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航,李崇正
(哈尔滨工业大学 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哈尔滨150001)
“国之重器” 是决定一个国家生存和自主发展的核心人才、关键核心技术、重要装备及其生产研发载体。 “国之重器” 概念的提出来源于对马克思生产力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近代以来人类历史经验的高度凝练。 “国之重器” 的概念中,既包含了核心人才、重要装备及其生产研发载体这样有形内容,也包含了关键技术这样的无形内容。这四类内容互相支撑、联系紧密,均是国之重器概念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国之重器” 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生产力学说作为理论根源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部署和要求。2018年7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之重器” 这一概念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与发展,是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的新认识。深刻认识 “国之重器” 的理论来源是明确科技工作方向、打造 “国之重器” 、促进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要前提。
首先,马克思和列宁提出了科技通过作用于生产力本身和凝结物质成果两个层面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作用的基本观点,为认识 “国之重器” 的重要意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提出了科学本身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而存在的正确判断。同时,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过程中指出,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为转移的扩张能力[2],对科学技术给新追加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行了分析。此后,列宁也指出,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生产的各部分的专业化、社会化,因而使市场扩大[3]。这也就意味着科学技术本身不仅仅在生产力本身的提升上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效果,也在凝聚人类智慧结晶方面发挥决定作用。
其次,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发挥作用需要以机器大工业为前提,揭示了 “国之重器” 需要把重要装备作为物质载体。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实现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4]。正是在大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发挥了更多的作用。在重要装备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分析中,马克思事实上提出了科学技术与重要装备之间的对立统一。
人才在科技创新中所占据的突出地位是马克思科技和生产力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5]。列宁结合苏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现实经验指出应该珍视每一个专家,把他们看作技术和文化的唯一财富,没有这份财富,什么共产主义也不可能实现[6]。毛泽东指出: “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的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7]习近平指出: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8]可见,无论是在人类历史的整体发展规律上、在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人才都是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关键条件,打造 “国之重器” 需要一大批科技人才作为支撑。核心人才本身就是 “国之重器”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国之重器” 是对国内外历史经验的高度凝练
“国之重器” 作为一个多元一体的系统性力量,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自主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种决定性作用一方面体现在中国凭借 “两弹一星” 等关键技术装备应对国际霸权主义的挑战,进而走上独立选择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另一方面也来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主要工业强国依托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人才先后崛起于世纪历史舞台的历史经验。
首先, “国之重器” 是支撑我国摆脱自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对抗霸权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重要条件。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威胁、民族独立面临严重挑战的背景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做出了研发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卫星的战略部署。中国正是以 “两弹一星” 、核潜艇等一系列重大装备和重大技术成果的突破为支撑,重新获得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9]。掌握涉及国防安全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拥有足以维护国家独立的国之重器,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够拥有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其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性强国的崛起同样以 “国之重器” 作为支撑,推动自身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进而在世界分工格局当中占据有利位置。18世纪以来,欧美主要工业国家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自身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之后,苏联、日本等国家正是通过大力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自身的工业化并极大提升了自身的综合国力。正是在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及其相应设备的基础上,苏联具备了取得卫国战争胜利乃至于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的物质基础。日本则在明治维新时期和战后都重视在国家的统一组织管理下进行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人才的引进,特别是对适应日本自身条件的重大关键技术和重要装备,甚至直接采用国家补贴的手段,促进其引进,从而在战后迅速完成了对欧美先进工业国家的追赶。
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下,中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战略工程的紧迫性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补全产业链条当中的短板、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也在不断加大。因此,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通过不断培养高水平核心人才,在推动重大关键装备研发和应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过程中打造 “国之重器” ,是当前中国面临的关键任务。
“国之重器” 构成要素互相支撑,紧密联系。在国防、国民经济不同门类当中体现为目前需要着力发展的诸多关键领域。因此,理解 “国之重器” 这一概念,需要从一般原则上把握其基本构成,同时从其所分布的现实领域上理解其功能层次。 “国之重器” 的构成形式和在实践中的分布层次形成了 “国之重器” 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1. “国之重器” 四项内容不可或缺的整体
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理解关键核心技术的内涵是正确开展打造 “国之重器” 实践活动的基础与前提。
首先, “国之重器” 是技术经济学视角下囊括关键技术和重要装备等有形和无形技术成果的完整体系。从技术这一概念本身出发理解关键核心技术应当成为理解 “国之重器” 基本内涵的出发点。技术这一概念本身在不同学科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上提出了关键核心技术这一概念。从技术经济学出发,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理解关键核心技术即国之重器这一概念,应当成为本文的基本视角。在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当中,技术可以分别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理解。狭义的技术指已经固化为各种设备的生产资料,而广义的技术指社会生产力本身,包括劳动者、生产对象和生产资料等组成部分[10]。人类的生产活动本身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过程,关键技术作为围绕生产对象的特征利用生产资料的各种工艺、技巧及原理,作为无形的力量直接决定了生产资料与生产对象之间的连接形式,但是同时需要依托劳动者的实践,以有形的关键装备为工具,在生产对象的形成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因此,关键技术和重要装备是 “国之重器” 的重要构成要素。
其次,核心人才作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源头与推动力量,在 “国之重器” 的打造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强的主导作用。随着中国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众多重要装备已经能够逐步实现国产化,但是还有众多重要装备及其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中国目前的发展创新就是要突破这些短板,依托自主研发提升相关产品的自主生产能力。目前,中国关键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依靠有形生产资料引进能够得以解决的。当前中国的重大关键技术已经不再仅仅是有型的实物资产,而更加侧重于无形的方法及方法原理,因此必然依托于人这一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而存在。因此, “国之重器” 来自广义技术中的主导力量,需要依托长期的研发投入才能够得以打造。
核心人才、关键技术、重要装备及其生产研发载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国之重器的整体概念。技术来自核心人才的发明与创新,但是更需要在重要装备的支撑下,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测试,输出与中国当前的产业经济体系相适应的重要装备等物质产品。可见, “国之重器” 本身就是一个核心人才、关键技术、重要装备及其生产研发载体共同构成的整体。核心人才作为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力量,是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活动存在的根本前提,关键技术作为核心人才研发创造的成果,需要以重要装备为最终的生产对象,在补全中国产业链条短板的过程当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核心人才与重要装备共同构成了重大核心技术的载体,依托于中国产业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支撑作用。
2. “国之重器” 在国家安全与经济建设实践中形成多层次的分布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核心技术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和 “杀手锏” 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11]。对于不同层面的核心技术,应当建立起与其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核心人才体系,不同层面的核心技术最终将凝结为不同形式的重要装备,各类重要装备应当以弥补当前产业链条中的短板为首要功能。集成核心人才、关键技术、重要装备等关键资源的 “国之重器” 在国防安全、经济建设各个领域的实践中,广泛分布形成内容多元、层次分明、不断发展的总体格局。
首先,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的突破是实现技术突破的前提和基础,相关技术的突破和应用需要基础科学人才的大量培育。这一领域新研发的重要装备和关键产品应当与中国当前在基础原材料、元件等领域存在的短板和缺口相适应,其自身也需要大量的高精尖设备投入作为开展研究开发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自主研发能力的逐步提升,国内产业升级的步伐正在逐步加速,众多产品已经能够逐步替代进口产品,但国产产品相对于进口产品还存在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劣势。特别是在基础元器件和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和开发平台等领域,还需要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研发投入。事实上,当前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的诸多短板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正是材料工业领域,关键基础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众多关键领域补短板的关键问题[12]。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中国在基础科研部分缺少顶尖团队,人才储备有待加强,相关领域的投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次,非对称技术、 “杀手锏” 技术则将国之重器的内涵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等领域拓展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非对称技术、 “杀手锏” 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涉及国防安全领域的尖端科技人才团队的培养,其研发的成果更加需要以尖端武器等关键装备的推广和应用为载体。非对称技术是在应对国际竞争时,利用不对称信息和国内独具的竞争优势,用不被竞争者所知的差异化手段实现相同功能的关键技术。发展非对称技术、 “杀手锏” 技术正是基于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逐步增加局面的重要应对措施。非对称技术这一概念事实上是针对中国目前在多种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还需要长时间投入和研发的现实而提出的。 “杀手锏” 技术主要指具有战略威慑性质的、能够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提供保障的技术[13]。而具有战略威慑性质的技术是对其他国家意图对中国发动战争的行为具有防范作用的技术。可见,国之重器中的非对称技术、 “杀手锏” 技术部分的发展是应对外部挑战和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目前,军工科研院所人才流失现象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形成更加富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进而稳定科研人才队伍显得日益迫切。
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来自对现有技术的延伸与超越。自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工业技术全面发展,但是应当承认,目前中国在诸多重大关键技术领域,还处于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状态。当前,为了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必须要在现有科技前沿实现创新和突破,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 “国之重器” 暨重大核心技术是多元一体的系统。要实现 “国之重器” 暨重大核心技术的突破,应当通过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的研发为产业链短板的补全奠定基础,通过非对称技术、 “杀手锏” 技术为国家战略安全、经济安全打造技术保障,通过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为走向世界领先地位提供条件。
“国之重器” 以核心人才为前提、以关键技术为核心内容、以重要装备为输出成果和物质保障,是支撑中国未来产业升级、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家战略威慑能力的重要支撑,因此,打造国之重器本身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当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重其蕴含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在打造国之重器的过程中,要同时发挥国家政策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也要将企业作为配置资源、开展研发的主体,将市场需求作为最重要的牵引力量。
首先,打造 “国之重器” 需要以中国产业升级和 “补短板” 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性手段的作用,以企业自身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国内产业系统对关键装备的需求作为导向。中国目前在高端芯片、高端数控机床、高端材料等领域存在着对进口产品的依赖,这种依赖从微观主体的层面表现为缺少必备的议价能力和卖方企业的市场议价权力,从宏观层面就表现为在国际市场上分工生产并出口低端产品带来的贸易条件亟待优化和贫困化经济增长的潜在压力。中国打造国之重器、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就是要解决目前还存在这种短板和依赖进口的关键装备的情况,以满足相关装备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发挥市场本身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基础性作用。技术攻关的对象要来自市场的需要、攻关的结果要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产业链参与到市场竞争,创新和攻关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等资源需要依靠市场作为媒介实现供给。
其次,打造 “国之重器” 必然要发挥国家统括纵览的协调作用,以尊重其所包含的公共产品属性。当前重大核心技术的创新、重大关键装备的生产和推广都需要多种学科和社会力量的相互协作,需要同时协调多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科技资源和其他创新资源,这本身就依靠党和国家在打造国之重器时发挥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 “神经中枢” 职能。同时,当前重大核心技术的发展、关键装备的生产和推广往往都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引导,并且在研发过程中,面对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产出的产品往往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相关领域的研发对于民间资本和私营企业而言往往是并不符合其自身利益的,或者在边际私人收益远远低于边际社会收益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供给不足。事实上,这需要国有企业发挥自身的优势,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从事相关研发活动。特别是对于一些直接影响到国防安全、关乎国家战略威慑能力的关键技术,更是需要以提供公共产品为基本视角对其开展研发和投入。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放眼新航路开辟以来的世界舞台,新兴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一旦与传统强国的利益形成冲突,就必然受到传统强国的冲击、挑战甚至是打压[14]。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依托对外开放,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逐步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必然给原本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带来新的变量,外部的竞争和挑战不断增大是符合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同时,应对这样的冲击和挑战,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定力,按照自己的节奏,办好自己的事情。当前,中国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都需要在重大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在高端科研团队的培育方面形成新的机制、在重要装备的生产和市场销售方面开拓新渠道。就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而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乃至于相伴随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滑的问题,正在对曾经支撑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形成严峻的挑战。掌握重大核心技术、实现重要装备的进口替代、补全产业链条上的短板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才能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科技力、经济力上的支撑和保障。
当前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新发展理念作为发展行动的先导,已经被写入宪法。创新能力的培育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端科研人才,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提升,需要满足现实需要的关键装备依托核心技术的研发顺利实现生产和销售,对依赖进口的领域形成进口替代。
从商业周期理论出发,技术创新和 “创造性破坏” 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15]。当前中国在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芯片、高端数控机床、高端材料领域存在短板的情况下,打造 “国之重器” 的过程必然是实现创造性破坏的过程。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破坏性创新不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技术创新,一种新产品的出现将会给相关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并且由此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在这一领域加强投入,从而在整个行业形成繁荣的局面,这在宏观上将出现推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但是随着产品本身的普及和产品可替代性的增强,行业内部厂商的利润将会逐步下滑,甚至开始出现亏损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投资和生产的增长出现放缓和停滞的局面,当各个主要行业均出现这种局面时,经济增长的放缓也会随之出现。此时,通过创造性破坏,通过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而创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的模式,帮助整个行业形成新的发展动力,乃至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长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体要求带来了各级政府对发展地方经济增长的高度关注。发挥行政力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能够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但是也在预算软约束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传统产业的过度扩张问题;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占比较大的地区,这种过度扩张的现象会大量存在。此时,一些落后的生产资料往往得不到更替,新技术的应用也会受阻。新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在要素投入上就是要打破这种以占用资源为目的而不是以最优化利用有限资源为目的的资源配置方式。国之重器暨重大核心技术应当作为创新活动的现实成果,在填补国内产业链条诸多短板的同时,促进创造性破坏的实现,进而推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
打造国之重器进而推动国内大循环的过程是一个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引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进而调节传统产业的供给规模,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顺畅环流的过程。 “国之重器” 以目前产业链条的短板和 “卡脖子” 部分为对象,通过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形成进口替代,并且由此形成众多中间产品、原材料的生产投入需要,对业已过剩的传统产业的资本和其他要素形成牵引和拉动作用,重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首先, “国之重器” 的打造将是对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过程。目前,中国在钢铁、水泥、玻璃、成品油、化肥等重化工产业方面,依旧面临着产能过剩的潜在压力。在这种压力背后,是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在资产专用性、沉没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下囤积在相关领域的问题,这在要素市场上形成了影响国内大循环的 “梗阻” 。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新的创新和新产品、新产业的培育,相关资本无法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因而为了规避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产能过剩行业长期滞留。 “国之重器” 的打造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产业门类的共同协作,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需要大量生产要素的整合投入。特别是在基础材料等领域更是需要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和中试熟化。将沉积在产能过剩行业的众多资本转移出来,重新配置给打造国之重器的创新研发过程,便是疏通这种沉积和拥堵现象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问,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众多的重化工行业企业进行协调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必然要依靠国家的统括纵览。
其次,在补短板和进口替代的过程中改善贸易条件、提升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也是提升人民消费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进而拉动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依托。当前中国国内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有分配环节特别是社会保障不足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中国并不处于国际分工格局中领先位置的情况下,出口增长的同时,贸易条件没有持续优化,贫困化经济增长的产生源头依旧存在,与此同时,低附加值产业本身在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方面就与高附加值行业存在差距,因此,国际分工格局和劳动生产率本身都会影响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能力[16]。通过打造国之重器,改善贸易条件,实现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品的进口替代,进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形成更高的消费需求,给消费升级、内需增长和国内大循环的实现提供根本动力。
“国之重器” 本身,需要整合各类科研院所、各行业骨干企业的研发团队,以重要装备为物质载体和产品输出。涉及国家安全的国防军工技术与关键装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与此同时,在技术外溢广泛存在的前提下,研发重大关键装备如果被应用于产业升级,其作为一种商品也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的重大核心技术的提升是保证中国国防安全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杀手锏” 技术作为国之重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能够对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境外势力产生吓阻作用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而国防安全在人类历史和当今的国际社会都是主要由国家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除此之外,主要应用于商业用途,能够服务中国产业升级的各种技术在技术外溢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并不增加技术发明方的边际成本和使用方的拥挤成本,但是在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手段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此属于准公共物品。
与此同时,当前重大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的研发往往并不能依赖单一某个企业或者院校的研发投入就能实现,而是需要多个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通力合作,同时持续注入大量的资金,组建跨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团队。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管理部门等各种利益诉求各异的组织需要建立起相互协作的科技创新协作体系。因此,在需要调集多种社会公共资源、凝聚多学科研究成果才能取得一定突破的前提下,打造 “国之重器” 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供重大公共产品的系统工程,需要搭建起不同子系统相互分工合作的有机协作框架。
为打造 “国之重器” ,应当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程的方式,引导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将自身的应用型研究集中到目前的 “卡脖子” 技术领域,主动为填补国内产业链条上的空白提供科研支持。因此,实施重大专项工程的出发点应当以当前中国技术升级的关键需求为导向,以填补关键技术需求为根本目的。
与此同时,重大专项工程在基础科学领域应当对前沿技术形成提前布局的态势,从而为中国在未来的技术革命中抢占先机奠定技术基础。事实上,中国的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受到苏联式的院校分工体系和科研体制的影响,更加强调对各自擅长的领域开展专业化的研究,但是目前关键和新技术的研发与 “国之重器” 的打造需要跨学科、多领域的研发投入,这也就意味着在设置重大专项工程时,需要鼓励相关院校发挥各自专长,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领域开展充分的合作和创新,鼓励综合性大学、专业类院校联合申报相关项目,在基础科学领域的探索发现与应用研究创新的结合中,实现在前沿领域形成突破的内在目标。
尽管国家可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借助重大专项工程的形式引导科研力量向打造 “国之重器” 的战略任务方向集中,但是在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应用技术研究与成熟的生产工艺之间,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与此同时,只有将相关的科研成果真正意义上与产业链条对接起来,才能解决在诸多高端原材料、零部件等领域高度依赖进口的问题。这种转化过程事实上需要作为最终应用端的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相关技术的长周期运转也必然依赖持续性的资金投入,这将直接导致在研发环节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之外,企业自身也将存在沉没成本带来的财务压力。
在这一过程当中,国有企业应当发挥自身的作用,利用自身抗风险能力、科研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更强的优势发挥支撑作用,特别是在目前国内外竞争格局急剧变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依赖这一行业进行经营和出口的众多民营企业承担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更应当发挥支撑作用。目前,由于中国大多数工业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均存在生产运营时间较长、大量生产设备技术先进性不足的问题,因此相关企业往往轻视基础性研究,而更加重视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对原有设备的改造升级。为此,应当调整当前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将基础性科研的投入作为考核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将短期的财务回报与盈利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
“国之重器” 这一概念具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生产力学说的深厚理论根源。自中国凭借 “两弹一星” 等关键技术装备应对国际霸权主义的挑战,进而走上独立选择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和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主要工业强国依托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人才先后崛起于世纪历史舞台的历程为 “国之重器” 这一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厚重的历史经验。打造 “国之重器” 这一多元一体的复杂系统,就是要通过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的研发为产业链短板的补全奠定基础,通过非对称技术、 “杀手锏” 技术为国家战略安全、经济安全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为走向世界领先地位提供条件。打造 “国之重器” 的过程离不开正确的顶层设计与总体布局,要将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管理部门等各种主体需要凝结成一个相互协作的科技创新协作体系,应当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程的方式,引导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将自身的应用型研究集中到目前的 “卡脖子” 技术领域,同时应当发挥国有企业在抗风险能力、科研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方面的优势,在长周期和基础性技术研发中解决 “卡脖子” 问题,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推动中华民族在科技自立自强、经济转型升级中向着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