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苍茫一抹红
—— 评新编黄梅戏《抗大母亲》

2021-11-26 11:49
黄梅戏艺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旋律戏剧儿子

□ 王 敏

黄梅戏《抗大母亲》是滁州演艺集团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原创作品,于2019年创作,近日在网络平台展演。这部作品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天长龙岗的真实故事创作编排,讲述了赵大娘为了给被敌人炸死的儿子报仇,欣然答应为抗大分校的新四军提供住所,并精心照料抗大学员。队长何再生病重之际,赵大娘当掉首饰、跋山涉水为他换来西药,而赵大娘的母亲却因无钱治病离开人世。抗大学员参加反扫荡,赵大娘担心战士们忍饥挨饿,毅然上前线送食物,却被敌人击中不幸丧命的故事。剧作围绕赵大娘与抗大分校学员的情感线索展开,展现了战火纷飞年代下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深情。这部作品可称佳作,其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柔烈交织的戏剧情节

黄梅戏《抗大母亲》共分五场,分别为赵大娘痛失爱子、抗大驻家、买药救人、做出选择、送粮被杀,讲述了一位母亲从普通百姓到积极抗日者的转变。

剧情伊始即以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的影像以及一阵紧急的电报声展开,为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确立了影片的抗战背景,紧接着以欢快的背景音乐贯穿,生活化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舞台上以中秋节熙熙攘攘的桐城镇人群为主要场面,营造了一幅生动、繁荣的小镇景象。随之,赵大娘喜气洋洋地来到桐城镇为儿子相亲,与此同时敌人对桐城镇进行了残暴的飞机轰炸,她在街上惨死的百姓中找到了自己的儿子,梦想中“先娶一房儿媳妇,再抱孙孙乐悠悠”的平凡生活被战争打破。这时的她恨极了敌人,就像她抱着儿子遗体唱的那样:“世上最恶毒不过虎豹豺狼,可鬼子比他们更猖狂。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也不能解除我心头痛伤”。正是对儿子热烈的爱,坚定了她抗日的决心。

第二场具有承接作用。夜深人静,赵大娘手中拿着为儿子缝的鞋睡去,在睡梦中与儿子相见,二人互诉相思之苦,梦醒后不禁泪流满面。这一戏剧情节将母子二人的感情推向高潮。随后进行了换场,本剧的主要情节就此展开。镇长在赵大娘家安排了抗大学员,赵大娘将注意力转移到这群新来的学员身上,新来的何再生队长容貌及身架与儿子相似,仿佛就是亲儿再生,使赵大娘对抗大学员多了不一样的情谊。抗大分校学员来到赵大娘家的情节,将赵大娘的个人命运与抗日联系起来,于是赵大娘的内心不仅只有为儿子报仇的恨,还有了对抗大学员的牵挂,使得这一人物更加丰满。

接下来三场剧情,主要围绕赵大娘与抗大学员的事迹展开。赵大娘与学员们互相体贴,为彼此奉献。无数的生活碎片,细腻地表达了这位母亲的慈爱:教学员纳鞋底、做饭,心疼学员训练,记挂何再生病情,实实在在地将学员们当成一家人。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赵大娘对学员们的一声声呼喊:“娃子,娃子们”,可见赵大娘把学员们真正当成自己的孩子,正是源于母亲对孩子的挂念,赵大娘独自上战场给娃子们送食物,却不幸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留下来的只有那一条红色的围巾。

剧中安排的两次梦境也别出心裁,一次是与儿子相聚,一次是与母亲对话。分别在第二场的开头和第四场的开头。第一次梦境是与儿子重逢,又像是在与儿子告别。因为抗大学员的到来让赵大娘重新拥有了一群孩子以及一个像儿子狗娃的人。第二次梦境是赵大娘抉择不下救何再生还是母亲的时候,梦中母亲交代的话,坚定了赵大娘的抗日决心,最终选择了去救何再生,为接下来的行动以及剧情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理由。

这个故事选取了一个小人物为主角,围绕赵大娘和抗大学员的剧情展开,将具有生活化的场景和严肃的战争背景相结合,一则丰富了戏剧情节线索,二则加强了戏剧的感染力。还有一个小人物姚镇长出现了四次,一次是开场与赵大娘的对话;一次是狗娃死后来劝赵大娘报仇;一次是安排抗大学员入驻赵大娘家中;最后一次是交代赵大娘母亲的死讯,这个人物的出现有机地将情节串联起来。

二、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抗大母亲》中的赵大娘,既不是党员,也不是奋勇杀敌的战士,她就是平凡至极、极为朴素的农村妇女,但是她身上具备的慈爱、细腻、无私、坚定的特质,使得这一人物备受喜爱。

首先,赵大娘与儿子狗娃相依为命,儿子去世一年后,她仍然夜不能寐,深夜拿着为儿子缝制的鞋睹物思人。当她看到何再生鞋破时,毫不犹豫拿出给儿子的鞋让何再生换上,这一戏剧情节的设置一是表现出对于儿子深切的思念,二则展现出赵大娘关怀抗大学员的“母爱”。其次,赵大娘对所有抗大学员体贴入微。她心疼这些与狗娃年纪相仿的孩子,将学员们的辛苦训练看在眼里,还教学员们做饭等生活技能,把这些学员当成自己的孩子照顾。再次,赵大娘甘于奉献,何再生伤口感染本就难以恢复,再加上下水救人使得病情更加严重。此时,赵大娘弟弟又来告知母亲病重,使得赵大娘进退两难。为了不让大家再受日寇的欺凌,赵大娘毅然决定典当首饰救助何再生,不畏艰辛、跋山涉水远到扬州买来西药。赵大娘的细腻与体贴体现在了她对学员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赵大娘丧命也是因为担心战士们在前线忍饥挨饿。她在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关照着这些可以“打跑日本兵”的孩子们。她不再只是逝去儿子的母亲,也成为抗大学员的新“母亲”。赵大娘形象也实现了从农村妇女到支持抗日的伟大女性的转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抗大学员作为一个集体,其群象也非常感人。抗大学员纪律严明,坚决明确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悉心体贴赵大娘,偷偷帮助赵大娘打扫屋子、做饭,战士们说“明日我们要再起的早些了,不然就被赵大娘发现着”。就连受伤的何再生,起床后也随手拿起扫帚扫地。当有人不慎落水,村民们讨论这么黑的天,这么凉的水,有谁能去救人的时候,是何再生跳了下去,村民们称是“菩萨”出现了。何再生怕自己命不久矣,待在祖屋有忌讳,便搬到庙里去住等等,都展现出抗大学员不给人民添麻烦、体贴百姓的形象特征。

由此可见,赵大娘与抗大学员互相照顾的情谊,正是体现出了抗战时代下珍贵的军民鱼水情,更展现出感人心脾、动人至深的无价亲情。

三、暗含深意的舞台呈现

《抗大母亲》人物塑造的成功,除了剧本的完整、演员的优秀,音乐与舞美的配合也非常重要。主题旋律贯穿全剧是现代戏曲创作的常用手法之一。在《抗大母亲》中,徐代泉老师对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旋律进行改编,并对配器进行了巧妙的布局。首先,以一阵长锤引出主题旋律。开场即是中秋节,为了表现节日喜庆的气氛,此时以笛子主奏。而在第二场中,儿子狗娃已经离世,母子二人即将在梦中重逢,此时要营造悲伤又温情的氛围,这时主题旋律改为高胡主奏,使用高胡主奏可以发挥弦乐器的演奏技巧,充分利用滑音将3上滑至5,使音乐听起来不生硬。同时,主题旋律进行变奏处理,由之前的一拍半增至四拍,节奏放缓。缓慢的旋律进行了三次,烘托出伤感的氛围,低音提琴拨弦,古筝与钢片琴加入,使整个旋律变得动听起来。母子二人的唱腔从对唱到重唱,将情绪推到高潮。梦醒,儿子离去,主题旋律再次出现,仍为高胡演奏,改为下行旋律,旋律的低沉衬托出赵大娘情绪的低落。此外,主题旋律常常对场景提前渲染。比如,赵大娘与何再生下场,转场后是赵大娘与学员们纳鞋底欢乐的场景。音乐以小锣结束上段场景接以主题旋律变化再现。为了表现欢快的生活,主题旋律增加了附点节奏型,附点节奏常用来表现有活力的场面,此时主题变化再现为:这句旋律重复三次,伴奏乐器逐次递增,音乐色彩逐渐饱满。第一次以高胡主奏,加上低音提琴拨弦,第二次重复时加入笛子,第三次重复时加入木质打击乐器,层层递进,避免了音乐多次重复单调的效果。最后一场,赵大娘与抗大学员分别的情节,运用了第二场主题旋律的再现,此处的再现,作曲家加入了休止……高胡单独奏出,衬托出赵大娘孤单的身影,尽显凄凉之感。音乐的精心设置可见作曲家对这一作品倾注的感情,亦对全剧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感情烘托起到了推进作用。

舞台布景采用虚实结合的艺术风格。象征房屋的幕布贯穿始终,在第一场中幕布代表了桐城镇里的房屋,暖黄色的灯光照在上面,呈现出一幅平淡、安逸的生活景象,随之飞机轰炸、炮火连天,灯光转为红色,呈现出的是一片血腥、破败的战后景象。第三、四、五场,象征的是赵大娘的家,场景需要转换的戏剧情节中对布景使用暗处理的方式,仅以一束灯光照在人物身上,比如何再生在黑夜救人以及赵大娘从老中医处回家的路上皆采用这一处理方式。对于道具的使用,如晾晒的衣服、扫帚、鞋子等都用实物予以展现,第二场舞台布置只有一桌一椅,与赵大娘的心境极为契合,尽显凄凉清冷。同时,也采用了具有暗示作用的舞台设置,第一场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赵大娘一身新红衣来为儿子相亲,与儿子死后鲜红的街道形成呼应,营造在同一色系下喜与悲的情感反差。

总体上看,《抗大母亲》在音乐与舞美设计上进行了巧妙构思,对戏剧人物形象设置、戏剧情节的铺陈构建、戏剧情感的铺垫展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黄梅戏《抗大母亲》在抗战的大背景下,讲述了军民一家亲的深厚情谊,塑造了赵大娘慈爱、细腻、甘于奉献、心怀大爱的母亲形象,以贴近生活的戏剧风格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使观众为之感动。在笔者看来,抗大母亲不仅指剧中的赵大娘,也是在抗战历史中千千万万个为了革命做出贡献,平凡却具有奉献精神的“母亲们”。

猜你喜欢
旋律戏剧儿子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有趣的戏剧课
打儿子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给你的信
戏剧类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