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星
政治判断力是对政治方向和大是大非的判别能力,事关全局的把握度和工作的方向性。增强政治判断力,就要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随着军队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各种风险和挑战正在接踵而至,没有政治上的判断力,就无法鉴别真假,就划不清是与非和对与错的界限。因此,领导干部要不断培养和增强政治判断力,才能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一、提高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的能力。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干部要做“桅杆上的瞭望者”,肩负起强国强军的重大历史使命,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战争形态演变和军事发展趋势、潜在的利弊因素发展变化走势等,对时与势始终保持清醒洞察。要保持战略的大视野,主动置身大环境统筹考量、总体谋划,自觉摒弃独善其身、不问世事的“桃花源”做派,时刻警惕不稳定、不可控和不确定因素的输入蔓延、冲击影响和联动反应,建立预警、准确预判、制订预案、完善预储,做到快速应对、迅即行动、有效处置。要用好发展的长视线,始终保持无事生忧、安不忘危的思想警醒,保持如坐针毡、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保持刨根问底、重犁深耕的较真精神,保持见叶知秋、见微知著的洞察眼光,既要高度警惕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也要坚决防范潜藏变质的“灰犀牛”,做到战略前置、关口前移、精力前倾。要用好历史的广角度,善于探循周期规律、总结阶段特点,一个节点突出一个主题,精准施策、对症下药,聚力打好攻坚战;树立长远眼光、坚持历史评判,多做“地平线以下的工作”,保持“功成不必有我”的胸襟,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潜心打好持久战。
二、提高精准识别现象本质的能力。回望历史,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认识方法,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经验总结。毛泽东讲:“用直觉一看就看出本质来,还要科学干什么?还要研究干什么?”但在现实工作中,一些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看待和处理问题的现象却并不鲜见。如果“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既缺乏对问题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又缺乏对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就抓不住主要矛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是做不好工作的。一事当前,是满足于从细枝末节上处理,还是追求从大本大源上解决,体现责任担当,更体现能力智慧。当前,人民军队正处在改革强军关键期、转型建设攻坚期,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能力,炼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才能在工作中把握关键、直达要害,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部队建设发展。
三、提高清醒明辨行为是非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进行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得与失的判断和选择,如何作出正确的取舍,这就需要明辨是非,它也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质。青年官兵作为部队的中坚力量,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固的阶段,容易受到各种杂音噪音的冲击影响。如果搞“视而不见”那一套,任由各种错误观点和负面言论乘虚而入,我们的思想阵地就会被蚕食。领导干部做的每一项工作,说到底,其实都是在做人的工作,都要考虑人心向背的问题,很多领导干部感叹工作不好干,这其实是常常“和稀泥”的结果,进而失去了公信力,最终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开放的社会没有封闭的军营,作为领导干部,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就是要带头强化政治信念和军魂意识,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态度,坚持用党的旗帜指引方向,用党的原则明辨是非,用党的立场分析问题,矢志不移为党分忧,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不受任何杂音噪音所扰,在大是大非面前和重大原则问题上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指挥。
四、提高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越是接近强军兴军的目标就越不会一帆风顺,越是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当前,军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中美博弈考验之大前所未有。然而,长期的和平积习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大家盲目乐观、固执己见、懒于思考、故步自封的情绪,习惯性用老思维、老办法应对新问题、新风险。部分领导干部更是缺乏对风险隐患的重视,轻信所谓“惯有经验处理一切问题”,在风险来临前毫无准备,在风险来临时无能为力、手足无措,在风险过后掩盖不力、虚构战果。这不仅增大风险爆发的可能,更加速了风险的发展。风险挑战不会等人,领导干部务必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做到未雨绸缪、见微知著,既要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危害性做最充分的评估和预判,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也要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事态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真正经受住一次次压力测试,不断化危为机、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