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涛
文书档案是各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位各项业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凭证作用以及参考作用[1]。推动文书档案工作转型,可以对文书档案资源进行集成化、智能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将档案库转变为单位“智库”以及“知识库”,有效节约文书档案管理成本,全面提升文书档案管理水平。
现阶段,部分单位尚未意识到文书档案工作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存在档案管理机制单一化、条块分割化的问题。一是表现为部分单位分管领导对于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在人、财、物等资源统筹和协调上没有下足功夫,导致文书档案工作边缘化[2]。二是不断增加的文书档案数量与档案队伍建设不成正比。例如,文书档案工作人员的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与时代发展、管理需求不匹配。三是文书资料形成部门对文书档案工作的支持力度不足,影响立卷归档等工作。
一是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存在漏洞,档案工作人员无法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书档案工作流程精细化水平。二是文书档案工作制度的针对性不强,内容较为宏观,没有着眼于单位实际情况,缺乏具体实施细则,无法有效应用到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三是绩效考核与责任落实等制度内容过于表象化,没有重点围绕“档案规范化、档案精细化、档案创新化”的要求优化制度内容[3]。
部分单位档案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以及开发利用。一是文书档案工作模式仍然滞后、粗放,主要以传统线下手工管理模式为主,对人的依赖程度较高,让人的经验取代了标准规范。二是数字档案室建设缓慢,未配备先进的硬件系统、管理软件,不利于推动档案工作提质增效[4]。另外,部分单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没有深刻领悟数字著录、高速检索、字节深度检索、档案云备份等新型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不利于对文书档案的管理和价值挖掘。
要探索建立文书档案“四级管理”模式,搭建分管领导负责统筹、文书档案工作人员负责落实、兼职专员负责配合的工作体系,确保管理梯队完善、单位高度重视、工作职责清晰。一是单位分管领导负责人员配备、经费设施、制度修编、责任落实、绩效考核等工作,协调好文书档案工作人员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为文书档案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单位要结合文书档案工作量、工作难度、工作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并开展持续性的专业培训,打造复合性的专职档案人员队伍。三是文书资料形成部门要设置兼职档案专员,负责本部门文书资料的收集、审核工作,及时移交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形成全员参与的档案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保障文书档案工作质量。
一是要做到制度设计无死角,对文书档案的密级、保管期限、内容类别、格式规范、责任部门、立卷归档时间、立卷归档要求、开发利用、鉴定销毁等进行明确界定,确保文书档案收集完整、整理规范、归档及时。二是突出重点。要重点明确文书档案的归档文件清单,并列出各个环节文书资料的收集节点,确保部门能够按照时间节点对文书资料进行清理。对于未归档的文件资料,要建立文件跟踪台账,定期检查并清查,做到应归尽归,减少工作中的纰漏。三是要从制度上明确绩效考核与责任落实的相关内容,结合年度档案工作目标与计划对指标进行细化,提升员工责任意识。
一是要加快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进程,对纸质文书档案进行扫描处理,进一步扩大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的覆盖面。二是要探索建立数字档案室,尝试将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云共享技术、云储存技术应用到文书档案工作中。一方面,依托数据链条打通文书档案管理系统壁垒,协同办公系统及其他信息管理平台,继续深化文书档案线上“一站式”管理、开发、利用工作,加快数据传输、数据共享的步伐。另一方面,依托新型技术打造文书档案数据库,缩短检索查阅时间,为单位各项工作提供快捷的信息支持。
伴随文书档案在单位决策、咨询、编研、参考中的价值不断增加,文书档案工作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文书档案管理应利用新方法、新途径、新技术,促进文书档案工作内容和方式转型,更好地实现档案资源规范管理、开发利用、开放共享等目标,让文书档案治理工作呈现出崭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