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重大疫情防控为契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021-11-26 09:09闫长斌靳利波曹恒涛梁岩赵明
关键词:专业课思政育人

闫长斌,靳利波,曹恒涛,梁岩,赵明

(郑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乃至世界均受到不同程度波及。面对突发疫情,教育部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学校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尽管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然而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并没有从根本上消失,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双一流”建设和“双万计划”的持续推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向以课程思政为代表的大思政格局转变[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要求所有专业课程均应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4]。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就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和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如何上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既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课程思政针对性与亲和力的有利契机。郑州大学号召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劳动实践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等融入日常教学,培养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广泛开展。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抽样调查结果,学生对教师在线教学的满意度较高,57.3%的学生认为可以跟上教学进度,学习效果较好;36.7%的学生表示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仅有6.0%的学生反映在线学习效率低、效果不明显[5]。学生对在线学习最满意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师的教学态度(85.8%)、课程教学资源(75.4%)和教学内容(43.2%)[5]。教师不能只是停留在落实“停课不停教”的环节上,更应该把传道蕴含于授业、解惑中。在传授专业知识时塑造理想信念,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德育与智育并重。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没有形成合力

尽管我国对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代表的教学机构和以思政课程为代表的课程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孤岛”困境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长期处于分离状态。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5.67%的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度一般;仅有22.67%的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紧密,9%的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完全没有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6]。可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同心圆”尚未形成

一方面,受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和教育功利化等多种思潮的影响,一些高校重视把学生培育成某一行业的专业人员,而忽视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越来越偏离“以学生为本”的轨道,远离初心[7]。专业课程只注重知识传递,忽视了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过于强调“灌输式”说教,导致教育效果不佳。课程思政强调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国内传统文化熏陶式教育的成功实践证明,沉浸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不是互补与替代,而是协同与升级,如何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环境的同心圆效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专业课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不足

教育部专门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学生认为对其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思政课,而是专业课,这也正是高校推动课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8]。虽然专业课因教师的专业、本领、技术和技能等优势,更容易让学生为之信服,但是专业课教师育人意识不足,存在只传授知识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导致专业课教师育人理念缺失,重科研轻教学导向上的偏失导致专业课教师责任意识不强,考核量化机制上的偏颇导致专业课教师育人能力不足[9],不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基于协同效应的课程思政推进路径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将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事迹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10]。例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精神等,各高校应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深刻认识,实施多方协同育人,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力营造三全育人的整体格局。

各高校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强化四个自信。疫情发生以来,与疫情赛跑、与病毒战斗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因此,无论哪一门课程都要讲好抗击疫情的中国故事,引导学生牢记爱国情、强国志,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各高校应坚持课程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加强正确的舆情引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教师要加强与辅导员的联系,共同开展学生的舆情引导和心理辅导,减少网络虚假信息的干扰侵害,加强生命教育和人文关怀,消除虚假信息带来的恐慌、焦虑。重大疫情发生时,大多数人会产生两种心理困境,有些人觉得疫情离自己很遥远,漠不关心;有些人把结果想得很糟糕,惶惶不可终日。以上两种心理现象对于整个社会疫情防控和个人身心健康都是极为不利的。此时需要所有课程教师与辅导员一起承担起从心理上关怀学生的重任,共同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构筑有温度的课程思政。

各高校应坚持在线教学与线下实践协同,突出实践力量和榜样教育,倡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网上得来更浮云,课程思政应重视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造福人类的重要途径。各高校要不断宣传病毒检测和疫苗研制过程中的科学精神,以广大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等深入抗击疫情一线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学习抗疫精神。教师也要在专业课教学中强调系统论观点,让学生对自然界和生物系统怀有敬畏之心,为构建和谐生态系统付出努力,鼓励学生向钟南山、陈薇、张伯礼和张定宇这样的抗疫英雄学习。

各高校应坚持学校教育与社区家庭协同,夯实社会公德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积极参与,那么教师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完美地完成人才培养任务[11]362。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和家庭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和场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和补充,要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岗位坚守为例,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重大疫情让所有人开始反思教育的目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牢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必须由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

各高校应坚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结晶,滋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蕴藏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将中华传统美德所倡导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可以充分提高课程思政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世界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现实意义。

(二)推进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类共同战争中,学校和教师必须顺势而为,充分利用重大疫情防控带来的契机,将爱国主义主旋律、生命安全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以及劳动实践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因此,各高校不仅要充分做好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还要着力解决好推进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产生协同效应。协同不仅是横向协同[12],还包括学校(负责宏观调控的人才思政)、学院(负责承上启下的专业思政)、系所(负责具体实施的课程思政)协同建设以及国家(政策)、学校(主体)、平台(支持)协同支持等。

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培养教师的德育能力。经师易求,人师难遇。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而师德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施教之源。因此,所有教师都要牢固树立每一门课程都要育人的主观意识,以身作则,自觉提高育人能力。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在于思政寓于课程,课程承载思政。然而,最终将课程思政付诸实施并保证其效果的,是所有教师。

第三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还不成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正确的“三观”建立十分重要。青年学生要摒弃“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思想,要有“韶华不为少年留”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珍惜教师的辛勤付出,多渠道、多方位学习,增强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高校教师应化灾难为动力,时刻不忘立德树人的职责,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将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融入其中,提高整体育人效果。这是伟大抗疫精神带给青年的启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灿烂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课程思政建设已经乘势扬帆起航,我们有理由相信,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也必然更加宽广!

猜你喜欢
专业课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