档案领域交流活动,不断开阔档案人员的国际视野、更新理念、增长才干。
一是科学规划。立足新时代、把握新矛盾、紧扣新要求,积极适应阶段性发展特征和改革发展需要,遵循档案干部成长规律,加强统筹协调,拓宽来源渠道,突出培养锻炼,逐渐形成来源广、数量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过硬的档案干部梯队。
二是科学配置。突出档案专业化要求,明确不同岗位专业能力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注重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相统一,适应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履行岗位职责和个人成长的需要;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不以年龄划线,注意发挥各年龄段档案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重视培养。着眼档案事业未来发展需要,研究制定发现、储备、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实施方案,形成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和“成长档案”,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政治历练和实践磨炼、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合格的优秀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