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言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及其融入路径探赜

2021-11-26 09:09闫亚平党兰玲
关键词:汉语思政育人

闫亚平,党兰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虽然只是语序的调整,但却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评价体系的全面革新。它要求课程门门讲思政,教师人人重育人,充分发挥每门课和每位教师的德育作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格局,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言不仅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最基本的工具和手段,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流传媒介。因此,在倡导“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背景下,语言类课程无疑蕴含丰富的育人元素,深具重要的思政价值,是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关键性课程之一,对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此,本文就高校语言类课程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及其融入路径进行挖掘与探讨。

一、高校语言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语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各民族的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1]1汉语就深刻蕴含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以汉语方言为例,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之大在世界语言之林中都是少见的,且不说南方方言和北方方言之间的诸多差异,甚至来自同一个省不同地区的人彼此之间都存在交际困难。但差别如此之大的地域方言却能和谐共生,并且还能随着交际的需要而不断有方言词汇被吸收进共同语之中,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基因。这一文化传统基因还体现在汉语词汇方面。汉语词汇不仅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开放的姿态,从西域、印度佛经和近代西方、日本等不同语族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而且在当代依然保持着对外开放的姿态,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为我所用。“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万事兴”等汉语格言、成语、谚语更是直接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也深刻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也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语言的使用体现思维的选择与创造;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换”[2]。“汉语语法不重形态变化而重语序和虚词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民族人民不重分析而重整体把握、不重形式推理而长于直觉体悟的文化心理。汉语语法词法和句法之间具有一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民族人民以简驭繁、循环往复的整体综合思维方式。”[3]可见,在讲述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时,处处都可以发掘中华民族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特质。以人称代词的使用为例,正如吕叔湘所指出的,“咱们包括你和我,可是说话的时候往往有说咱们而意思只指你或我一人的”“由于种种心理作用,我们常有在单数意义的场所用复数形式的情形”[4]75。从文化的层面看,这一现象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整体、强调个体社会性的文化心理。

(二)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相比英语,汉语在本体和对外教学方面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汉语在世界很多地方尚未成为普遍教授的语言,我国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提升。通过思考怎样更好地向国际社会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微薄之力的家国情怀。

通过对汉语界语言学大家生平经历和学术思想的介绍,可让学生从中体会这些学术大家浓厚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情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担当、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与知识积淀。

在“古代汉语”的课堂中,学习《诗经》《楚辞》《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史记》中的经典语篇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体悟语言背后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国家大义和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语言学概论”对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和复综语四种不同结构类型语言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类语言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从而提升其文化自信并培养其文化多元意识。

通过“大学英语”等外语课程学习,可以养成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意识,教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取其所长,为我所用。通过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的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和“修辞学”中的比喻、引用、用典、谐音双关、讳饰等修辞格的学习以及“文字学”中的汉字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汉语及其蕴含的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三)创新思维和学术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思维是当代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核心素质。而语言学中的隐喻学习便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现代认知隐喻理论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普通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它并不是两个语语或概念的简单替换,而是借助相似性(或创造相似性)通过另一类事物(始源域/喻体)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目标域/本体),是人类在始源域和目标域概念之间建立起系统性、体系性的映射和类比。这种借助相似性或创造相似性在两个概念域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思维活动。因为只有“慧眼”发现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似性,才能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体系性映射。因此,对隐喻的学习也蕴含着对创新思维模式的学习,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善于在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寻找相似点与联结点,通过类比发现新问题,从而带来宝贵的灵感与启迪,给创新发明提供“金点子”。

学术能力既是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高校语言类课程也要时刻注重学生学术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这种学术能力和素养,一方面指的是关于汉语或外语本身的性质、结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与社会、认知等关系的研究,另一方面指的是语言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学生自身汉语或外语表达水平的锤炼与提升。如果说前者跟其他学科一样,是由其教学的对象和内容决定的,后者则体现了高校语言类课程的独特作用。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但凡涉及学术论文的撰写,都必然要使用一种语言——汉语或外语。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性质,决定了语言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学术水平的高低。语言不通的文章,再好的思想也呈现不出来。且汉语和外语需同时提升,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我们的大学语言教育没有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没有能够顺应社会发展和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切实落实好对学生的语言素质教育[5]。可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汉语和外语表达水平和语言素养也是高校语言类课程应承担起的重要育人任务。

二、高校语言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既要“授业”更要“传道”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6]。教师怎样“教”,决定了学生如何“学”。正确的教学观念是保证课程思政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条件。实施课程思政,需观念先行。

首先,作为语言类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决定性要素的教师,要在教学观念上切实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政课程的专属任务,语言类专业课程也要全面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不断提升自身的育德意识和能力,提高政治站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7]可见,一名优秀的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师,既要善于“授业”“解惑”,更要注重“传道”,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之道,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道,传崇高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之道,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既要传授知识,传授技能,更要传播思想,塑造灵魂,塑造党和人民事业需要的时代新人。

其次,作为高校语言类课程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言的认知工具性、思想建构性和价值观塑造性作用,不仅要有意识地发挥语言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使学生认识到语言的意识形态性和立场性,使其能够自觉抵制不当言论的负面影响与侵蚀,做一个明辨是非、立场坚定、信念牢固的新时代大学生。正如顾嘉祖所总结指出的:“无论是在英国语言的普通词语还是在文学语言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英国政治意识的投影。”[8]301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意识形态性的一面。在今天这个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空前多元化的网络时代,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师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一面,提升其语言背后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的辨识和研判能力,自觉抵制不当言论和不良信息,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规范自身的言行,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理性表达自身的观点、态度与情绪。

(二)优化教材、教学内容,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之中

教材、教学内容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以有序进行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得以圆满实现的关键载体。因此,优化教材和教学内容,选取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之中的素材,是高校语言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目前高校语言类课程的教材,无论是汉语类的,还是外语类的,对思政元素的融入还很不够。这不仅需要人们进一步完善教材的内容,得体融入相应的思政元素,更需要教师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适时引入富含思政元素的内容,以满足现阶段教学的迫切需要。以外语类课程为例,引入外交语篇,尤其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在外交场合发表的主旨演讲、致辞、讲话、宣言及在他国媒体刊发的署名文章等,不仅可以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范本、练习翻译的绝佳素材,还大大有助于学生感受到中文原文语音上讲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具有朗朗上口的和谐美和节奏美,又富于平仄相间、抑扬顿挫的变化美和音乐美,语义上注重表意丰富、内涵深刻而又凝练概括,感受到中文的独特魅力与特点,提升文化自信。更为重要的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在外交场合发表的外交语篇,有力传递了中国声音,宣传和展现了大国领袖风采,向世界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提出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拒绝零和博弈”等外交话语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外交理念及对地区和国际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树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风貌。因此,引入外交语篇,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关注当前社会发展,增强其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当代大学生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最佳蓝本和素材。

(三)完善教学方法,有机融合,润物无声

有了革新的教学观念和优化的教学内容还不够,还需要得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付诸实践。因此,得当的教学方法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有力保障。

高校语言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并不是要额外增加课时量,也不是把课程思政元素挑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环节,而是要实现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交融与贯通,润物无声。这种交融与贯通也不是仅仅哪一门语言类课程的哪一章、哪一节需要特别考虑的,而是自然贯穿于所有语言类课程和整个教学过程。

对此,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其主动思考,真正使语言类课程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创新思维等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语言类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要善于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有的放矢,采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听的形式和语言,避免空洞、单调的说教,提升语言类课程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要善于梳理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善于把自身或他人的相关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思政维度,避免生硬说教与牵强附会,避免“两张皮”和“贴标签”,提升语言类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合度;要善于充分利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修辞学”“文字学”等语言类课程之间的联系,链接相关知识点和思政因子,充分发掘思政资源,拓宽思政渠道,提升语言类课程思政教育的系统性。

三、结语

语言在人际交往、交流和文化记载、传承方面的基础性工具与媒介作用,决定了高校语言类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关键性课程之一。因此,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师要积极响应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要求与使命,充分认识到语言类课程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和学术能力等方面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和重要思政价值,努力探索语言类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方法,不仅要不断提升“教书”的本领,更要不断提升“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优化教材、教学内容,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之中,完善教学方法,润物无声,切实提升语言类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亲和力、切合度和系统性,真正担当起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使命任务,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汉语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汉语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