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将使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教育的思考

2021-11-26 07:21王雅文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中华民族意识

王雅文

(齐鲁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承上启下、继古开今的崭新阶段,“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发出新的号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青少年是茁壮的良木之才、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给予他们关怀、呵护,将来回馈祖国、保卫国家,所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广大青年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如何更好地教育和引导高校大学生勇敢肩负起使命,才是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

一、使命与使命教育

使命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侨之耻也。”对广大青年学子来说使命是必须担负起对党、国家、民族和社会有重大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3]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肩负的使命。

在新时代,广大青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为使高校大学生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发展、民族富强结合起来,必须增强学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这便是使命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生的回信中提到,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4]使命教育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奉献者,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时代将使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特别强调高校职责问题,对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问题尤为关注。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教育过程中急需使命教育的完善与补充。

1.将使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95后”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5]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受市场经济改革因素、社会转型因素、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因素以及全球化因素的影响[6],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功利性取向等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广大青年学生更关注小我,在思想和心理上都缺乏准备,缺乏担当意识,无法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对全国党员干部掷地有声的提问,“我一直在想,假如有一天在我们大家面前发生类似‘颜色革命’这样杂乱的情境,我们的同志是否都仍然站起来守卫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制度?”[7]因此,使命教育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之路上的必修课,只有使命可以指明方向、坚定目标,鼓励广大青年学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将使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历来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教育强调的是在个人综合素质和思想境界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当下,“不争不抢”的“佛系青年”、稍纵即逝的“小确幸”、以“葛优躺”为代表的“丧文化”、充满负能量的“反鸡汤”正风靡网络,吸引了广大青年的关注和追随。这种表面的风轻云淡、闲庭信步,反映了当代青年的沉迷小我、得过且过、不问天下的颓废与苍凉。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内涵背道而驰。而使命教育便是针对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的培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家国天下”情怀的继承和弘扬,同时也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而作出的与时俱进的创新。

3.使命教育是中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潮流

使命教育尤为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8]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9]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召开的知识分子、劳模座谈会上所说:我们国家的文学家、学者向来具有浓烈的爱国之情、热血丹心,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职责和义务。”[10]“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11]

放眼全球,使命教育是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题中之义,在全球各国高等教育中以不同的形式发挥共同的效应,响应时代号召、共同进步。所谓教育,不应涉及世俗名利、金钱主张,主要宗旨应该是个人价值观、国民素质、正义感,促进全球公民责任意识和团结,为人类共同的利益承担责任。

三、新时代将使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大学生使命意识较差、缺乏责任担当等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使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如何有效地将使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课题。

1.润物无声,凸显课程教学过程的使命教育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12],教书育人更是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长效机制的重中之重。为将使命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凸显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使命教育,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这一光荣使命融入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之中。课堂教学和科研要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够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感受到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2.以师为范,提升教师使命意识

高校党政和共青团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课程的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都是在校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主力。[13]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全体教师要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日常的教书育人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使命意识、责任担当,坚信共产主义目标,坚信通过中华民族的不断努力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将使命教育的理念与意识,贯穿于日常授课、科研以及与学生交流的所有过程之中,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地吸引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能够以教师作为标准和榜样,在对教师的耳濡目染中调动学生的踊跃性和主动性,继而完成学生个人的培养、管理、服务,自觉地自教自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3.以点带面,增强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忧国忧民的青年志士,多以天下为己任。从最先走上街头反对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五四青年,到长征路上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青年红军战士,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抱着“我愿以身许国”“祖国需要更强大”的海归学子。时至今日,更有一群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青年人,夜以继日的忙碌在长征七号的发射架旁,从“90后”副院长刘明侦到“90后”女博导杨树,在齐鲁师范学院也有着自强不息的“轮椅女孩”窦升健、用生命服务西部的大学生志愿者姚云鹏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正践行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诺言,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

在开展使命教育的过程中应通过网络、讲座以及校园环境布置等方式、用学生能够接受、认同和喜爱的话语营造“无奋斗·不青春”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以点带面、以优带普,用各类青年榜样鼓舞和激励广大在校青年,使在校学生能够感受到国家、民族赋予自己的重任,以历史先烈、当代标杆和身边榜样作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增强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同时,注重以开学仪式、毕业典礼、五四青年节等重大仪式和节日庆典作为契机,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主体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熏陶中唤起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真正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4.在做中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始终坚持的正确的思想路线,而对广大在校青年的使命教育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枯燥的理论授课或是单一的主题教育,更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在实践中了解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首先要加强实践教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性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加深对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的认识。其次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课外时间或毕业后,参加各类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和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齐鲁师范学院师范类学生支教实习、每年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都是高校大学生发现问题、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学以致用、检验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广大青年学子承担使命、奉献国家和社会、深化使命教育的必经之路。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前时代的青年是跟新时代一起进步发展的。他们所学拥有辽阔的空间施展、发挥,也承担着这一时代的伟大使命。每一位青年都应该努力奋斗、勇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希望。”[14]在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使命教育培养广大青年学子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从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